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Bot eye 正式发布,是时候该考虑怎么挣钱了

关于 AutoBot eye 这款行车记录仪,我们之前已经报道的很详细了。无论是产品本身的功能,还是关于团队的产品思路,你都可以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找到。

原文链接:http://geekcar.com/archives/34845

关于 AutoBot eye 这款行车记录仪,我们之前已经报道的很详细了。无论是产品本身的功能,还是关于团队的产品思路,你都可以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找到。

所以如果对产品和这个团队还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AutoBot「转型」做行车记录仪:一个 OBD 团队的车联网历程

昨天下午,AutoBot eye 在京东智能奶茶馆进行了正式发布。如果你了解这款产品,那么你肯定会对 AutoBot eye 在设计、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有些印象。在我看来,AutoBot eye 在差异性这件事上做的不错。

对于一款产品来说,发布会只能算是整个生命周期的前一半,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发布之后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在如今略显「残酷」的竞争中,可以不夸张的说,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真理」。

AutoBot 副总裁于欣烈表示,AutoBot eye 的目标用户并不是所有人。他们的受众大概是这么个样子:有车的年轻人、智能手机资深用户、对于设计美感有一定追求…

因此,这就决定了 AutoBot eye 可能不是一款大众化的产品,更偏向于「小而美」。当然,考虑到我国万亿级别的汽车市场,任何小而美其实都有很大的空间。

对于销售的问题,AutoBot 创始人兼 CEO 郝亚伟表示,目前已经有大约 3 万台 AutoBot eye 被用户预订,产品也已经进入了渠道商,很快就会到达用户手中。在这 3 万左右的订单中,通过之前线上平台众筹的数量大约在 7000 多台,也就是说挣下的 2 万多订单,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线下渠道进行销售的。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利用线下销售就必须考虑渠道商的利润。在不久之前,也是在奶茶馆,极路客发布的 G2 就打算用接近千元的售价去打通线下渠道商。但这样的售价无疑对线上渠道是「毁灭性」的打击,极路客选择用迭代的方式,用两款产品分别针对不同渠道和人群。

对于 AutoBot eye 来说,单个套装 499 元的利润空间是有的。郝亚伟表示大约线上卖出 1 万台就能 Cover 硬件开模等前期制造成本(不包括研发投入的人力等成本)。但来到线下渠道,499 元的利润空间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所以这就要求 AutoBot 在线上线下渠道同时发力(对于初代产品来说,用户量可能更重要),在走量的同时才能保障利润率。或许这也是 AutoBot 会在淘宝上众筹之后,选择在京东平台发布的原因。

AutoBot 联合创始人蔡亮告诉 GeekCar 会在明年进行全面的产品迭代。或许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利润空间、盈利模式更成熟的解决方案。

不仅仅是 AutoBot,对于所有硬件创业公司都是一样,互联网模式可以在产品思路、宣传策略上适用。但回归产品,硬件是否挣钱的问题很多人一直在争论。

创业公司的发展必然要有良好的盈利模式,这也是维持公司运营及产品迭代的前提。那些宣称互联网硬件免费的企业,往往都有着通过积累用户或者后续服务获得利润的诉求,只是盈利模式不同。

一家公司想要好好活下去,该挣钱的时候别手软。

————————————————————

原创声明:本文为GeekCar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转自GeekCar”及原文链接。

微信号:GeekCar,汽车科技新媒体,专注于智能汽车、车联网、新能源等前沿科技与产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