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的女子,在硬硬的科技媒体度过了怎样的300天

一个科技媒体女记者的300天,一切都不是“码字”辣么简单······

转眼又是新年,按惯例,作为纸媒时代标杆性媒体的《南方周末》会在新年第一刊中刊出新年献词。今年的“南周献词”与以往的每一刊一样,紧跟时代,陈述的是当下的这个时代、当下的媒体环境。拥抱变化,拥抱这个互联网时代,是南周的声音,也是这个行业所有从业者的选择或无奈。

因缘际会,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女子,也被卷入这激荡、新旧交替着的媒体行业,而且是专注在一个目前最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互联网。

到现在,满打满算300天。我经历了找稿、编辑、写稿、采访、参加媒体会议,甚至因为雾霾,在外出采访的时被滞留在鄂尔多斯机场3天。算不得有多传奇,但对一个初入者而言,算是“圆满”。执笔此文,算是对过去的2015年一个小交代,也希望对这个行业“闯入者”提供浅薄参考。

找实习

从开始找实习,一直到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一点一直牢记: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突出优势!

在我收到新知百略的面试通知前,我已经参加过好几次面试。

学校在天津,离北京近,每次去北京面试都是直接买动车。早晨第一个从宿舍爬起来,奔波一天,面试完后,回到宿舍已是晚上,室友都睡了。辛苦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给我带来机会。我一度开始怀疑自己,一个学广告的,为什么偏偏投简历时就是要选择记者和编辑的职位呢?

就在我生日那天,我收到了新知百略的面试通知,我也暗自告诉自己,这次还不行就放弃吧。

当时是副主编面试我的,一连串的问题砸来:“你平时都对哪些领域感兴趣?”“互联网科技领域关注吗?”“都关注哪些公众号?”“以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最后一个问题让我描述自己的缺点,只顾着想前面这些问题的我一时间竟然无法想到自己的缺点。

幸好没有放弃,第二天我被告知通过了面试。

这次面试成功并不是说我真的对互联网科技有多么了解,而是,因为我曾经做过5个月公众号的运营。这个经验,帮助我拿到了进入媒体的敲门砖。

在这次面试之前,我从没想过,公众号的运营经验可以帮助我一个学广告的人,打开媒体的大门。所以,找实习要突出自己在行的领域,或许你没有新闻采写的经验,但是你玩得转公众号,写的了各种文体,再或者你擅长勾搭各种大咖,能够约到别人约不到的采访对象……

开始实习

在开始正是实习之后,不要让“实习”成为自己不完成工作的借口。

虽说我刚开始做的是我熟悉的微信公众号,但除了内容排版发布操作,还要撰写原创内容和寻找转载稿件。我对互联网科技行业没有了解,也不是新闻专业的,导致一开始对互联网科技类的账号抵触,选择的也多是娱乐类的账号,类似星扒婆(星座号)和娱乐八卦阵(娱乐号)之类。

一方面先从熟悉的出发,完成定量的工作,另一方面,抓紧时间学习,看了很多行业文章、微信公众号运营干货、互联网科技类文章写作技巧等,也开始密切关注行业内大企业的新动态,和行业趋势,了解一些商业模式。

在这样紧逼着自己找感觉的情况下,我开始撰写原创文章,虽然还是会被leader挑错,但至少我开始写了。还记得网上流传的那个段子吗?拿着三千块钱的工资,要体现出八千块的价值,在我看来,一个记者要写出1000字的稿子,起码要看几万字的资料。记住,是起码!

开始工作

随着我学习和写作的不断深入,我从了解一个企业,到了解多个企业;从了解一个行业,到了解这个行业的模式;从不停的改稿,到被权威媒体转载稿件,如果我只拿自己当一个完成任务的实习生,我想我很难在这段时间里成长飞快。并且告别公众号,进入到我一直向往的百略网,做科技媒体的记者和编辑。

但理想的岗位,工作起来却有更高的要求,百略网的内容需要紧抓时事热点、有逻辑、观点性,甚至还要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部分我在做公众号的时候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让我头疼的是采访部分。主编徐淼一再强调,网站内容生产不是闭门造车,只要我们能够想到好的主题,他特别愿意把我们都“轰出去”。“新闻是跑出来的”是她挂在嘴边上的,和行业内的人面对面的交流,获取一手信息,这是她对我们的要求。

于是我又开始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抓紧时间学习采访技巧,直到迎来了我的第一次采访。

当时是十月份,我在着手写一篇关于洗车O2O的文章,主编帮我联系了呱呱洗车的董事长郄建军,尽管我的问题大多含糊其辞,说起话来又语速过快,甚至不经意还会冒出家乡话,但是我得到了我需要的答案,初稿出来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都很感谢接受我采访的郄建军,更感谢敦促我开始进行采访活动的主编,不走出第一步,我可能还是那个只有记者梦,仍然不懂实践的门外汉。

随着采访活动的增多,我也开始去外地出差采访,十二月下旬我迎来了第一次出差的机会——前往延安参加一个电商峰会。这是一场毕生难忘的外访,对于我的“第一次”,我打算好好回忆一下:

我和同行们集合之后,去了延安的洛川县实地考察,路途颠簸而漫长,一天当中,有六七个小时是在路上度过的,实际的采访和考察时间不过三个小时。这种消耗和“浪费”,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但事实证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舍不得时间抓不到采访对象。

当开始群访的时候,我这个新人完全不知道怎么插话,只能拼命记下听到的信息,然后随着人群采访了几个合伙人、合作社法人,这对后来的写稿帮助不大。感谢在我来之前,主编无数次的强调事前收集信息。我早就确定了一些采访方向,做好了采访计划,目标是提供一些别人没有的信息。于是,我“精挑细选”地找了一个农户进行采访,为了有第一手的体验,我还在他的网店买了苹果。后话是,他真的成为我写稿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到了会议的第三天,我和其他记者陆续采访到了孙利军、曹玮,并且现场见到了马云,同时连线网站的官方微博进行了现场报道。说实话,见到马云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尤其是看到他脚上那双布鞋……当然,在激动之余,我也没忘将大会内容转发给百略网同事,方便他们第一时间发稿。

而我在采访结束,开始写稿的时候,受限于群访时候的不利,混乱的录音和材料并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这时候,我随即采访的农户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他个人的经历,我反而说清楚了整个电商落户和发展的过程。

然后我的外访之旅并没有结束,我还没回北京。结局是这样的:因为北京雾霾,无法降落,我被飞机带到了鄂尔多斯免费呼吸了两天的新鲜空气。但看着蓝天白云,我并不高兴,因为一个记者的头上总会刻着三个大字:“交稿子”。感谢事先准备,我带了电脑、带了录音笔、带了我写作需要的各种。所以,我最后要说的就是,一个记者,要做好时刻上阵的准备,而“武器”绝对要随身携带!

滞留两天后,我终于在周末的夜晚回到了家里。坐在写字台前,我借着内心的激动写下这段文字。

写在最后:

至此,我在百略网已经工作300天,我最想感谢的其实是不断学习的自己。从我实习开始,到我正式进入百略网工作,我有的,其实只是我对记者和编辑这一行的热爱。不论是不熟悉的互联网科技,还是完全蒙圈的采访状态,我始终在调整自己,私下里询问有经验的同事,拜托他们介绍相关的书籍,然后再每个下班的晚上,不停地翻书。

像记者和编辑这样的文字工作者,如果没有不断的吸收,是不会有好的产出的,我的观点,来自于我对某个行业的了解和观察,我的采访,基于我看了的那些采访技巧和视频。到现在,我仍然坚持在做的,就是每天吸收新的知识和观点,只有这样,我才能告诉自己,我仍然爱着这个行业,我仍然想做一名优秀的科技记者和编辑。

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首发于百略网(微信ID:wwwbailve),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及本文链接。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