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创新给车险开的那些脑洞

车载智能硬件、汽车保险,放在几年之前,这两个东西根本毫无关联性。但是在未来,它们的结合可能会让人脑洞大开。

原文链接:http://geekcar.com/archives/33892

车载智能硬件、汽车保险,放在几年之前,这两个东西根本毫无关联性。但是在未来,它们的结合可能会让人脑洞大开。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OBD。随着 OBD 在去年的持续火热,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 UBI 保险都开始用到 OBD 设备。

为了展开接下来的文章,我们还是再来普及一下 UBI 车险。UBI,Usage Based Insurance,即基于使用量的保险,通过监控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种种使用数据,建立精算模型,最终按照实际风险、用户使用频率进行相应的保险定价。

举个实例,近期众安保险平安保险联合推出的「保骉(biao)车险」,其品牌愿景中就包含了 UBI 这个概念:赠送的 OBD 将记录行车数据,保险公司根据已有的大数据,从用户的驾驶习惯等维度进行定价,提供差异化的车险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车险创新生态链。

OBD 不完美,但不可少

在这个过程里,OBD 就派上了用场。UBI 车险本质上是基于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制定保费,而驾驶行为是一个很虚的词,为了把它量化,于是,就有很多人想通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来反映驾驶行为。于是,他们想到了 OBD。

但是,单纯依靠 OBD,仍然不足以绘制出完美的 UBI 模型。至于原因,也被说了无数次:OBD 能采集到的数据有限,仅仅通过加速度、行驶里程等数据,还是难以全面分析出司机的驾驶习惯。

那 OBD 是否就在 UBI 保险里毫无价值?也不是。虽然它的数据不是「全面反映」,但也能「部分反映」司机驾驶习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基础硬件,再辅以其他车载硬件共同监测,就相对完整一些。

在 UBI 车险里,OBD 不是完美的单一解决方案,但不管是何种基于车载硬件的方案,它都应该是基础设备。

OBD+其他硬件相结合

现在的车载智能硬件那么多,其实很多都可以成为 UBI 保险的辅助数据来源。

只用 OBD 的缺陷在于,它只是提供「数据」,而驾驶员本身、周围路况等都没办法监控。按照这个思路开开脑洞,其实完全可以在车厢里装个摄像头,监测驾驶员的反应(当然,得征得车主同意才行),也可以用一个类似行车记录仪的硬件,作为前方路况的监控器;再发散一下,ADAS 系统也应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采集器。它能监测到你在 10 公里的路程里有多少次不打转向灯变道,有多少次在距离前车过近的情况下变道,这些是 OBD 办不到的。它时刻处于工作状态,收集到的数据会非常庞大,和 OBD 搭配,将能够呈现出更完整的驾驶行为模型。

有了这些信息,车主是否经常行驶在复杂路况里,是否经常有不安全的驾驶行为,保险公司就都知道了。

一方面,这些车载硬件是数据平台,另一方面,也是对车主有用的东西。一套成熟的后装 ADAS 系统(如 Mobileye)价格不菲,由保险公司 cover 掉一部分成本,然后培育车主购买安装使用,也是一个不错的推广方式。保险公司和车主都能从中获利。

如果只是 OBD 呢?

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有两个答案:一是更加定制化的 OBD,二是从汽车拓展到其他交通工具。

先说第一个。举个例子,开高尔夫 GTI 的人,和开日产轩逸的人,驾驶风格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车辆先天的加速性能也是不同的,那是否可以基于这一点,去进行算法上的调整呢?总之,同一套算法模型,并不能简单的套用在所有车型上。

至于「从汽车拓展到其他交通工具」这一点,我们感受到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个人交通工具开始具备「智能」属性,比如轻客的智慧电单车,甚至都引入了汽车上用到的 CAN 总线技术,而轻客并不是唯一的一个。这些交通工具也有数据交互,同时也会有潜在的被保险需求,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也应该是一个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车险」并不仅仅是「汽车」。

保险公司在销售车险时,也可以打包进这种个人交通工具的保险。这样,不管车主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出行,保险公司都会有数据监测,基于此,甚至可以通过保费浮动来鼓励用户少开车,多骑车。

如果这么看,「UBI 车险」实际上就具备了优化整个出行方式的潜质。

科技创新改变传统车险?

「科技驱动创新」在车险领域也同样适用,由 OBD 而引发的想象空间,也已经在 UBI 车险上落地,比如开头提到的「保骉车险」。免费为投保车主赠送 OBD 硬件之后的后续玩法也有规划,比如通过 OBD 设备来甄选优质车主,并且向他们推送例如洗车、养车等增值服务。而这个循环形成以后,或许会有更多车主主动的去养成好习惯,成为「优质车主」。

可以看出,保骉车险是想通过教育用户了解 OBD 等车联网技术,接受他们的保险模式,然后再借此反哺整个车联网行业的发展。 当然,在他们的规划里,ADAS 在未来也会成为重要的数据收集设备。

不过话说回来,在依靠后装产品收集数据的同时,如果能加入主机厂的配合,结果可能会更好。一方面这是出于数据完整度和准确度的考虑,另一方面,对于车厂来说,他们或许也能从这种合作中找到新的服务利益增长点。除此之外,试想 4S 店也不是不能加入进来,比如未来可以向投保用户提供车辆的维修保养等数据,做二手车的评估报告,或者结合其他服务,做综合金融服务包。

其实这么分析来看,UBI 车险可以走的是纵向和横向两个路径。纵向上,通过 OBD 及更多硬件的加入,在「数据」上做深,通过风险管理来降低风险水平,而在横向上,则是扩展车险之外的商业机会,当然,这个不一定是由保险公司自己去做,而是更多采用合作方式来完成。

当很多人都说「基于 OBD 做 UBI 车险」不靠谱的时候,其实也应该看到,存在就是合理,而 OBD 也仅仅是个开始。

————————————————————

原创声明:本文为GeekCar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转自GeekCar”及原文链接。

微信号:GeekCar,汽车科技新媒体,专注于智能汽车、车联网、新能源等前沿科技与产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