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发布了「声音战略」,就能够打败「友商」了吗?

去年 9 月 23 号,俞永福发布了「新高德」战略,宣布「专注用户需求,专注做最好的地图导航产品,三年内无商业目标。」一年后的 9 月 22 号,高德又宣布把「声音」作为未来一年内的全新产品战略方向。

原文链接:http://geekcar.com/archives/29815

去年 9 月 23 号,俞永福发布了「新高德」战略,宣布「专注用户需求,专注做最好的地图导航产品,专注地图导航产品的技术研发,三年内无商业目标。」

一年后的 9 月 22 号,高德又宣布把「声音」作为未来一年内的全新产品战略方向。

突然就自信了

不过在这次的发布会上,高德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变得有些「嚣张」了,之前嘴里的「友商」也变成了指名道姓的「百度」。

那高德的自信是哪里来的呢?其实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今天发布的「声音」战略就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因素:

1. 明星导航增加用户黏度

在声音战略上,高德采取用「明星语音包」作为导航语音的方式推广。之前发布的林志玲「性感语音」使得高德地图下载量超过平日的 6 倍;郭德纲的「段子语音」则帮助高德地图的新增用户速率提升 230%,每日活跃用户增加了 36%,App Store 排名也提升到了 TOP 2。总的来说,高德地图 App 在用户端越来越火了。

尝到了明星效应的「甜头之后」,他们今天又发布了全新的「周星星」语音包(石班瑜配音)。想要用更多的明星语音选择来吸引更多用户。

2. 语音功能强化

高德推出了「脱屏导航」功能,就可以让用户在公交、步行、自驾等使用地图的场景中,尽量摆脱用眼睛去看屏幕的状态,用听力完成整个导航。

还有景区语音导游功能,根据用户所在位置可以自动识别并播放相关景点的语音解说。

这么说吧,高德想要用声音让你尽可能的少看手机,这一点思路是对的。但怎么样把体验做好,我在这里还是先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这需要经过大量实际体验才能下结论。

3. 增加语义解析

这部分功能由高德和科大讯发联合开发完成,将语义分析整合进入语音搜索和控制功能中。

相比之前的语音功能,语义分析最大的提升就在于用户不需要精确说出关键词,识别能力增强了。例如在导航过程中,用户只需说出「高德高德」就能激活语音控制,说出类似于「听不清」这样的描述,高德就会自动将导航音量调高(Android 版已上线该功能,iOS 版还处于审核状态)。

这年头大家都在做智能语义分析,供应商也就那几家,所以技术门槛并不高(说白了大家都能做)。

所以对高德来说,真正能够影响用户的其实并不是技术原因,毕竟体验上的东西对于百度来说也并不难做,没有绝对的技术壁垒。反倒是「明星语音包」的概念已经成为了高德的「特色」,能够更切近用户群体,体现产品差异性,这一点是成功的。

当然,高德在今年发布的「LBS+」等战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比较著名的新浪微博、大众点评、神舟专车等 App 都和高德合作了,与阿里的合并让高德不用担心资源的问题,这些都属于支撑高德这么「自信」的原因。

至于高德一直强调的数据层(百度没有自己的底层数据),这个已经说过太多次,再说就是疲劳轰炸了。

到底要争什么?

不过在我看来,未来地图导航厂商的竞争肯定不是局限在目前有些「小打小闹」的流量入口,导航软件 C 端用户使用率等指标(虽然很重要,但绝不是关键)。

高精度地图才是未来交通出行的基础。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等产品的落地都必须依靠高精度地图作为支撑。国外的图商 TomTom 和 HERE 都已经在研发相应的技术(很多都已经展示给外界了),国内百度的无人车计划也在稳步进行,最近发布的整个车联网平台战略是比高德领先的。

由于一些地图测绘数据关乎到国家安全,很难开放给国外厂商。所以对于高德、百度等国内图商来说,只有到那个时候谁能真正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才算是「打败」了对手(这一点没有底层数据的百度有先天劣势,但也不是没有机会)。

当我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不禁联想到也是同一天,魅族和小米发布会「撞车」的事情(真的是苦了保安大哥们)。类似于这样的竞争在现阶段真的有必要吗?嗯,还是和谐社会最重要。

————————————————————

原创声明:本文为GeekCar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转自GeekCar”及原文链接。

微信号:GeekCar,汽车科技新媒体,专注于智能汽车、车联网、新能源等前沿科技与产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