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朋友圈,其实APP也可以“刷”着看

面对一款颇具价值的内容APP,现实通常有两种:1,没时间看,但舍不得删掉。2,在“一定要多看”和“没时间看”之间百转千回地纠结,最终,把它删掉。

前段时间,豌豆荚CEO王俊煜先生邀请了几个媒体人,在北京豌豆荚总部举行了一场小型分享会,向在座媒体介绍了一款已在一个多月前悄然上线的产品:豌豆荚一览——一款帮你“刷”应用的应用。

其产品逻辑很好理解:通过应用内搜索技术,用户能在一个应用里刷到其他应用里的最新内容,其中既包括豆瓣,知乎等“必备”内容型应用,也会向你推荐一些诸如大眼,一席等“小而美”应用。豌豆荚一览目前汇集了328款app里的400多个栏目,你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关注或取消,然后将豆瓣的文艺精选,TED里的演讲视频,nice里的热门图片,下厨房里的菜谱等内容聚合在一起刷。某种意义上,它更像是已被人们多次缅怀的RSS Reader在新时代的存在形式。

嗯,伴随着内容市场的井喷,聚合内容型产品的涌现也算是顺势而为,而与今日头条等更被大众熟知且以智能推送为卖点的聚合新闻产品相比,豌豆荚一览更像一个内容应用展示平台,它在希冀让更多应用被发现的同时,也表明了一个令人惊喜的事实:除了朋友圈,其实APP也可以“刷”着看。

内容型应用的困境

说来尴尬,相较于各种专为移动时代而生、聚光灯下的O2O和社交产品,内容型应用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是由电脑桌面向移动屏幕的自然迁徙。然而事实上,在整个应用市场,内容型应用虽然占比例相对小一些,却在占用用户大量时间:根据CNNIC最新数据显示,手机新闻、音乐、视频、文学等内容型应用渗透率分别达到了77.4%、65.0%、59.7%、42.0%,日均使用时长达到了158分钟。

不过,现实的另一面却是:内容应用在应用商店中只有5%左右推荐率,且相比于游戏和娱乐类应用,应用商店对内容型应用的推荐效果堪称微弱。这不难理解,你不太可能仅仅通过只言片语的产品介绍和静态截图,就能清晰了解一款内容应用的品味和内涵,通常情况下,你只有下载打开之后,才能判断它是否对你胃口。所以,用APP Store推荐内容并非明智之举。王俊煜打了个比方,“这有点像书店里卖书不让读者翻阅,塑封起来,再加个腰封的感觉。但实际上,(不少内容型应用)里很多精彩内容都能促使你把这个东西买回去。包括我们自己做应用分发运营时会发现内容型应用点击率比较低,正因为这样,一般应用商店很少推荐内容型的应用。”而当如何被更多人发现成为问题,也势必会削弱那些“小而美”型内容应用的市场空间。

此外,内容应用的活跃和留存率似乎是更大问题。就像罗辑思维语音试图攻占用户早上如厕的时间一样,人们已习惯在各种碎片化场景中消费内容。对于多数用户,面对手机屏幕上矩阵一般的APP,你无法奢望他们在割裂的场景下打开每个内容应用——甚至是他心仪且重度关注的应用。而如果哪款应用被不幸安装在第三屏,那离被遗忘也就不远了。

而若你是个对新应用抱有好奇的尝鲜者,自然会安装更多应用,并在安装时立下“一定要多看”的雄心,然而,面对一款颇具价值的内容APP,现实通常有两种:1,没时间看,但舍不得删掉。2,在“一定要多看”和“没时间看”之间百转千回地纠结,最终,为了缓解“这么好的内容我居然没看”的焦虑和罪恶感,采取了终极解决方案,把它删掉。不避讳地说,这即是多数内容APP在我手机上的遭遇。

在王俊煜看来,豌豆荚一览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好方法。在分享会上,他向媒体表示,豌豆荚一览上线一个月左右,用户在一周时间平均添加了40个应用(不少应用之前就安在手机上,只是很少打开),而iOS用户每天平均看80条内容,安卓用户的阅读数字也一直是在上升。“今天人们不会打开 40 个应用,不代表他们不需要,而是现在的方法太糟糕了。”王俊煜说。

信息:由分散走向聚合

本质上讲,豌豆荚一览还是一个信息聚合器,而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看,信息的由分散走向聚合,可谓贯穿了整个信息简史,也是大势所趋。我个人觉得,移动时代APP的割裂现象终将被新的技术和博弈打破(顺便说一句,由分散走向聚合也出现在与信息难分彼此的服务领域,Facebook最近推出的虚拟助手M以及百度推出的“度秘”就是例子)。

某种意义上,信息聚合器,或者说聚合内容型产品是为了解决如今所谓“信息过剩”的手段之一。大体而言,人类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采用两种战术:过滤与搜索。回顾历史,包括印刷媒介、图书分类法、各种推荐系统、维基百科、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在内,其实都是这两种力量的范例。最近一个例子就是通过技术本身进行内容分发。你知道,苹果和Facebook等巨头都早已进入媒体内容分发领域,而国内诸如今日头条和UC浏览器等也在干类似的事情。

不过豌豆荚一览稍显另类,除了可以定制更多内容(譬如文艺生活)而非偏向新闻资讯之外,与其他内容型产品醉心于借助数据算法精准推送不同,豌豆荚一览原则上并不做任何内容筛选,只是按时间倒序呈现各APP内容。换句话说,内容源完成掌握在用户这一端。我个人觉得,这背后涉及一个蛮值得探讨的问题:未来哪种“内容生产者”更具价值?答案也许是:由于拥有独特魅力——甚至“人格魅力”从而拥有粉丝的。不难发现,豌豆荚一览里不少都是诸如好奇心日报,TED,一个,等“逼格”出众的应用,它们都拥有自己的粉丝。而就像有明星出演的烂片也不愁票房一样,如果内容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粉丝,那么以下事情就会发生:你只要关注我就行了,我推送什么你看什么。在我看来,对拥有特殊内容品牌的偏爱,将与今日头条(当然还包括微信朋友圈)等满足“基础信息需求”的应用一起,构成用户获取信息的两股力量。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豌豆荚一览来说存在一个悖论:若你已经是一个APP的粉丝,完全可以直接在原生应用里看,毕竟那里才有最完整的用户体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除了高效跨应用浏览内容之外,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将豌豆荚一览视作一个应用展示平台,每个用户都能低成本地发现原本不知道的应用。

在分享会上,王俊煜这样向我解释这个问题:“可能用户不那么确定是否要装一个应用,这种情况可以先添加「+」,看几天,如果发现这个应用值得一看,已经变成它的粉丝,就没必要在豌豆荚一览里看了,直接安装这个应用就可以,我们很鼓励这样做。如果看了几天觉得没什么意思,直接把「+」去掉,不用很麻烦地卸载。当然还有一种情况,虽然没那么有意思,不一定每天看,但「+」保持,用刷豌豆荚一览的方法看。”

听起来非常合乎逻辑。但坦率地讲,归根结底,这都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应用,豌豆荚一览需要用户像园丁一样优化自己的信息源。但这个时代通常是内容主动来找你,而不是相反。对于时间支离破碎的大多数人,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完全可以满足信息需求。

“我们更愿意拿豌豆荚一览和RSS对比,虽然RSS没有普及开,但理想中它应该和RSS一样是开放技术。”王俊煜对此有着清晰的理解,“这里有大量海外内容,有大量在其他平台上小众的内容,可能很多人只看朋友圈就心满意足,不再需要了解更多东西,那这个产品对他没有额外价值,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内容需求更广的用户更适合这个产品。这也是我们这个阶段不太考虑商业模式的一个好处,一考虑商业模式,可能就想怎么去做封闭花园,生态系统,就不可避免地要求多加内容,我们反而把它当成一个纯工具来做的话,这些面都可以放得非常广。”

好吧,最后来看一张图。

左边是微信用户喜欢分享的文章类型(是的,没有意外),右边是过去一周豌豆荚一览用户分享数排名前 5 的文章。感觉像是来自两个世界。

 李北辰/文(科技自媒体,致力于为您提供文字优雅的原创科技文章;微信公号:李北辰)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