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化腾、刘强东到程维张亨德:互联网造富进化论

互联网经济创富的风口到了共享经济时代。

如果要知道财富在哪里,看财富500强排行榜就够了。

但是,要知道财富的未来在哪里,《财富》杂志的“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是个不错的窗口。如果翻翻2015年财富40&40的全球和中国榜单,就会知道,全球和中国的财富风口,都是共享经济。

上榜者都有谁?

“全球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排行榜,榜首是wework创始人:36岁的亚当·纽曼。

(wewor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右为纽曼)

在共享经济的时代,WeWork通过共享办公场所,用3年时间估值翻了100倍!亚当·纽曼曾是以色列海军军官,有一头厚实的黑色长发,2010年创立了WeWork。他曾解释过WeWork的商业模式:该公司用折扣价租下某写字楼的一两层,并将办公场地划分成许多小块,然后每月向那些希望大家紧挨着办公的初创企业和小公司收取会员费。

亚当·纽曼的成功在于站到了创业的风口上,高喊“大众创业、万种创新”的中国也需要类似的公司,万科前高管毛大庆创业的项目优客工场,就是在模仿纽曼。

在全球蓬勃发展的联合办公市场上,WeWork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专门跟踪联合办公趋势的Deskmag网站表示,现在全球共有约5,900个联合办公地点,而五年前只有300个,由此看出纽曼是多么有远见的人。

除了亚当·纽曼,至少还有6名企业家的项目都可以归属于共享经济领域。比如并列第三名的洛根·格林和约翰·齐默(Lyft联合创始人),程维、柳青(滴滴快的CEO、总裁)和瑞安·格雷夫斯(Uber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

32岁的程维,还是40&40中文版的榜首。他于2012年创立的滴滴打车,在和竞争对手快的打车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在今年9月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50亿美金。而晚些时候加入公司的柳青,则在滴滴快的的合并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左为柳青,右为程维)

在中国40名入选者中,共享经济的代表除了程维,还有住百家的张亨德。年仅30岁的张亨德,是中国和全球榜单中,最年轻的共享经济代表。

张亨德13岁首次创业,军旅经历,为了创业两次“辍学”,曾出任家族企业高管,最后拒绝接班,2012年收购了退出中国的短租平台Wimdu(爱日租),创立新公司住百家。张亨德并没有直接将住百家打造成airbnb的中国版,按照他的说法“住百家的用户是城市精英或年轻小资”,主打精选品质和高安全性,提供机票预定、地接、旅游推荐等相关增值服务。就在两个月前,住百家刚刚拿到了海航集团总额不低于5亿元的战略投资。

以张亨德和程维为典型的共享经济代表,一方面,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几乎和美国处于同步位置,在全球榜单中,滴滴和和美国的uber、lyft并排入选;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崭新的商业模式的起源似乎依然是在美国。不过,也不用过于悲观,与其归因为中国的创业者们逊色于美国,倒不如说这是整个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所有的创业,其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和观念也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因此,这些原生模式如果十年前就出现在中国,也许程维和张亨德未必是先锋,更可能是先烈。

互联网造富进化史

尽管马云说他当老师时最快乐,但是,财富带来的自由、权势、话语权仍然是创业最重要的原动力,而互联网,相比于传统工业、房地产等,似乎是门槛最低的,也是在过去几年出现最多财富传奇的领域。

把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财富中文版在过去5年的榜单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2011年,财富开始制作中文榜单),就是一部互联网造富进化史,只有一步步踩在风口上的人,才能上榜上位。

2011年,40位上榜者中有11位互联网创业者,榜单的前五名分别是腾讯(社交通讯)的马化腾、网易(门户、游戏)的丁磊、盛大(游戏)的陈天桥、完美世界(游戏)的池宇峰等,这一年,刘强东排在了第9名,这个时候互联网改变的主要是信息产业。

而接下来的3年榜单中,榜首都是刘强东,从信息到电商,互联网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更进一步,游戏、门户、社交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而电商则涉及到产品和资金的传递,涉及到线下的生产、物流、配送等复杂环节。而到了2015年,以程维为榜首作为代表,共享经济领域的创业者开始享受财富果实了,互联网对现实世界的改变,从信息到产品深入到服务领域。

(最年轻的共性经济代表人物张亨德年仅30岁)

但是,如果再精确对照现实世界,这个榜单要比现实世界的互联网风口要晚上两年。比如,滴滴打车创始于2012年,住百家也创始于2012年;另外一个特点则是,上榜者越来越年轻,2011 ,马化腾上榜时39岁,2012年,刘强东首次上榜时38岁,而到了2015年,榜首程维32岁,张亨德30岁。

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资本的推动力。最近三年创业大潮席卷了中国,年轻的创业者很容易拿到风险投资。

第二,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备。马云从1999年创业到2014年上市,用了15年。当马云1999年创业的时候,中国网民人数只有可怜巴巴的537万,而到了2015年,中国网民人数已经接近惊人的7亿,移动互联网也在迅速普及,这一切都为创业者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

第三,BAT上市的造富效应,让很多年轻人工作几年就拿到了第一桶金,很多BAT员工出去创业的越来越多。另外一个还有所谓的富二代群体,比如首富公子王思聪,优越的家庭背景让富二代从柴米油盐吃穿住用行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他们有更多的资本和更大的自由,可以专注于创业。

PS: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财经故事会,微信号“caijinggushi”。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61814770”,不过我比较内向,所以未必通过你的好友验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