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邻廿五(1)张充和VS张爱玲?

“王道老师在书里面写了一句话,一个人的童年志趣决定以后长大的志向,我觉得在这本书里面形容张充和的成长命运都是挺合适的。虽然张家这个大家族经历时代的变迁沧桑,但是每个人都能表现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

这次是阅读邻居总第25期,我们的主题是“守定”,我们要读的主题书是王道先生的作品《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也是我们今年第一个外场,以前都是在青青家园的读易洞里面举行。

(1)张充和VS张爱玲?

@杨早:下面进入主题讨论环节,重点是《流动斯文》这本书,谈见解、提问题都可以,稍微简短一些,控制在三分钟。

@周小晕的考拉:这本书看完之后,我觉得“斯文”两个字用的特别好,解释了这本书整个看下来的感受。当然“流动”就不说了,流动是指从合肥到上海、苏州,整个家族的流动。斯文不仅仅是大家想到的四姐妹五兄弟怎么样有成就,但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他的父亲和母亲,父亲叫张冀牖,母亲叫陆英,他们两个给我的印象反倒比四姐妹和五兄弟的印象更深。尤其是父亲的言传身教,他大量地看书、爱书,起到了对自己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妻子陆英她虽然生了九个孩子,但是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没有荒废。我觉得陆英很厉害的是她怎么把九个阿姨管理好的,因为我身边有的朋友家里面有两个阿姨、一个保姆,天天在吵架。那次我们妈妈读书会的时候我还说了这个故事,我说陆英有九个阿姨,在她临死之前给每个阿姨十年的工资。确实这九个阿姨能把孩子带出来,带得那么好,可能与陆英这种天才的管家意识是分不开的,这个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杨早:她很年轻,像探春那种人。

@半价优惠:这是不是也说明张冀牖自己不管,所以她有充分的机会。

@杨早:那时候对内一般都是交给主妇,还真不是由男主人管的。

王道:江南这个特点比较突出,到现在还是这样。

@周小晕的考拉:父亲张冀牖其实也教孩子,给孩子讲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我觉得他儿女们的书卷气和斯文是从爸爸这儿学来的。书上说张冀牖的身份是两个,一个是父亲,一个是校主。他创办乐益女中,去世之后儿子把事业继承下来,把斯文继承下来,甚至有一个女儿不惜倾家荡产维持乐益女中的事业。

我看完总体的感受是这一对父母他们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九个子女培养得这么好,都是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

@山水行之: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四姐妹中的张充和先生印象特别深,读她的经历的时候,下意识的我会把她和张爱玲做一个对比,想着张爱玲这个时间在干什么。

@王道:她俩出生在一条街上。

@山水行之:张充和1914年出生,张爱玲1920年出生,当时她们两个在上海的家相距不太远。四姐妹都是才华横溢、蕙心兰质,张充和被大家公认为最棒,是否与她小时候八个月被他祖母抱养读《史记》等古书,一直到她16岁回到大家族中有关系呢?张爱玲的经历是上正常的教育,父亲教她读《四书》。张充和和张爱玲的生活经历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她们两家都是官宦家庭出身,而且她们两个之间有一定的亲戚关系,张爱玲的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而抱养张充和的祖母是李鸿章的四弟李蕴章的侄女。因为我也喜欢张爱玲,也喜欢张充和先生,所以就把她们做对比。

@杨早: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网上才会有帖子问:沈从文应该叫张爱玲什么?(众笑)

@山水行之:她们两人还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张爱玲给我的印象是清冷孤傲,而张充和先生是一生平和宁静,工作交往的都是当时中国的文人名士。但是到了1949年前后,有一点她们两个还是相象的,书上说当时在中国的大背景下,有些人选择留下,有些人选择走出,张充和觉得自己不适合中国大陆的环境,坚定地走出去。张爱玲比她走出大陆的时间晚,当时在一个会场,黑压压的,大家都穿着蓝制服,张爱玲穿的衣服跟大家不协调,她看着会场黑压压的人,自己也感觉到当时环境与她个人不太协调,所以她也选择出走。但是她们个人的婚恋、个人经历之后又相去甚远。张充和先生现在还健在,他们兄弟姐妹都挺高寿的,我觉得与她平和的心态有关系。张爱玲75岁左右在美国公寓去世,具体什么时间去世没有人知道。而张充和的一生是被亲情、友情包围着的,家庭也很幸福,有儿有女,自己事业如昆曲、书法、诗词都很棒。而且她的工作就是她的个人兴趣,张充和先生的一生是幸福美满的。而张爱玲让人感觉很心疼,她的一生孤傲又清冷,她唯一的一个弟弟后期也没怎么联系,和父母的关系也没有正常人想象的融洽。所以她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都是有点冷、忧郁的基调。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张爱玲生在张家,张充和先生生在张爱玲的家庭环境下,是不是两个人以后的生活或者性情不一样呢?王道老师在书里面写了一句话,一个人的童年志趣决定以后长大的志向,我觉得在这本书里面形容张充和的成长命运都是挺合适的。虽然张家这个大家族经历时代的变迁沧桑,但是每个人都能表现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AaronShen:我其实读这种大家族史比较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有点莫名的排斥感,因为它很厚,还是两本,我下意识会觉得这本表达家族史的会写很多琐碎的东西,会本能地排斥这一类的书。但是我看介绍的时候突然被四个女婿吸引了。有意思的是,我把这本书买回家,我女朋友看到那个照片,她说这是谁家啊,为什么都长得这么漂亮。

整个看下来,我直观的感觉,这本书是很纯粹的家族生命体验,从最开始到现在,脉络非常清楚,就是这种斯文的传承,是一种内秀,而这种内秀的流动写得非常好。王道先生,你是不是有意地突出“传承”?因为我看你写孩子继承了曾祖书生淮军气质等等。

我有一个问题,你是不是有意地把它这个深厚的家族文化理念跟现在的东西做对照?按现在屌丝的说法,这个家族就是官二代、富二代,但非常不同的是,他们传承的不是钱。我是想探讨一下,您觉得斯文这些东西怎么传承下来?我越来越看清楚的是,比如我有孩子以后我想留什么东西。我碰到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看到小石老师,他至少留了一个很漂亮的书房,这就非常好,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强的正向能量。

@老树叶:首先这本书里面的生词比较多,里面有很多的诗词,我原来也不是学古文的,功底也不够,所以我是一边看书一边用iPad查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个书没有完全看完,也可能跟年龄有关系,看完以后感觉总是有一些感伤。现在也是民国热,大家都在看一些民国的东西。这里面也有很多的对比,比如他们在解放前的生活和解放后的生活。人可能都有一种愿望,希望比较美好的东西,这个家族有很多美好的文化传承,这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刚才@邱小石说到建筑,我也是有一些联想,我们现在民间社会的这种空间太小,包括基层的组织、空间越来越小。在民国的时候,那个时期有很多问题,但是你可以看到民间老百姓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包括刚才说到保姆,现在保姆与雇主的关系矛盾为什么会那么大?就是社会的这种地位问题带来家庭的不和谐,这跟民间空间的局限是有很大关系的。

如果你去香港,香港人口密度也很大,但是它不太堵车,因为街道比较多,街多了以后,车道设计成单行,反而不是那么堵。我们现在这个路虽然很多,二环、三环、五环、六环,但因为你窄的街道太少了,都是封闭的,你只能走院外面的路,院里面的路不能走,所以很堵。我小时候在部队大院,占面积很大,它里面的路是不能走的,这种封闭性带给民间社会的空间非常小。

当时我看完以后感觉这个作者年龄应该很大,因为给我的印象,写这种东西的人可能人生阅历已经比较丰富了。今天有幸看到作者这么年轻。

@半价优惠:因为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他们的传统跟这边特别相似,比如同家的都会生活在一块。我们那个村,周围街坊邻居大大小小都有亲属关系。甚至我爷爷辈的名字,基本上都会含同一个字,我父辈名字里也会有一个相同的字。他们很看重这种大家族的概念。但是到我们这一代完全没有了,叔叔、伯伯、姑姑基本上都不连着了,到下面更不连着了。所以我当时一个大的感受是说,中国这种大家族的传承现在正慢慢流失消散。除了这本书,我前两个月一直在看另外一本书,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里面提到中西文化对于家庭的差异,中国文化在很大基础上是建立在大家族概念上,跟西方集团式的家庭观完全不一样。当时我对这块的感触特别深,中国计划生育以后,基本是以小家庭为单位,和以前大家族慢慢剥离。以前祠堂一方面作为祭祖的地方,另一方面就是作为对孩子教育的地方。

第二点,张冀牖这个人确实比较开明,他在那个年代里对他子女的教育能够放得这么开,让我比较敬佩。

还有一点我比较疑惑,在这四个人物里面我也是比较欣赏张充和,她入北大的时候,数学零分,特殊录取。当时胡适这帮人推出新文化,但是张充和从小受的是古文教育,跟他们提倡的东西是不是有一点冲突?这点我不太明白。

另外一点疑惑,韦均一和陆英两个人嫁给张冀牖,差不多都是15年,但是书里面明显对陆英讲得特别多,对韦均一基本略过。刚开始我是不明白的,后来一直看到后续有君子协定,是不是有一些不便说的也就直接略过了。

王道:有两个章节提到韦均一。

@半价优惠:但不是作为专门的章节或者小节去提她,可能就差了一点点。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