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棋局真是完全按照这么走:腾讯成为新美大的幕后金主;阿里转投自己的亲儿子口碑;百度强势加码百度糯米,那么O2O的大战该会如何演进呢?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说过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后来这句话不仅在政治层面被屡屡证实,在经济领域也同样如此。如今,这句名言再一次被印证是发生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O2O领域。
近日,有消息传出,此前一直跟“干爹”阿里不和的美团,在和大众点评合并,又跟金主腾讯眉来眼去之后,终于跟阿里开始决裂。双方的“交战”似乎也颇为激烈,消息称一方面阿里很有可能不会跟投新美大新一轮的融资,甚至还可能退出新美大;另一方面也有消息表示,美团也快速地以要求商户全面停用支付宝还以颜色。更有不少商家爆料出,其地推团队甚至开始打砸支付宝的店面物料。
早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土妖就明确表示“一山不容二虎”、“腾讯进阿里出”。随着张涛的逐步退出,第一个预言已经得以证实;而第二个预言也已开始慢慢的成为了事实。如果棋局真是完全按照这么走:腾讯成为新美大的幕后金主;阿里转投自己的亲儿子口碑;百度强势加码百度糯米,那么O2O的大战该会如何演进呢?土妖认为O2O大战本质上是在移动互联时代,BAT对连接人与服务大权的争夺,阿里火烧新美大,到底是帮了谁的忙,不妨仔细解读一番。
腾讯新美大:如何上演缺钱的整合戏码?
先来说一说新美大。坦白讲,美团和大众点评合作,比两者单独作战要好,但是合并之后也不是万事大吉,相反对新美大来说前路同样是困难重重。
首先,最重要的是整合问题。可能有人会说,“如今不是已经定了张涛退、王兴进了么,还会有什么问题?”实际上,谁进谁退,在美团大众点评合并之前,这些其实都是早都已经谈定了的。这里所谓的整合问题,一是指团队、二是指业务。
土妖一直认为,相比于创始人进退,骨干团队的真正融合、整合才是决定两家合并成功与否的最为关键因素之一。在团队整合方面,如今的迹象显示,已然是美团系全面占优,在这样的前提下,大众点评系自然不愿被轻松驯服。尤其是美团、大众点评还保持独立运营的前提下,在新美大内部,美团系和大众点评系的各种资源、权力的争夺,还会继续上演,这些对于不善管理的王兴来说,无疑是件头疼的事。
而在业务整合方面,美团和大众点评的业务相似度太高了,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上,不是资源互补而仅仅是合并同类项的合并,最终成功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可以说,新美大整合的时间越长,留给百度糯米和新口碑的时间就越多,而在“快者为王”的互联网行业里,时间从来都是最为宝贵的。过渡消耗时间,就会让竞争对手得以“以时间换空间”,甚至实现弯道超车。要知道,百度和中信银行闪电成立了“百信银行”,只要有时间,什么目标达不到?
其次,除了整合问题,“钱”也同样是新美大的一大困扰。虽然关于新美大新一轮融资的消息时常会出现,但是毕竟没有真正落听。此前,业内已经有很多分析,认为新美大的资金链已经极为紧张,如果资金迟迟不能到位的话,一旦资金链断裂,新美大将面临万劫不复的局面。退一万步,即使新美大最终能够拿到新一轮的融资,按照新美大如今的业务分部和烧钱速度,以及并不绝对掌控的市场地位,资金仍旧会被快速耗竭。相比于大金主阿里巴巴以及All in的百度来说,新美大在资金方面,总归是弱小、稀缺的。
再次,阿里退出后,新美大还面临移动支付问题。团购及O2O除了价格之外,一站式的优质体验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如果阿里和新美大真的决裂了,那么对新美大的用户来说,在支付环节缺少常用工具支付宝的支持话,使用体验自然会大打折扣,毕竟在电商和O2O领域,支付宝才是第一支付工具。而对于广大商家来说,则面临两难境地,不使用支付宝,影响了用户的消费;使用支付宝则又要面临新美大大幅提高佣金的威胁。最终的结果也许只能是逃离新美大而转投百度糯米、新口碑的阵营。这对于新美大来说,无疑是整合阵痛未过又被釜底抽薪。
一句话,对于新美大来说,想要争霸O2O,那么就要演好“缺钱的整合戏码”,而这几乎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
阿里新口碑:火烧南极失败了,火烧新美大呢?
此前有人一直问土妖,“堂堂大阿里,为什么要和美团、新美大争个你死我活?”即使王兴不听话,但是如果能把业务做好,阿里就算把战略投资变成财务投资,不也挺好?
实际上,抛开O2O数以万亿计的想象空间、数倍乃至数十倍传统电商的体量不说,O2O更为重要的是很大程度上,会决定BAT“连接”战略的成败。对于阿里的连接而言,往大了说:O2O大战关乎着支付大战,支付大战则关乎着互联网金融大战,互联网金融大战则关乎蚂蚁金服的生死,蚂蚁金服则又关乎阿里“再造阿里”战略的成败。
所以,对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来说,O2O必然是不可避免的一战。基于这样的逻辑,无论是马云想控制王兴,还是在发现对方不受控制转而启动新口碑,所有的一举一动就很好理解了。
今年6月份,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合资成立了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不仅注资额高达60亿人民币,原先阿里巴巴旗下的餐饮服务平台淘点点,以及蚂蚁金服在线下的商超、医疗、售货机资源,都将整合进新的公司。客观地说,这样的起点不可谓不高,只不过善于“高举高打”的阿里,并不强于“善始善终”。
当年也同样是高起点的口碑网已经失败过一次了;喊出“火烧南极”、高调无比的“来往”也失败了,新口碑还会沿着这条失败的脚印走去么?中国人讲的事不过三,对阿里来说,究竟有没有用?
对于手握千亿人民币现金储备的阿里巴巴来说,资金无疑是阿里大举进军O2O的重要优势。只可惜,资金并不是电商和O2O这一领域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实际上,O2O的较量是资金、资源、产品、技术、入口、运营、地推等综合能力的竞争,在这些方面,基因、经验和积累都异常重要。对于阿里,土妖在三大方面表示谨慎的怀疑。
第一,是阿里的基因问题。“基因论”表面上看起来很扯,但是却屡屡被证实。无论是腾讯之于搜索,还是百度之于电商,又或者阿里之于社交,很大程度上,都是基因在决定成败。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服务O2O和电商这类实物O2O相比,其实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第二,是阿里的执行力落地问题。众所周知,O2O是互联网领域里的脏活累活,运营和地推能力异常重要,美团和大众点评能够脱颖而出,不怕脏不怕累的扫街、扫楼团队功不可没。而这些对于高大上而又缺乏积累的阿里巴巴团队而言,能否快速进行身份转变,能否接地气快速地对战略进行落地执行,这里面需要打一个问号。
第三,是入口和流量的问题。入口和流量一直都是互联网尤其是交易领域最为重要的资产和竞争力之一。在这一方面,阿里巴巴从来都不具备优势。在电商领域,在已经有很强入口属性的PC网站和手机淘宝的支撑下,阿里尚且面临京东的紧逼,而在O2O领域,阿里几乎没有任何入口和流量优势,在最为重要的地方瘸腿,阿里巴巴要想后来居上,难度可谓极大。
百度糯米:意志能够多大程度决定战局?
相比于新美大面临整合问题、缺少资金、支付有短板;以及阿里新口碑存在的基因不匹配、缺乏经验积累和执行力、入口和流量不占优等等问题,BAT三家反倒是百度糯米暂时没有内忧外患,可以安心进行业务拓展,对O2O进行统筹布局。
多年前,人们不相信百度可以打败国际科技巨头谷歌,但是百度做到了;两三年前人们对百度的移动升级心存质疑,但是百度也快速且漂亮地完成了转身;所以如今当有人更加看好腾讯新美大或者阿里口碑的时候,土妖却更加的看好百度糯米。当然过往的战绩只是一方面,更大的理由来自于下面四个判断:
首先,是意志力。其实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对于O2O的定位,都在只是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板块这一范围,而不像百度把O2O几乎作为了百度战略转型的生死战,是“再造一个新百度”最为核心的行动。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重要,很多时候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中,同样如此。从上至下强大的意志力建设,能够极大提高团队的信心,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业务的竞争。
其次,是资金和入口。O2O是一场持久的烧钱大战、流量大战,没有资金和入口的支持,必然不能走得长远。在资金方面,百度糯米如今已经手握200亿人民币这一巨资,而且这还只是“先期资金”;而入口方面,“百度糯米+百度搜索+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外卖+百度钱包+直达号+度秘”的恐怖矩阵,可以说在入口和流量方面,甩出了腾讯新美大和阿里新口碑十几条街都不止。
再次,是开放的思想。从百度数据开放平台到百度应用开放平台,从LBS开放平台到百度直达号开放平台……毫无疑问,相比于在开放层面被360挑战的腾讯、已经被京东挑战的案例,百度是大佬中,践行互联网开放精神最彻底的一家。随着会员+、糯米+等开放战略措施的不断落地,百度糯米和腾讯新美大、阿里新口碑的竞争,就不在是资金、资源、产品、技术、入口、运营、地推等方面的比拼,同时还是生态建设层面的竞争。换句话说,百度糯米是和亿万用户、广大的商家以及第三方流量方、服务方等一起,用需求精准对接的“服务联盟”、“伙伴联盟”的形式,和新美大、新口碑进行竞争;又或者说,百度是用shopping mall的业态和腾讯、阿里的单体店面进行竞争。由此,孰优孰劣自是一目了然。
最后,是创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除了入口矩阵产品、开放的战略措施之外,百度糯米还有包括优惠券、储值卡、到店付、本地直通车等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背后,实际上是百度对头部商家的精耕细作,更是对O2O商业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一方面,百度构建了更为丰富多维的消费场景,接入了更多的第三方品类,给商家带去了更加高效的运营和更为精准的营销;另一方面也为用户营造更为无缝隙、一站式的良好消费体验;而对于自身来说,百度也实现了通过不断升级和优化百度钱包,补足自身在支付方面的短板。
如今,美团和大众点评都还是以“团单”的形式为主,主要还是通过压榨商家以及补贴,来吸引用户,进而提升交易流水,抢占市场份额。不同于此,百度不仅彻底打通了前端入口、营销环节、消费场景、后端支付等全流程的O2O闭环,而且还通过每一个节点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平台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客户、流水,更高效精准的运营和营销服务;商家为用户提供极优惠的价格和良好的消费体验;用户对平台和商家充分认同,逐步提升消费频次和使用黏性。显而易见,一个多方共赢、互相增益的绿色健康、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已经开始逐步成型。
以往,BAT三家基本都是在各自核心领域里布局和扩展,很少有大规模正面交锋的时候。但是,O2O无论对BAT的哪一家来说,都无异于是天王山之战。对于这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役,最终的结局究竟是其中的一家一统江湖,还是有人被踢出局,又或者是三家瓜分O2O,能够最终解答的,只有——时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