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邻25荐书(2)汽车的与人的尺度

当时没有车,他们都是步行,所以他们打的尺度都是步行的尺度,非常细密。而我们现在接到一个项目去看地,都是开着车去看,满山遍野跑一圈,我们用的方式完全是汽车的尺度,所以就没有人的尺度对于城市的理解。

第25期阅读邻居

主题:守定

书目:《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

时间:2014年5月24日

地点:706青年空间

嘉宾:@杨早、@邱小石、@绿茶、@王道、@沉醉寒冬、@讷言敏行的猪、@半价优惠、@Justin麒麟、@邱敢、磊、@山水行之、@老树叶、@梦想、@AaronShen

@山水行之:

《第二次呼吸》

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是2011年奥斯卡的一个影片,叫《无可触及》,根据一个千万富翁的自传写的,这个千万富翁的自传是《第二次呼吸》。大概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千万富翁在一次跳伞活动中突然出现意外,脖子一下瘫痪了,因为他特别有钱,需要雇保姆来照顾他。因为是高薪,所以应征者如云,大家纷纷说我拿到什么证书、什么学历,怎么有爱心,对残障人士多么的关注。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聘成功呢?是一个本不想应聘的黑人青年,刚从监狱里出来,他到这家来应征是为了雇主给盖个章,说明第二次求职又没有应征上,失业了,以此领失业金。最后这个千万富翁欣赏他这个无拘无束的特点,竟然看上他,给他一个月适用期,就成为男保姆,照顾这个千万富翁。这个男青年对千万富翁的照顾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小心翼翼、谨谨慎慎的,他是大大咧咧的、无拘无束的,而且也不在乎你残障人士就怎么着,我就把你当正常人看待。然后了解他的需求,甚至鼓励他走出自己封闭的圈子,到户外一起去跳伞,做各种原来这个千万富翁不曾做过的动作。慢慢的,千万富翁走出封闭的自己。最后这个黑人青年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另外这个千万富翁也不想让这个黑人青年守着他,把他赶走,让他追求他自己的生活。黑人男青年走了之后他又雇了一个保姆,但是这个千万富翁一下子苍老了很多。最后这个黑人青年又回来了,跟千万富翁出去玩儿,马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千万富翁和黑人青年跨越了贫穷和财富地位的差距,最终实现了心灵和精神上的平等走在一起,成为终生的好朋友。大概是这样一个故事,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很温暖也很震撼的。

磊:

《哲学家在想什么》

巴吉尼著

上海三联书店

因为我在做读书会导读的时候,有些东西我解释不了,我说读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方面的知识,但是看看就困。然后他们推荐这本书,说是比较容易读。现在看到康德,但还是翻两章就会睡着。

《大汗之国》

史景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史景迁的《大汗之国》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主要是介绍中国的东西到国外,或者国外的东西到中国。

@justin麒麟:

《这样的读书就够了》

赵周 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通过他们的理解发现解读一本书的具体思维,能够给自己带来帮助。

《互联网思维的“独孤九剑”》

赵大伟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讲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传统行业和现代企业的变迁,移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信息获取的改变。在传统行业一个大的机构需要养很多人,帮他获取到这样的信息,帮企业赚到很多的钱。但现在这个已经远远过去了,可能机构很小,但是我可以把我的信息很高的传播出去。比如像郭德纲、罗永浩,他们都是在利用小而美的、简而易化的方式把自己的信息、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服务提供出去,然后获得了很好的回报。在《互联网思维的独孤九剑》里面讲了九个模式,有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快速实现、快速迭代、快速验证的思维,用这种小而美的理念帮助你快速实现想法,验证你的想法是否可行。这种思维模式打破原有的企业管理中流程式的演进,而变成圈型的,以用户为决策中心新的模型。

@AaronShen: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程浩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昨天微博被刷屏了,是因为三哥的事情,虽然素昧平生,但我还是看了《耍朋友》那篇文章。我知道三哥,但是跟人没有对上号,我去懒人也吃过好几次饭。突然这个事情出来以后,因为我之前家里面也有过重大的变故,我也知道很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推荐这本书。

程浩之前写过很多文章,后来他的母亲把它整理成一本书,叫《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程浩在《知乎》上有一个专栏,笔名是“伯爵在城堡”,有他几篇文章,也有绝笔。我最想说的是,介绍这些书没什么太大意义,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理解他。但我想表达一个直观的感受,他们都是举重若轻的,恰恰是这种举重若轻能够击中人最脆弱的地方。而且像张亮的一句话我很同意,他说这些人来到这个世上只是留下一些文字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警醒一下,他们的意义就达到了。包括三哥、程浩这些人,也不需要说太多,可以看看他们的东西。    

@邱小石:

《纽约变形记》

唐克扬 著

商务印书馆

唐克扬是哈佛大学建筑设计专业的博士。这本书装帧设计也不错,他应对了一个问题,最近王石对于上海规划提了三个建议,其中第一个建议是说城市规划的街道能不能再密一点,不要老不适宜步行。这个东西在不断的重申,我觉得都是一种常识了,但是为什么大家做城市规划的时候都不这样干呢?也很奇怪。比如我们有社区生活,我们也有商业生活,但是我们没有街区生活。要不然封闭到一个社区,要不然就去三里屯的商业里面逛。有些自发的,就像华清嘉园一样,塔楼下面一层开成商铺,为了便利,但是它完全没有我们想要的街区生活的场景和氛围。这是一种常识,提出这种观念的建筑设计师太多了,为什么不做?我在《纽约变形记》里面找到一个答案,当然不是这本书上说的答案,是我突然感知到的。纽约是一个格栅式的方块,道和街切的非常细密,就像格子一样。1807年的时候,当时也谈不上规划或者设计,甚至也不是纸上的设计。当时为了这块地大家要建房子,也得有所规范吧,于是测绘师、建筑师、规划师下去打界桩,走一段路就打一个界桩,把纽约半个岛严格的形成了街和道的分隔。我们现在也分隔,为什么我们分格子跟他们不一样呢?因为当时没有车,他们都是步行,所以他们打的尺度都是步行的尺度,非常细密。而我们现在接到一个项目去看地,都是开着车去看,满山遍野跑一圈,我们用的方式完全是汽车的尺度,所以就没有人的尺度对于城市的理解。现在垄断式的规划,或者说一个发展商拿了一大块地,这块地都是我规划,这就丧失了细密的自发性的可能性,我们现在没有畏惧感的规划形态导致我们非常容易的忽略掉人对自然的那种情怀。

唐克扬还做展览空间设计,做艺术策展,这个书头两章特别好看,他从“9.11”开始谈起,他后面有1963年《纽约时报》登的一句话,他说“后人对我们的评说不是看我们建立什么纪念碑,而是看我们毁掉了什么。”我觉得这个话对应我们规划也是一样的道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