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们笔下的“女神嫁做人妻”故事

大多数的少年,爱上第一个姑娘时,都清澈透明,把她从美好的女人幻化成无瑕的女神,世界随之晶莹美丽。但随后,女神嫁给了——至少是从少年眼里看来——世俗的、市侩的、徒有表面的、油头粉面的、没有灵魂的男人。

前述这些知识并非儿童读物的主流,《儿童时代》和《少年科学报》上有很多有趣的科学故事、小品甚至相声。

科学是当时非常主流的价值,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在有6000人参加的开幕会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用当时报上的话说,这次大会宣告了“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全社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科学热潮。

(题图:这套邮票当时似乎人人都有哈)

牛顿被苹果砸、牛顿煮怀表、爱迪生挨耳光、爱迪生实验电灯泡、伽利略扔铁球、阿基米德泡澡堂……这些故事都耳熟能详,从不同的版面向孩子们涌来。但王小波说过,看不懂科学的人才关心科学家的传记。所以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科学现象本身。

有一段科学相声,谈的是“共振”,甲乙两人一唱一和,从士兵齐步走过石桥导致石桥崩坍这个谜团说起,再说到共振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最让我感兴趣的莫过于甲说,可以发明一种仪器,发出与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相同的频率,从而将导致“蚊子折翅之谜”。我深为川南夏秋的蚊虫所苦,觉得原理既然可信,按此制作,绝杀蚊虫之期谅不远矣。谁知三十年过去,杀蚊利器也只是从蒲扇进化到了电蚊拍而已。

又有一期《少年爱科学》,上有一大二小三人,谈论冬天生活,其中提了一个问题说:“冬天为什么有冰棍儿卖?”男小说,因为有人买才有人卖,女小说,因为有人卖才有人买。大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却扯到了人体温度与室外温度差。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三十年,仍未有最佳答案。按说是有需才有供,没人吃自然也没人买。但是后来又学到“消费创造需求”这一说,因此女小的说法也未尝无理。

这一篇对话还建立了我最初的北京想象:富顺的冬天可没有冰棍儿卖,为啥北京的小孩冬天可以吃冰棍?真让人艳羡。而且作者顺便教小朋友们语言常识:“前门”和“前门儿”不一样,前者是北京地名,后者每家都有。同样,吃的只能是“冰棍儿”,“冰棍”是一根棍子,怎么吃?你看北京人讲话好不刁钻,加个儿话音便一切不同。后来我到北京生活,在儿话音上倒很少犯错。

那时正在热衷看《兴唐传》连环画,对人物衣着、铠甲、兵器的细密画风赞叹不已,照着描又描不下来,《我们爱科学》上介绍可以用松节油和肥皂自制复印书,可以将画图复制下来,当时喜悦之情,真可说是“抓耳挠腮,喜不自胜”,可是肥皂好办,去奶奶的洗衣台上摸一块就是,松节油去哪里找?据说药房有,但又没钱买。踌躇良久,终于放弃。

当年的《我们爱科学》

如今的《我们爱科学》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