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精确到座位:深挖存量才是专车的王道

人民优步+跟滴滴的合乘拼车是专车从向外扩张到向内深挖的转变

Uber在广州低调推出“人民优步+”的拼单项目。无独有偶,7月份滴滴也开始内测“合乘拼车”,从车精确到座位。

十多天前Uber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首次接受媒体采访,唯一提到的产品形态就是拼单UberPool。其表示,Uber之前已在海外多个城市推出UberPool,在Uber的首座城市旧金山,UberPool的订单量已占到总体的50%。目前,UberPool已在中国一些城市试运行,9月份会在多个主要城市正式推出。而此次推出的“人民优步+”正是UberPool的中国版。

为什么Uber会对这个“+”如此重视?在笔者看来,这是在规模达到一定极致的情况下追求效率的新体现:司机不够,第三方人才市场找;车不够,私家车来补;现在人跟车都达到一定规模了,甚至已经增大交通压力了,只能在上座率上下功夫了。

从增量到存量

我们先梳理一下打车软件在国内的发展路径,过去没有一个互联网业态可以像打车一样三年之间衍生出这么多种模式。不论政策与资本的左右,业态不断变形一路走来都沿着一个同样的逻辑——— 获取最大化的用户量。

一开始是2012年的滴滴、大黄蜂切入出租车市场,这个时候Uber还没进来。国内的打车软件从出租车开始,主要是因为这个场景最为消费者理解熟悉,用“电召”取代“扬召”的习惯,叫做“智能出行”。慢慢地,打车软件感觉到某方面的阻力,补贴减少后,司机们也并不依赖于软件,“人”不够了。

2014年,资本凶猛,滴滴快的推出专车服务,这时候Uber也来了。普遍的模式都是“第三方人才市场挂靠司机+租赁公司车辆”,最直接就是解决了“人”不够。这个阶段是资本大额补贴催熟的,租赁车辆更高端,单价也更高,所以叫“高端出行”。但慢慢地,也出现了问题,因为中国的租赁车辆少且分散,80%的汽车租赁公司只有100台以下的车辆,对于地推压力太大———“车”不够了。

于是就有了快车和顺风车。私家车的进入才使这个行业迅速规模化,最明显的,就是Uber真正为人所知是在人民优步诞生之后,Uberblack及uberX的用户量和实际订单量占比极低。很明显,这一模式解决了“车”不够,但是私家车有政策陷阱,所以大家把它叫做不盈利的“共享经济”。

好了,司机端已经把规模做到极致,甚至规模化的外地车辆进入大城市做快车生意已经加大交通压力,影响用户体验了。这时候只能从效率出发。

一种是大巴,提高上座人数。49座的大巴即使50%的上座率,容纳的乘客也是4座小车100%上座率的6倍。因为降低交通压力,所以这个阶段叫做“绿色出行”。但柳甄说Uber不做大巴,“要实现5分钟内有车到你面前”,所以有了“人民优步+”。

与之类似的是滴滴上个月的“合乘拼车”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出租车、快车、专车上的每一个座位都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可售资源。从这个角度说,笔者认为这才到了真正的共享经济阶段,过去整个市场的培育都在开辟运力“增量”,而现在是挖掘运力“存量”。当然另一个角度说,对于创业者而言,平台式创业入场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拼单的社交化远景?

拼单跟大巴某种程度是类似的,都是在提高存量效率上下功夫。拼单刚刚兴起,我们先看大巴们解释的商业模式:这是个社交化场景,大家路线一致,拥有共同话题,可以有效互动;另一方面,用户在这个场景停留时间长,具有广告及电商价值。

与之相比,拼单是不是也有社交价值?理论上说,拼单的人数更少,社交更有深度;同时,其存在用户不确定性,本身就诱发用户的“好奇”,而这正是陌生人社交的最佳土壤。

笔者身边的朋友对拼单的评价就是:“会不会遇到怪蜀黍?”“会不会遇到白马王子?”这也体现了拼单的冰火两面:我想遇到可以交流的人,我怕遇到坏人。

在笔者看来,安全无疑是“人民优步+”和“合乘搭车”最需要做的功课。如何保证上车的人是“好人”将决定项目的成功性。毕竟作为技术主导的公司,是很难甄别用户的性格、爱好以及以往行为记录等软信息的。所谓的犯罪记录又需要与公安局联网,这种资源整合不是一个技术公司能完成的。

同时,“安全”也包括平台的安全。目前人民优步+是利用7折优惠来培养市场,某种程度存在“薅羊毛”的空间。不过人民优步一开始也被薅惯了,但其中拼单的司机与乘客都有各种低门槛“取消订单”方式,这对于平台是无法机器监测的。

总之,社交化也许是出行平台一个可想象的出路,但最终做到哪里,还得看细节,这已经不是资本能解决的事情了。资本可以催熟果实,但果实甜不甜,还得看根壮不壮。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