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真答 20151105

中国古代是如何记谱的?|为什么箭簇不做成长钉子形?

中国古代乐谱的形式主要有两套系统:一种是律谱系统,它按照音律音名记载有对应音高,并用辅助符号表明节拍;另一种是文字谱系统,它用文字描述演奏乐器时的指法,进而用规定的演奏动作还原音乐。前者在当下仍然使用的是工尺谱,后者是减字谱。

中国目前能够看到最早的乐谱是记载打击乐节拍的鼓谱。《礼记·投壶》中有关于“鲁鼓”、“薛鼓”这两种地方不同的打鼓节拍。

▍鼓谱

汉代郑玄对此注释道:“此鲁鼓、薛鼓之节也。圆者击鼙;方者击鼓。”

中国现存最早的琴谱是唐人手抄本的《碣石调·幽兰》,传自南朝梁代丘明,据传为孔子所作。该谱的是目前保存的唯一一个在减字谱出现前用文字谱记录的古琴谱。这个琴谱用文字记写音阶及操琴手法,共四千九百五十四字。

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碣石调·幽兰》琴谱

但是文字谱的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用文字描述演奏手法,复杂冗长,不容易掌握。于是古代乐师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减字谱。

所谓减字谱,就是将各种演奏指法指定唯一名称后,用相应字的偏旁组合成一个符号来表示某个音的演奏方式。减字法传为唐代曹柔。基本的原理是“四指八法”,即根据右手左手除小指外的其他八指对琴弦做向内或向外的拨动动作,分别命名为:即大拇指的尸(劈)、乇(托),食指的木(抹)、乚(挑),中指的勹(勾)、剔(易),无名指的丁(打)、倽(摘)。到了宋朝,进一步用数字规范琴弦名称,以及在四指八法基础上衍生其他复杂指法。

以下面三个指法为例:

第一个减字,是“勾”字的外框,表示是用勾的指法,“四”表示第四弦,“勾”就是将右手轻轻搭在桌子上,自然弯曲,中指轻轻向掌心“勾”一下的动作。同理,第二个减字,是“挑”的简写,是末一笔的“匕”字去掉一撇,上面的“二”表示第二弦用挑的指法。挑的动作是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相搭,其他三指自然下垂,做兰花指形状,食指外挑。第三个减字表示右手挑第七弦,上面的“艹”表是这是散音,左手不做动作。

《碣石调·幽兰》的减字谱

当然,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开始使用五音十二律的名称来标示音阶和音调,所以古人也用阶名或律名来记谱,形成了“宫商字谱”和“律吕字谱”,类似现在的简谱。

“宫商字谱”就是以宫、商阶名记录音乐曲调中各音的音高的—种记谱法。如清代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所颁《丁祭旋宫之乐》。以其中“终献奏叙平”第—段为例,记作:

,先

,放

原文中诗句与音名的文字大小一样,每个字后面都用一个音阶名标示音高,这里加粗区分出来方便阅读。但是整个乐谱并没有节拍、轻重,最后呈现效果完全看演奏者和歌唱者的自由发挥。

同样,“律吕字谱”是以十二律的律吕名称记录音乐曲调中各音音高的记谱法。较早的例子有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中存录的宋代赵彦肃传谱——《唐开元十二诗谱》,音名用律吕名称首字,高八度者,在律名后加“清”字。以其中《关雎》的首段为例,记作:

黄清

黄清

黄清黄清

乐谱中音名用字比诗词字小一号,但仍没有节拍、轻重的标示,自由发挥程度一样很大。

以上两种记谱方式多用于庙堂雅乐。到了唐代,民间娱乐音乐开始繁盛,这种音律文字谱并不适合演奏,开始出现乐师、伶人使用的半字谱,以及由此发展成型的工尺谱。

唐代的燕乐(宫庭宴会所用音乐)因使用“一”、“レ”、“ス”、“マ”等不完全的文字纪录音高,故名“半字谱”。在中国敦煌发现不少琵琶谱,其中〈倾杯乐〉、〈西江月〉等曲调恉皆有运用燕乐半字谱。

唐代敦煌乐谱中的半字谱

工尺谱就是用比较简单的汉字来标记音高,并用其他符号辅助标记节拍、轻重的一种乐谱。

以下是工尺谱和简谱以及西方唱名的对照:

工尺谱、简谱、西方唱名对照

工尺谱没有准确的音长记号,但会以“板眼”符号标记拍子的位置。传统来说,工尺谱就像文字一样,由右至左分行,每一行从上到下作直行书写,而“板眼”通常标记在每拍的第一个音的右侧。“。”或“×”代表板,“ · ”或“、”代表眼。

至于每一拍之间的字和节奏如何分配,则每一位演唱者和乐师都有自己的习惯演绎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每一拍中所包含的字数、字体的大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可以粗略地表示音的长短。

《琴学入门》中《阳关二叠》的减字谱与工尺谱并列,同时能够显示演奏指法和对应音高、节奏

晚清国歌的工尺谱与歌词

此外,宋代亦有所谓“俗字谱”,取工尺谱音名之上半截或下半截而成,如“合”作“亼”,“尺”作“ス”,半音用本音加圆圈,清声于本音上加“一”等。

弓箭是最为古老、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人类武器。在漫长的弓箭发展史上,世界各地的人们曾在不同环境背景下对箭簇的形制作出不同的尝试,产生了无数今人看来离奇古怪的形状。事实上,长钉子形也是其中之一。

欧洲箭簇的多种形制

早在新石器时期,世界各文明就逐步掌握了使用弓箭的技艺。作为弓箭武器的组成部分,独立的箭簇在此时就已出现,并以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成为今人最易寻获的史前遗迹。

早期箭簇一般由骨头或石头制成。由骨头制成的箭簇不乏狭长尖锐、型似长钉者,但由于箭杆早已腐朽,考古学家往往难以将它与小型投矛的矛头相区别。而石制箭簇的外形受到石料物理特性与当时制作工艺的双重约束。石料硬而脆,当时又缺乏精密的工具。人们便只能先凿下石片,再用骨器、鹿角削磨出较锋利的边缘和箭簇的外形。

由于过长的石杆易于折断,因此无法做得狭长尖锐,只能妥协成相对短钝的三角形。但即便在极为有限的技术条件下,石制箭头也依照地域和时间的不同发展出了多种风格,并已形成了今人熟悉的箭簇的外形。

古代北美原住民的箭簇

不论骨制箭簇还是石制箭簇,它们都需匠人逐一制作,个体差异在所难免,导致射手在实际使用中难以把握开弓力量与弹道的关系。金属箭镞的产生解决了这些问题。由于采用模具统一浇筑,箭簇的形制相似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其制造效率也极大提高,很快成为古代军队的主力武器。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数以万计高度相似的三棱箭簇就是范例。

兵马俑坑出土的三棱箭簇

模具浇筑工艺也使得箭簇的精细加工成为可能,进而推动了箭簇形制多样化的发展。大致来说,以杀伤为目的的箭簇主要可以分成宽头箭和锥头箭两大类型。

顾名思义,宽头箭镞的箭头较宽而有刃,其设计目标是制造更大的杀伤范围和更大的伤口。但其箭刃易受风动影响,远距离精度较差;宽头的单位面积动能不高,破甲能力较逊。早在中国的春秋时代,东亚与两河地区便已开始使用危险的三刃箭簇,一旦中箭,创口极难愈合,在古代相当致命。

中世纪的欧洲弓箭手将短三角形的箭簇松散地安装在箭杆上,使箭头容易卡在伤口内,难以取出人体。最具特色的宽头箭簇当属日本武士使用的“雁股”箭,刃口宽大分叉,如空中的雁行。

日本“雁股”箭簇

锥头箭型似锥子,较之宽头箭拥有更强的穿透力。锥头箭没有箭刃,横截面小,破甲能力较强。由于无需开刃,其制造工艺更为简单,远比宽头箭来得普及。兵马俑坑中的三楞箭簇就可以归入此类,但更长、更尖锐的锥头箭则产生在披甲骑士横行的欧洲中世纪。其中最为狭长者被称为“针式锥头箭”(needle bodkin),依照现代测试,只有重型钢甲才能成功抵御——它正是采用了与钉子相同的外形和原理。

欧洲锥形箭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