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教育不能培养空心人

不“育人”,自然也就谈不上“育才”。

文/魏英杰

10月8日,复旦投毒案二审。这桩案子发生以来,一直是舆论关注热点,各种评论与反思也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审庭审现场,被告林森浩一度低声痛哭,并表示:“我是一个很‘空’的人,我没什么价值观。”这应该是他对自己行为的忏悔。

此案发生后,林森浩的投毒动机一度成谜,甚至到了二审阶段,这仍是法庭抗辩的核心问题。按照一审检方指控,林森浩系因琐事与黄洋不和,逐渐对黄洋怀恨在心。而林森浩当时说,自己与黄洋关系一般,且无直接矛盾,只是彼此间“有些看不惯”。二审时,林森浩仍表示,投毒只是开玩笑。哪怕这是林森浩的脱罪借口,这都表明,二人实在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换言之,导致投毒案产生的原因与结果,背离了一般人的正常思维与生活逻辑。

这也说明,林森浩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或许缺乏足够认识。说严重一些,在投毒之际,他根本不知道杀害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又将面临什么后果。有报道提到,刚被警方带走时,林森浩一度以为自己可以“调解”出去,以为双方父母聊一下就可以了。一个大学生,对生命重要性如此“无感”,对杀人偿命这个简单道理都不懂。从小学到大学,林森浩接受正规教育十几年,到头来却是这么一个结果。这正应了我们老家一句俗语,“读书读到裤衩里”了。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林森浩所说的“我没什么价值观”,揭示了这个悲剧造成的深层原因。一个大学生会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去谋害同学,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失败。因为在林森浩身上,既看不到家庭对他在做人上有何正面引导,也看不出学校品德教育在他心里留下什么痕迹,而这个社会的一些坏风气,倒有可能对他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于许多中国家庭,培养孩子成才的定义往往是考上大学、谋个好职业,日后能够飞黄腾达,好在亲友面前扬眉吐气。也因如此,许多家长在乎的是成绩好不好,能考上什么大学等等,而不是孩子行为习惯好不好,懂不懂得做人道理,有没有个人的理想追求。对于学校而言,每个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品德教育,可这似乎只是被当作一门功课,而不是教育的本身。所以,一个学生可能品德课学的很好,课本知识倒背如流,却与日常行为完全无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除非个人有足够自觉意识,否则很难抵挡这种功利化教育模式的侵袭。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不禁让我想起中国传统经典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开篇第一句,也是古时学童背得滚瓜烂熟的名言。这句话阐明了学习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培养光明正大的品德,也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在传统经典里,学习知识(格物致知)是为了修养身心,即提高个人素养。但不得不说,这一传统教育理念,在当下却被各种现实环境所异化了。一旦教育的本质被忽视,也就难免培养出许多空有专业知识却大脑空空、缺乏道德信念的人。

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在一首描写现代人精神状态的诗歌里写道:“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填充着草的人/倚靠在一起/脑壳中装满了稻草。唉!”复旦投毒案是一起极端的个案,但像林森浩这样“脑壳中装满了稻草”的“空心人”,却不罕见。这起悲剧提醒所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孩子们成才的过程中,不能忘却教育的本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育人”,自然也就谈不上“育才”。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