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的故事(24)没有《西游》的命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最早拍电视剧的,多媒体的影响不容轻视,当大家都在叽叽喳喳地议论六小龄童和马德华迟重瑞李玲玉,你却能以“读过原著者”的身份出现,是不是很酷呢?

要说男孩子最爱读的名著,理应是《西游记》,一来主要人物较少,人物性格鲜明,过关式的打斗最抓人,二来一般而言接触应该最早。当爸妈的不会在你三四岁就讲刘关张,魏蜀吴,也不太会讲生辰纲,祝家庄,但谁都会讲孙悟空,猪八戒。母亲写过一篇《杨早》,里面说我上幼儿园小班时,曾强烈要求把名字改成“杨悟空”,如果不行,叫“杨八戒”也成。

还有一个因素:《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最早拍电视剧的,多媒体的影响不容轻视,当大家都在叽叽喳喳地议论六小龄童和马德华迟重瑞李玲玉,你却能以“读过原著者”的身份出现,是不是很酷呢?

这样的八面威风后来再现过一次,那是1985年,香港无线电视台(那会儿没人知道啥是TVB)1983年拍摄的《射雕英雄传》引发万人空巷。那年暑假尾声时,我正好去成都参加“四川省少先队首届代表大会”(不要问我是怎么混进去的),自贡代表团里,所有小伙伴都在谈论这部武侠电视剧,电视上才刚刚播到第二部“东邪西毒”,大家正在争论南帝何时出场,中神通是否尚在人间。

其时我还没有完整地看完小说《射雕英雄传》,但因缘际会,暑假跟母亲去西南财院图书馆,在某同事桌上发现了一些小本盗印的《神雕侠侣》,没头没尾,中间跳了好些集,可是大致情节是清楚的。

于是只有我,可以大谈“你们不知道吧?后来还有二次、三次华山论剑!第三次选出的五杰是‘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把小伙伴们都听傻了。大伙儿追着我问杨过是谁?你们看射雕到末尾他才会出现,是个小BABY啊啊啊。

扯回来。《西游记》也是两边家里都没有,只有我的帽杆儿朋友小异家有一套。小异比我大一岁,他爸跟我妈是中学同学。他家就在府河边上。关于这孩子的故事不少,以后再讲。

小异家有一套人文版三册的《西游记》,但他从来不看。对他来说,我就是“邻居家那个爱看书的孩子”,总被父母用来羞辱他的不读书。好在他动手能力强,好动乃至多动,也是父母用来羞辱我这种宅男的榜样之一。我们在一块儿玩得不错。

他家经常有些古古怪怪的书,比如小异给我看过一册残本的《金玉缘》,我翻查了人文社的《红楼梦》书首的说明,大致确定那是戚蓼生序的“戚本”,也不知道这个文盲从哪儿搞来的。

他家还有《聊斋志异评话集》第一册,我家也没有。不过我最爱看的还是《西游记》。小学时几乎每个暑假都到小异家住个把星期,我就天天抱着《西游记》看。今年看完,明年再来,又很新鲜。

大概是小学五年级,我又回到富顺等着考初中(就在凭着知道《神雕侠侣》大显神威之前)。有一次,在宜宾工作的姑父来家,估计我流露出,又一次,对《西游记》的热爱。他慨然道:“勒个样子嘛,等到寒假,我们送你一套!”听到这话我心里当然美死了。

姑父那次来还带了一大瓶新型饮料,上面写着PEPSI,谁也不知道它的中文名是百事可乐。祖母认为是儿童喝的,放在我房间里。我尝了一点,觉得怪好喝,也知道不易得,用那个小小的瓶盖,一边看书,一边一点点地喝那应该是一升的大瓶可乐。

可乐喝了很久,终于也喝完了。考完期末试,寒假也到了。可是姑父来了两次,却不曾提起《西游记》的事。现在想来,其实难怪,姑姑是那年生的表弟,她和姑父已经36岁,再说晚生晚育,这在当时也够晚的。大龄生产肯定人人紧张,记不得一个随口的承诺很正常。

然而我是很有些失望。其时我已经没有那么喜欢读《西游记》了,市面上渐次出来的港台武侠小说正在夺去我的眼球。有些事情,就是缘分。

直到现在,我家藏书近万,也仍然没有一套任何版本的《西游记》。

(哼,明天就去买一套李卓吾批本的。)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