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乌鲁木齐中科曙光云计算中心项目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举行盛大奠基仪式。
北京城里大大小小有近280家密室,这些密室分布在商圈、公园,但更多时候它们在小区、写字楼和地下室内。你很少能在街面上看到它们揽客的招牌,但打开手机它们又密密麻麻就在你的周围。它们是北京城里一类隐形的娱乐业态。
密室全称叫真人密室逃脱,它原本是一种在线或者卡牌类的游戏,现在是一类实景解题闯关互动的娱乐项目。2012年的时候,北京几个年轻人离职创业在安定门一带建立了一间叫『奥秘之家』的密室。这是业内比较公认最早的密室项目。
因为高毛利和低进入门槛,北京的密室到13年初已经发展到100来家,14年初的时候到了380来家,如今又回落到280家。这些密室通常在200平 - 1000平不等,小到只有1个完整的谜题故事背景(业内称『主题』),大的则有5 - 6个。主题背景通常可以归类到动画、恐怖、穿越、科幻题材,稍大的密室有自己创作的故事主线,而规模小的则直接『取材』知名的动画、电影。
按照主题数量和场馆大小,不同密室提供的接待能力不同。通常一个主题能容下4 -10人的团队玩耍1 - 2个小时,收费则按人次,但极少低于50元,也极少有人能收到200元以上。大部分密室的经营者是85 - 90后;消费者则多在8 - 35岁之间,结伴出没,大部分集中在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
几乎所有密室的经营都是一笔算得到账的生意,密室主人们关心装修和谜题的更新,同时在流量上想方设法。2013下半年,由于竞争激烈、更新装修成本高昂等原因,不少密室已经在设计中开始引入机械、灯光、屏幕等吸引眼球的『科技』元素。尽管如此,他们依然与主流的科技圈没有太多交集。
这片广顺南大街的商业区与世界O2O地推中心望京Soho仅有一街之隔,付强在跟我们讲述他所开的密室STARROOM。街边的车马叮咚,他的内容跟语速一样密集。
当付强决定要开一间密室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这一波的『全盛时期』。在这之前他曾经极力想成为一名乐手,继而又做过自由职业摄影师;继而因为前两者的发展局限,他寻门道生产过一个自营的服装品牌;生意做了不久,他又进入一家智慧城市概念的大企业,但常常被繁多而无味的应酬困扰。回想起来,他觉得那几年『活迷了』。
2013年下半年,付强在网上看到一类真人实景解题闯关的线下娱乐项目,便是『密室逃脱』。他觉得很有意思,第二天就花了80块钱跑到住处附近的一家体验。体验本身让人失望,密室位于一个小区内,故事背景试图模拟一个废弃的医院,但搭建的场景太粗糙,能看出来本来是一间卧室改造的——『代入感太差』。尽管如此,这次体验得到的结论应该是让他兴奋的:既然这样的密室都能挣钱,如果能做一个更好的...
付强很快在城东的四惠物色了一处场地,并且几乎在一周时间内交付了租金。之后付强本人以及在他朋友的帮助下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把开始的冲动转化成了一间实际的,又有『未来感』的密室。这间密室在第二年1月份开张,加上口碑传播和一些机缘,发展很快,到今年已经又有3家分店,全国15个加盟店,算上最初的四惠一共是19家。
【STARROOM密室内景】
有人称付强进入行业的这个时间已经是『后半程』,事实上单从密室数量看确实如此——14年初北京大概有380家,一年多后掉到了280家。12年紧随『奥秘之家』后出现了多个连锁品牌,那时候行业刚刚出现,玩家也很新奇——只要手上有主题和谜题就能扩张、加盟、模仿,行业里甚至很快出现了专为密室设计主题和施工的外包公司。
【今天密室加盟公司依然在百度投放,主题丰富;而淘宝上则随处可见密室的各种道具销售】
随着新密室们的开张经营,这种模式的弊病也很快暴露出来了:
1. 密室依靠传统装修和主题包装体现的差异化不大,而且很容易被抄袭(大部分密室不允许用户拍摄谜题,有的甚至不能拍摄内景);2. 假如在一段时间内不更新主题,那么几乎不要指望玩家返场(除非选址有极好的人流那么你可以忽略这个问题);3. 如果要更新内容,就牵涉装修并承担停业的损失。
于是从付强装修第一家STARROOM前后,一些密室也开始做机械化、灯光和接入一些显示终端的改造。显然STARROOM是旗帜鲜明的一家,除了很高程度的机械化,他们的密室还开发了一套app——玩家可以在app上读剧情、领任务、找提示、并通关拿到奖励(有时可能是他们另一间密室的优惠券)。付强的判断是他们是国内当时唯一一家主打声光电科幻主题加上app终端游戏的模式,在他们之后不少密室也开始切入科幻主题。
更重要的是从13年7月到次年1月,他们的绝大部分设计和集成工作都是付强以及朋友的帮助下完成的,这让他们日后有能力给加盟商们提供完整的实施方案。App让密室的内容灵活可定制,灯光和机械则让它看起来炫酷。
14年6月,一个省级卫视的综艺节目偶然来这个密室录制并曝光了他们的电话,付强的生意便通过加盟的方式在全国迅速膨胀起来了。
雷锋网记者见到付强的时候,一米八三的他一度曾瘦了几十斤,到最近才稍稍恢复一些。
此时他刚刚认识做VR和交互系统集成的郭林没有多久。
郭林本来是北大的教师,去年他还在带两门数字艺术系研究生的选修课:一门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另一门是开源软硬件。
2011年,当付强还在自己的乐队憧憬成为一名乐手,郭和他的合伙人刘轶刚刚交付了国内第一家对外营业的VR体验中心的项目。这是一个沿海省份不惜血本搭建的模拟神州飞船返回舱和深海潜水艇的虚拟体验,用到了5万一台的显示头盔、10万多一套的追踪设备。但碍于当时的软硬件性能,这些设备用今天的话来说叫『性价比不高』。这个项目完成以后,郭林和刘轶又搭伙成立了一家叫光影无限的公司做了好几年面向行业的虚拟互动集成,比如奔驰车展上的炫酷演示。
郭林和刘轶是一对看上去迥然不同又异常默契的搭档。比如郭林的头发浓密但常耷拉在头上,刘轶的寸头极短一丝不苟,一个穿宽松的运动开衫,另一个则是贴身的休闲西装。关于做VR互动这件事,两人一左一右坐在你对面,一个说『我们想做点更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另一个会说『市场更大,更有前景』。做2B的会展、行业互动集成时,两人一个技术一个市场,几年间自负盈亏完全没有问题,并在公关、会展圈内小有名气。决意要做大型VR体验公园时,两人在外人眼里看似两套的话语系统完全一致。
到了今年5月,郭林他们做VR体验公园的项目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一个科幻色彩很浓的『光洞穴』开始试营业。尽管密室位于大兴的一处孵化器,并且单人收费150元上下(大部分密室在80 - 120),依然有人络绎不绝甚至从京城对角线的昌平赶来。付强也是在这个密室上线的前后找到了郭林。
【光洞穴内景,光影无限的官网@www.shaderealm.com】
付强来见郭林他们是他这两年对技术的敏锐嗅觉,他一直在留意能结合到密室的新技术。
实际上,郭林他们的最终目标也并非打造一个现在这样的密室,而是完成一个类似美国The Void的虚拟现实主题公园。The Void是一种混合型的虚拟体验,既有物理世界的真实触感(比如墙壁、栏杆、枪),又有超越现实的视觉和感官(比如外太空、飞行等等)。郭林他们正在开发下一阶段的体验:包括一个围绕三面墙壁的大型环幕,体感的游戏交互设备,以及沉浸式的Oculus虚拟现实头盔。最终,他们可以将不同的内容灌输到交互系统中,想象力的发挥空间远远超过固定的密室,同时原有的密室可以作为『真实世界』的一种补充。
郭林刘轶们表达的观点是他们希望最后来运作两套体系:一套是线上的IP系统,一个故事或者多个故事构成充满想象力的内容,它们可以是密室体验、游戏,可以是故事、小说甚至电影;另一套是硬件设备,将所有的内容转化成感官传递给人的硬件设备。
单从时间和数量上看,密室行业从12年开始出现,13年达到顶峰,14年回归平稳,付强和他的朋友们进入的时间是后来者。但付强告诉我们:
『其实当时进入这个行业,我并不认为那是后来者。因为行业正极速膨胀,但质量好别出心裁的并不多,或者可以说几乎没有,市场上充斥着千篇一律的密室。
后来,我们的确将同行业的密室机械化程度和体验做出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郭林刘轶们现在借VR进入也有可能变成这里的新晋者。在商业区楼下,付强在描述一种随时随地体验『密室』感官的场景:
『如果把我们的app开放出来,用户随时在家里就能领到『任务』;
戴上头盔,他们能看到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场景;
这些体验,可能再过两年,密室这个词就会消失了。』
付强看起来非常兴奋。
------------------------------------------------------------
为创新者发声,反对灰度,发掘事件背后的故事。
——宅客,公众号『Letshome』,雷锋网旗下业界报道。
欢迎关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