马云为碟中谍5站台背后:互联网颠覆电影成空谈

拿不下核心链条的话语权,就永远难言颠覆。

文/王新喜

《碟中谍》日前已经火爆上映,国内首日票房破亿。据悉《碟5》在北美及海外部分地区上映一个月以来,口碑票房飘红。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碟中谍5》在海外已经取得了超过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有业内人士推算:从北美上映后的口碑、中国市场的票房预售与观众期待度来看,该电影在内地票房预计破20亿,冲击《速度与激情7》。

阿里影业是此次《碟中谍5》的投资方之一,并负责《碟中谍5》的线上宣传、衍生品销售、票务三大部分。此前马云亲自为《碟中谍5》站台,而在这背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

我们知道,从2014年以来,BAT、视频网站以及游戏公司等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传统电影领域,投资上市影视公司,使得传统电影行业惊呼狼来了,比如在互联网公司参与下,电影众筹、APP在线选座、弹幕电影、电影社交渗透到电影产业链上下各个环节,互联网颠覆电影的声音此起彼伏。

而此次《碟中谍5》上映前,淘宝电影还推出18.5元低价《碟中谍5》电影票,但这种利用互联网渠道大打价格战的补贴战并不新鲜。比如此前的百度糯米、网易就通过“请人民看电影”,以及各种节日通过“3.7元看电影”、“6.2元看电影”等活动拉动人气与票房,这引发了传统影院的担忧。此前有影院表示低价团购加剧影院之间的“恶性竞争”,他们担心发行公司被各大网络售票网站架空,类似打车软件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甚至,博纳影业总裁于东表示:“未来电影公司的发展,就是满足BAT三家互联网公司的需求,BAT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也是引发传统院线焦虑互联网颠覆电影的原因之一。

但我们不能忘了,在巨头价格战的背后,其本质是互联网企业在培养用户支付习惯、抢占网购电影票市场,虽冲击到了传统的电影院线渠道,但并没有涉足改变电影内容产出,也没有动摇到电影产业的链条。正如上海电影节电影事务部主管范静雯曾表示:“互联网公司可以售票,他们可以直接投资电影,但电影大制作没有因此改变。”

互联网颠覆不了电影产业,其原因在于互联网巨头对于做电影内容没兴趣,而不做内容,就难言颠覆。我们知道,此前阿里投资光线传媒24个亿,马云亲见王长田。王长田表示,“马云当时表达了阿里投资光线的意图是对中国电影怎么做到三千亿感兴趣,对具体电影做什么、怎么做,没有太大兴趣。”从这里看出,阿里涉足电影,并不是要做内容生产商,而是将内容利用互联网渠道,使之传播最大化与规模最大化,比如我们看到阿里正在布局力推的淘宝电影票,阿里影业的衍生品的销售、开发等。说到底,这只不过是一种资本逐利的本性。马云、王健林频频现身跨界投资影视产业的队伍中,并非怀抱着要颠覆电影产业的愿景,而更多是嗅到了其中的“钱景”。

要知道,作为现在全球最为知名的特工系列电影,《碟中谍》系列自从第一部诞生以来,已经成为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的特工电影之一,而最新一部《碟中谍5》此前在北美及其它地区票房已经达到近5亿美金,这种吸金效应并非来自互联网的宣传。阿里影业的投资参与对电影的销售与票房吸金预期而来,对电影本身的吸金能力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好莱坞大片未映先热,引得各巨头四下忙活竞折腰,这不是颠覆,这是抱大腿。说到底电影产业的收入分成,多数又回到了好莱坞电影公司、制片商与出品方的口袋,这充其量是叫打工,谈不上颠覆。

我们知道,好莱坞电影一直都向着大荧幕、超级大片的规格去发展,这是电影产业化与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好莱坞大片大量运用了电影后期制作技术,尤其是数字特效,在好莱坞的电影体系中,从导演、摄影、美术、制作、特效等,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化的、专业性的集成制作输出体系。无论是《变形金刚》系列、《星际穿越》、《速度与激情7》、《碟中谍》等大片都体现了这点,这恰恰是国内电影要叫板好莱坞的最大短板,也是电影产业的核心环节。

阿里影业等互联网巨头涉足电影可以玩转众筹融资,在线售票与粉丝经济、补贴战导入用户与流量、衍生品的开发销售,但唯独缺了内容创作、电影特效制作等环节,这些环节是内容创意、电影视觉呈现的核心材料,也是电影工业的根基,这一环互联网做不了,就谈不上颠覆。

而目前的IP热事实正反映出优质娱乐内容的稀缺。在电影行业,优质内容是拥有极大用户粘性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创造出最大的商业价值。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此前票房已超8亿的大热门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在大的投资方欠缺与传播推广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却因为制作精良而使得用户自发推动口碑传播,使之逆袭成为票房黑马也是类似的情况。

因此电影和电视主导权在内容生产方,内容生产方生产的内容决定用户能否对其形成粘性,虽然目前颇为壮观的烂片票房神话依然存在,但其持久力已经明显不足。我们看到小鲜肉、粉丝经济电影在《捉妖记》与《大圣归来》等精良制作的电影面前很明显的败下阵来就明显说明这个道理。

因此互联网巨头可以最大化圈占用户的渠道,但在推动与控制内容与制作环节的质量上升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方面显得缺乏兴趣。所以,互联网巨头的涉足并没有改变整个电影的产业环境。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此前曾表示:好莱坞有最完善的成片保险体系,有第三方的监制体系,有能达到数字标准的特效工艺,整个产业环境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挖Facebook、谷歌的人不是问题。问题是背后这个产业结构和整个产业群形成的产业体系和产业土壤,这些才是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所缺失的。

而互联网巨头切入电影市场,对渠道与平台的争夺并不能给电影市场缺失的产业体系带来新鲜血液,只不过是给电影内容生产者更好的渠道服务以及足够多的数据支持与更多元化的流量导入与变现途径,对于劣质电影来说,流量大,渠道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在电影市场,用户口碑往往会导致电影票房呈现两极的状态,口碑可以点燃一部优质电影的票房,同样可以让平庸的电影无藏身之地,互联网传播渠道再多恐怕也爱莫能助。

互联网切入电影市场,也是一种资本逐利的嗅觉体现,试图将电影的价值进一步的压榨开发。王兴曾说过:“互联网对电影不是颠覆和取代,而是为其服务,与之融合,给电影带来更多的增值空间。”目前来看,互联网巨头涉足电影更多是带来了更多售票渠道,更广的传播力度,更低的价格,但带不来更好的内容。而通过内容与大片特效工业产业环境打造出的优质内容才是核心的环节。对于国内电影产业来说,应该优化的是整个电影内容生产的工业化体系,而不是寄望于互联网来改造销售渠道。巨头纷纷抱好莱坞大片的大腿,一方面说明巨头对优质内容的饥渴,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内的小鲜肉、粉丝经济电影在美国好莱坞巨制与特效大片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

日前,甚至有视频网站也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用户分析制造电影的思路,即通过各项网络数据,分析哪位演员最有票房号召力、哪种题材或剧情走向更受欢迎,进而按用户分析量身打造,进行电影制作。事实上,哪类电影受欢迎这种其实无需分析,日前国产具备精良的视觉与后期制作特效的电影大受追捧,以及好莱坞大片长期占据国内电影市场的榜首就可以看出,创意的内容,工业化的电影生产体系与精良特效制作出品的优质产品,这些是本质的核心能力,也是提升电影产业无法避开的。互联网巨头目前做的仅仅是将改造电影业的目标定在占据电影票务分发的网络渠道与用户入口或者将平庸的电影的销量票房推高制造虚假繁荣,而不是通过自身的数字化优势优化整个电影产业的内容制作链条并推动电影内容出产的质量与品质,拿不下核心链条的话语权,就永远难言颠覆。

作者:王新喜   本文首发百度百家,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