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未来城市

手机、Pad和可穿戴智能设备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流动的传感器,而这也让我们的城市变成了移动的城市传感器。

文/沈和

近100多年来,追求什么样的城市是大家共同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城市建设当中需 有三大理念,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十三五”的中国城市发展要把握新常态、争取新作为,加速推进以人为本、产城融合、 城乡一体、区域协同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创新、智慧、绿色、低碳的城市经济转型,构建开放、包容、和谐、多元共治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 城市全面转型。此后,绿色、智慧、人文逐渐成为当今城市主题。

基于人民意志的宜居型战略

自然中最普遍最有生命力的颜色就是绿色,绿色代表了和平与友好。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看来,绿色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首先就是共生 观念,强调物种之间互相紧密互联互利的关系;其次要强调循环,世界上其实并没有垃圾,所有的物质其实都可以再生利用,都可以资源化;此前学习英美国家为代 表的现行发展路径——开始大量使用化学煤料,城市蔓延扩张后,垃圾越来越多地进行填埋处理——这样一条高污染、高能耗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如今,我们更要 强调以自然为本,多样循环的发展道路,城市的生活环境应该是幸福美丽的。

李迅将城市发展战略概括为两条主线,一是基于国家意志的竞争力战略,希望城市发展更多发挥其政治、经济中心的作用。第二是基于人民意志的宜居型 战略,城市发展能够更多发挥其环境和文化保护等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城镇发展的核心理念就是改变过去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变成新的绿 色的、循环的、生态的发展道路。我们不仅强调开发建设,更要强调控制和保护。

大数据助推城市规划发展

如今,我们已不知不觉进入了大数据的时代。我们拥有的手机、Pad和可穿戴智能设备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流动的传感器,而这也让我们的城市变成了移动的城市传感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针对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三方面的探索,第一,借助于大数据可以识别目前的城市病;第二,在具体的规划过 程当中,大数据可以怎样支持规划师们开展工作;第三,规划工作实施一段时间后,怎样来评估这个规划起到的作用,对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如何。比如,通过一张 小小的公交卡,就能大概知道城市中人们每天的出行规律。党安荣举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通过北京公交一卡通的刷卡情况,得到公共交通的大 数据,由此分析出北京市民的出行状况。从人们从哪里出发、用哪些交通工具、哪些公交和地铁站的刷卡频率比较高、地铁和公交之间哪些转换的节点会有什么样的 人群等数据便可知道,北京市民在工作日以及节假日大概的出行规律,然后与城市的交通容量或运载能力进行比对,便能分析得到城市交通潜在的问题以及涉及到城 市吃住之间的平衡。

然而,“怎样把数据模型、分析的技术,一条龙地串起来,让规划师很好地利用是眼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党安荣表示,“城市规划师们需要把规划从过 去以地为本的规划,变为以人为本的规划,利用实时数据获取分析,要由原来的静态规划变成动态过程的规划。我们不是关注20年后的某个结果,而要关注每个时 间段上应该做什么。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实现各部门间的协同和融合。”

优化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

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作用是巨大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苏雪串解 释,这是因为文化产业有三个优点。第一,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高。如此而言,文化产业自身的增长,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会更强;第二,文化 产业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第三,文化产业具有高辐射力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时,产品的竞争力更依赖于 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传统的文化渗透力可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曾说,“市场经济总是沉浸在文化环境的汪洋大海中”,他强调,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生产组织的方式在1970年代前是福 特主义,这种方式强调标准化生产。此后,后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成为主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后,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也相应提高了,这表现为,消费需 求变得个性化。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的时候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或者说符号属性。

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导致了文化跟经济融合的一种强化,具体包括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像美国丹尼尔•贝尔研究的后工业化社会也认为,经济越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度越高,或者说在经济的成分中文化的比例成为上升态势。

苏雪串建议,文化产业在空间模式上也应搞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区。例如伦敦的SOHO区、纽约的百老汇都是一些成功的典型。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可 以带来集聚效益和收入效应。产业的集群或者空间集聚可以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因此,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未来在北京应进一步优化,形成文化产业的 集聚区。798艺术区已经起步了,接下来就应考虑如何进行未来优化的问题。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