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只是强者的虚伪,封闭也不是弱者的墓志铭

其名曰生态,实际上就是构筑以自己为中心的环状甚至网状食物链,顺我着生态,逆我着逐出生态。

商业上的事情,本来就是一团糟,天下的乌鸦都是黑的,谁也别指望谁比谁的颜色更清淡一些。最近纷纷扰扰的关于某专车平台的公众号被微信关掉这个事情,更让人看清了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时代是个基本上垄断的格局,那种垄断是分层的,芯片是垄断的,操作系统是垄断的,很多应用也是一家独大的垄断,但垄断却没有带来封闭。可以这样说,在整个互联网时代中,互联网始终是开放的,特别对小公司小创业者和个人是开放的。

与互联网时代不同,当网络转移阵地到了移动设备之后,移动互联网的江湖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芯片不再被一家垄断,操作系统也至少是三足鼎立,各种各样的同类应用多如牛毛,可是,就在这个非垄断的背景下却出现了越来越封闭的趋势。

我们已经发现,大型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讲“生态圈”,甚至上升到了“生态系统”的层面。美其名曰生态,实际上就是构筑以自己为中心的环状甚至网状食物链,顺我着生态,逆我着逐出生态。一家一家的巨型互联网公司就如同中世纪时候的宗教裁判所,教皇总是对的,反对者会被开除出去,其他的都是异教徒,更不会容许任何非本类信仰于自己的地盘生存。

在双11期间,京东与阿里就商户到底应该“二选一”还是必须“二选二”进行了对决,就是没有考虑过商户自己的自选选择的权力。双11刚刚结束,又爆出了刚刚合并的美团大众点评逼着线下商户屏蔽口碑网而只能与自己合作。加入这个群体的,当然也有携程去哪儿的合体,他们联手要求合作商户封杀阿里巴巴旗下的去啊旅游网站。

从这一系列的事件可以看出,只要是一方有了强势地位,肯定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打压竞争对手,特别是要打压具有强大背景和后台的最潜在的对手。微信找到了理由打压具有百度背景的UBER中国,为的是让具有腾讯后台的其他打车平台有生存的基础;美团大众点评绞杀口碑,也是因阿里巴巴准备放弃支持美团而转身做自己的口碑网,既然有百度支持的糯米已经成气候,就绝对不能让口碑再泛滥成灾;至于携程去哪儿被百度重组之后,更是将阿里巴巴背景的去啊看成了唯一的对手,趁着对手没有长大一定要进行遏制,否则肯定会尾大不掉。

也就是说,与2015年中国互联网眼花缭乱的合并同行的,必然就是巨头影响之下的互相遏制仇杀,谁也别说谁,谁也没有比谁高尚。

对于强者来说,任何开放都是虚伪的,就如同美帝国主义当年向英法提出要在中国搞门户开放一样,强者的呼吁开放和所谓开放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强的说词,谁要是用开放的环境触犯了开放者利益集团的利益,那开放就会对你关上大门。同样,弱者希望开放也只是地位使然,只要地位变了,自己也就会忘记当年的开放宣言。

为了商业利益,采取不违法的行为打压对手,是任何企业的合理行动。围绕着BAT三家互联网巨头的生态圈已经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势力范围,而三家的实力所及并不均衡,在强势的地方就会冲击对方弱势的领域,而在弱势的地方就会采取防守的架势,喊冤或者企求都于事无补,这个市场只相信实力。

即便这些势力范围之间相爱相杀,我们也无需悲观,商业的进程就是如此,只是发生的万众瞩目的互联网上而被放大而已,本质和逻辑并没有变化。历史早就已经证明,几乎所有的遏制都不会产生本质性的趋势改变,对竞争对手的打压都无可避免的遭受市场的最终嘲弄,所有的弱者都是在强者的挤压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企业也不会例外。

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即便滴滴用尽方法去限制UBER,UBER依然会逐渐壮大并成为滴滴快的的最大对手,即便携程去哪儿用尽心思的去挤压去啊的生存空间,去啊还是一定会找到办法突出重围,即便美团大众点评联手扼杀口碑,口碑网也注定会与百度糯米一起让美团大众点评美梦不会成真。

强者打压可能挑战自己的弱者,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扎实自己,这样的强者才可能在弱者强大之后依然保持强者地位。弱者也一样,天天将精力放在讨伐强者的打压还不如将力量集中在创新与突破上,毕其功于一役或者悄悄的弯道超车,都会让实力说话,最终获得与传统强者讨价还价的地位。

【每日一文,坚持十年,欢迎业界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 @马继华 或加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