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1000匠人10万用户 他将手工艺品社区变成电商

东家,一款以东方美学为核心的原创手工艺品社交电商平台。今年5月,宣布获得500 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一款“小众”产品如何能打动投资人?

朱见山戴着一副恰似民国时期徐志摩的小眼镜,文人气息浓郁。

文| 铅笔道 记者 戎枳潓►

导读  东家,一款以东方美学为核心的原创手工艺品社交电商平台。今年5月,宣布获得500 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吴泳铭、原高管许吉(花名令狐冲)、九阳电器创始人朱泽春、外婆家创始人祝明华等。

创始人朱见山,本是隐于龙井村的书法家,却毅然投身于互联网创业大潮。9月2日,上午10点,朱见山身着一身新中式元素的衣服,戴着一副恰似民国时期徐志摩的小眼镜,准时出现在了酒店大堂,与铅笔道记者见面。

这个73年出生,文人气息浓郁得散不开,留着山羊胡的小老头,进入互联网后的第一件事儿竟然是刮掉胡子。“做互联网,不想装”,这是他的回答。

他是一个简单质朴的文人。从着装到名片,没有任何多余的信息可以让你窥探。名片上,除了姓名和地址以外,没有任何职位信息。只有“東家·守藝人”这5个繁体字,静静地躺在这张厚重的磨砂纸上。

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商人。“没有野心,做什么互联网嘛。”他笑着说。目前,东家是一个手艺人、工匠手艺交流分享社区,注册用户10万+。但在朱见山构建的故事里,东家正向电商转型:一个以匠心出发,从非标品辐射标品,从手工品走向半手工品的东方文化生活指南。

听上去很美。然而,如何让孤傲的匠人走出心中的“瓦尔登湖”,这是东家面临的阿喀琉斯之踵。

注:朱见山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

2015年2月,“开泡”提交苹果审核,因为内容引发歧义,审核未通过。

品茶20余年的朱见山,选择最有情结的“茶文化”为切入点,准备打造一款以茶为核心、延伸周边,从而植入茶文化生活方式的一款app。生于73年的朱见山,为了快速适应互联网的年轻化,将这款App取名为“开泡”。其中,“约茶”功能取名为“约泡”,UI设计则采用了各种美女的组合图。

该产品开发耗时2个多月,在无法通过苹果审核后,最终壮烈牺牲。

说到这里,朱见山激动了起来,脱下鞋子,盘膝坐在沙发上:“我们觉得互联网很年轻,所以想取悦年轻人。但有些时候也许不应该这样,所以很感谢苹果公司,没有通过开泡。”

这款未面向市场就夭折的产品,让朱见山放平了心态。他抛弃了互联网思维中的浮躁部分,和眼球经济说再见。抱着不忘初心的态度,决定从产品出发,快速调整。2015年5月,东家APP上线。

产品运营一个月后,6月份,东家获得500 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方为阿里巴巴高管吴泳铭、原高管许吉(花名令狐冲)、九阳电器创始人朱泽春以及外婆家创始人的祝明华等。

不难发现,此次天使轮的投资者都是个人

实际上,刚开始,朱见山也在寻求投资机构。除了商业逻辑、盈利模式等共性问题外,朱见山经常被投资机构质疑的是:“这种文化味太足的产品,太老气了吧,年轻人喜欢吗?”

每次面对这种质疑,这个有点倔脾气的大叔,回答起来也十分有趣:“如果产品的用户都是四五十岁,我才不会跟他们玩呢。”

风趣的背后,有论据支撑。一方面,与朱见山的经历有关,他常与90后为伍。他是中华茶馆联盟的发起者,曾参与组织了华茶青年会。当时,参与内蒙古草原茶会的人中,一半以上是90后。另外,他与方文山参加西塘汉服节时,看到上百个社团的90后穿着汉服。“我接触的90后是这样的一个群体,非常触动我。”

另一方面,朱见山拿着匠人的照片、故事、数据给投资人看。“我们平台上有一个91年的小男孩,做布鞋,店名叫‘有梦想的鞋匠’;有个93年的小男孩,专门做点翠(金银首饰制作工艺)。你们能相信吗?”朱见山颇为激动。“因为你们没爱上这种生活方式,所以才会认为那是老气、过时。”

这个看起来让“千年文化基因复活”的热血故事,打动了部分投资机构。但最后,朱见山仍然选择了“从骨子里喜欢这种生活方式”的圈内好友,融得500万元天使轮资金。

市场上同行不少。2011年,哇塞网(手工制品电商)从B2C转型C2C。2012年,鹦鹉螺市集(复古手工品电商+市集平台)入场。一个是依靠线上长期运营,一个依靠市集线下运营,两套打法,殊途同归。

面对市场竞争,朱见山答得顽皮精明:“如果全中国只有我一个人在想、在做,我肯定不做了。我肯定是先烈。”话虽打趣,但面对同一片市场,如何抢占优质匠人,是手工艺品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匠人群体很特殊,他们喜欢安静地跟物交流。“如果他们喜欢跟人交流就做不了跟物的交流”,朱见山如此描述。如何和他们打交道,是说服匠人加入东家的重要一步。

3个月时间,朱见山和团队频繁拜访匠人。“我带着团队去贵州、苏州、景德镇、宜兴、北京、南京很多地方,一个个和他们沟通。”

这是一件很粗、很累、很重的活。即使朱见山是文人出身,但在与匠人的沟通过程中,也会碰壁。“有一些匠人谈三次都不理我们。到最后很客气地跟我们说这是好事,但我不想做。”

频繁碰壁后,朱见山转变了沟通思路。拜访前,他会深入了解匠人及其产品。拜访过程中,他便结合产品与行业,给匠人们提建议。

“比如,我对茶器有研究,我就跟他聊,问他一个月做多少量,几个人在画,风格怎么样,流行趋势怎么样。包括茶罐子的实用性,当罐子放在不同的茶叶时,密封性如何解决。当这个茶叶罐又漂亮又好用的时候,它就卖得很好。后来,这个匠人跟我说,这两个月卖了20几万。”

这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可以找到自己真正心仪的物件;对于匠人来说,在满足“懂他的人”交流的同时,可以活得更好。东家在其中,则通过对话、论坛、成长计划等方式推动两个C端的碰撞。“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懂他们,爱他们,能帮他们的店小二。”

今年,东家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产品以信息展示为主,搭建围绕手艺人、用户的社交平台。5个月时间,通过内部邀请、定向拜访,东家获得了1000个种子匠人;通过应用市场的热门排行榜、微信公众账号、朋友推荐等方式,东家获得注册用户10万+,日活用户6000。

第二阶段,产品将由社交领域切入电商。现有平台的“私信询价”功能看起来是10月份“交易”功能的预热。面对10月份的挑战,朱见山显得有些期待:“前期东家很清闲,现在我们要坦诚面对商业。只有从交流到交易,才能真正实现匠人的商业价值。接下来我们会有更多新的玩法。”

面临哇塞网、稀货街、鹦鹉螺市集等同类产品早已试水电商的压力,东家似乎起步挺晚,走得慢。

“现在我们的重点是如何服务用户。包括包装、物流、退换货、售后等等,我们都在摸索。”朱见山一边构思着他的商业计划,一边述说着他的思虑担忧。这个产品,让他从“桀骜不驯”、“不问世事”的艺术家,变成一个“思前顾后”、“慎言谨行”的商人。

“您讨厌商业吗?”

“不讨厌,精神和物质可以共存。”

“在追逐商业的过程中,会丢失本我吗?”

“不会失去,反而更加坚定。”

回答简短。在匪气盛行,崇尚适者生存的商业丛林中,从“独善其身”转变为“凡夫俗子”,颇有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意味。

来!已融资的项目求报道,请加微信号meera003;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加微信号meera003;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