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的投行家: 包凡

包凡在接受亚洲地区最具权威性的财经刊物之一《亚洲金融》(FinanceAsia)采访时回忆了这段经历,并说出了关于华兴资本未来在新经济领域更大的布局。

本文由华兴资本编译,并获得《亚洲金融》(FinanceAsia)杂志授权刊载。

当国内两家同为最大的科技创业公司之一的美团和大众点评于十月初宣布战略合作,联手打造国内最大的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类平台时,担任双方独家财务顾问的本土投行——华兴资本的创始人兼CEO包凡无疑是最为乐意见到这桩交易最终敲定的人之一。

这桩估值超过150亿美元的交易不仅成为国内互联网公司历史性的战略合作,同时也有力印证了包凡及其年轻有为的团队的实力和声望。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一直试图说服他们走到一起——我与他们有过很多次沟通,”包凡在接受《亚洲金融》的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我们的角色就是扮演好交易撮合者,我们的目标就是成功地促成交易。”

在包凡看来,无论对于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部分控股的生活服务平台美团,还是对于获得腾讯支持的餐馆点评网站大众点评,此次战略合作都意义重大。

“ O2O 模式的公司普遍存在烧钱现象,资本的游戏规则决定了他们的战略合作需求,”包凡对此分析,“此次战略合作显然将形成巨大的协同效应,同时消除二者之间在补贴及其它方面的激烈竞争。”

作为国内蓬勃发展的科技、媒体和通信(TMT)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O2O 业务正在见证国内互联网巨头通过积极向商家和用户提供补贴而争夺更大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

昔日冤家对手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商业联姻,这并不是包凡和华兴资本在国内促成的第一桩互联网领域重大案例。

早在今年年初,包凡及其并购团队就成功地把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这两家分别由阿里巴巴和腾讯支持的线上打车服务平台联合到了一起,并创造出滴滴快的,以便更加有效地应对来自硅谷的 Uber 势在眼前的竞争威胁。包凡和他的华兴资本在滴滴快的案例中担任双方独家财务顾问。

虽然华兴资本还远未达到华尔街国际大投行诸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那样的影响力,它却已经迅速在国内炙手可热的互联网科技前沿一枝独秀,为优质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提供私募融资、首次公开募股以及合并和收购等金融顾问服务。

目前,来自国际顶尖金融机构的投资银行家们对以华兴资本为代表的本土投行崛起所带来的竞争形势表现出自信的态度。

“对于我们而言,他们的存在并不构成威胁,”供职于美国一家全业务投资银行的某位中国高管说道,“他们有自己专注的服务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收费的模式,而且据我所知,他们自身也有通过投资科技公司来盈利,不过他们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分销平台。”

作为综合格斗(MMA)和F1赛车的狂热爱好者,今年45岁的包凡于90年代中在挪威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供职于瑞士信贷和摩根士丹利,并在此期间一直关注国内科技、媒体和通信(TMT)领域的发展。

当发现了国内新兴科技公司对资本与日俱增的渴求和风险投资机构、私募基金的投资需求之间的空白时,包凡创立了华兴资本。

当2004年包凡在汇集了国内新兴互联网科技创业者的北京创立华兴资本时,华兴还只是一个只有2个人的小团队,但很快就吸引了包凡在瑞士信贷的前同事谢屹璟(Kevin Xie)和其他的初创伙伴。他们一起帮助国内不断壮大的科技企业从投资人那里筹集资金,并由此建立起与国内初创企业的深厚联系与人脉网络。

在最初的4年时间里,华兴资本成功促成签订40笔私募融资交易,帮助创业公司募集资金超过10.5亿美元,并吸引了不少日后在国内如雷贯耳的互联网巨头,例如奇虎360。

“那时的大型中外投资银行并不屑于与这些只有3-5人的 TMT 新兴企业打交道。但是华兴资本已经植根于中国的 TMT 领域,并与这些当年的中小企业一起成长。”红杉中国合伙人 Kevin Chen 告诉《亚洲金融》。

“当这些新兴的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大公司时,华兴资本理所应当地将从以往的辛勤耕耘里收获胜利的果实。”他补充道。

华兴资本以与创业者做朋友并一路陪伴的战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很快,那些寻求海外上市的创业公司就纷纷向华兴谋求相关的顾问服务。

去年,华兴资本赶超多家华尔街投资银行,担任京东20.5亿美元赴美IPO联席主承销商。这笔交易也得益于包凡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长期交情。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在美国股票市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上市融资,直到几个月后阿里巴巴的250亿美元 IPO 才将这一记录打破。

根据 Dealogic 数据显示,华兴资本是去年中国企业赴美IPO的第七大活跃承销商,其承销总金额超过了 UBS 、美银美林和 Jefferies ,位列瑞士信贷、摩根大通和高盛之后。

华兴资本正在继续增强其人才团队的建设。目前,华兴资本在北京、上海、香港和纽约共有超过250名员工,而去年仅有100名左右。

近年来,华兴资本已经吸引多名来自华尔街投行的业内资深投资银行家加盟,例如来自摩根大通的刁杨和蔡伟定(Jeremy Choy)以及来自瑞士信贷的林家昌(Jason Lam)。

即使包凡本人也表示对华兴资本近来的发展速度感到惊讶,“同事告诉我现在公司有250名员工。我的反应是没开玩笑吧 ?!”包凡说,“上次公司去泰国清迈旅游,竟然有一半的同事我都不认识。”

目前公司新成立的A股团队约有10名员工,包凡计划到年底将团队扩大至15人同时加大公司在A股能力建设上的投入,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获得A股业务牌照。

A股团队将为从海外市场退市并在中国以更高的估值重新上市的中国企业提供顾问服务。

包凡在曾经一篇关于建立A股团队的新闻稿中曾提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到这一举措的战略意义,我们预计这拨‘私有化’浪潮将会带动新经济企业回归A股资本市场的趋势。”

同时,包凡也计划在旧金山设立办公室,希望借此扩大公司在美国的业务和影响力。

“在美国当地设立分支机构能够帮助我们获得重要的情报和知识,这对我们非常有价值,因为同时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对我们在美国获取情报和知识也很有帮助,产生杠杆效应。”包凡进一步补充道。

谈及公司的业务专长,包凡认为这不是其他国际竞争者可以轻而易举就能够复制的,“他们的问题在于没有办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

Frank Wei 是华平投资的董事总经理,也是包凡之前在摩根史丹利工作时的同事。在一次同《亚洲金融》的采访中,Frank Wei 也赞同了包凡的观点。“在过去十年里,包凡与这些互联网科技创业者一同成长,他能够精确地了解和把握这些创业者的需要什么,而且这些创业者也非常信任他,”Frank Wei 表示,“这样的友谊和信任,是其他银行间很难效仿赢得的。”

包凡和他的华兴资本能够获得这种信任的部分原因在于华兴有时候本身也会是这类创业公司的少数股东,因此与创业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

例如,今年,华兴资本与其长期客户光线传媒共同对专注移动桌面新媒体的深圳市英诺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了两亿人民币(约合3,160万美元)。

包凡告诉《亚洲金融》,“这是商业银行典型的业务模式,即把银行利益与企业利益连在一起。不管是在投行方面,还是在投资方面,我们所想做的就是挑选未来的赢家。”

据包凡透露,华兴资本的基金规模已达20亿美元,美元和人民币参半。华兴资本旗下的华晟资本二期旗舰基金——50亿元(7.8亿美元),将集中投资拆 VIE 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优质互联网企业,单笔投资金额将在5,000万至5亿元之间(780万-7,800万美元)。

华兴资本还通过引进其他投资人帮助企业融资。据粗略估计,华兴资本一年内共帮助60-100家公司完成私募融资。虽然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异军突起成为独角兽,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领域中,许多公司都已经相当成功。但即使明年私募市场增速放缓,华兴资本的其他业务线也许会迎来更多机遇。

“如果私募融资市场仍然这样火爆,我们的私募融资业务将持续领先,”华兴资本并购业务部联席主管蔡伟定向《亚洲金融》表示,“如果这一市场进入冷却期,一些公司的融资将变得越发艰难,这也将使他们考虑其他资本手段的可行性,例如并购。”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华兴资本已经成为中国与互联网科技领域相关交易的代名词,这个也是因为华兴搭上了中国 TMT 领域飞速发展的顺风车。

“华兴资本无疑是中国新经济领域繁荣发展的受益者,”一位熟悉华兴并投资过其项目的私募基金高层表示,“创业者需要资金支持公司发展,而投资者希望投资优质项目。这样双向需求的存在会使交易变得更容易。”

除了 TMT 领域,包凡还将目光投向医疗健康行业,他从中发现了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因为国内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的阶段。”包凡计划将医疗健康行业团队在未来两年内从目前拥有10名专业人士公司发展到30名左右,希望复制华兴资本在 TMT 的成功实践。

“对小型医疗企业来讲,公司发展确实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华兴会从企业发展的初期就已经非常熟悉这些公司的员工和策略,”华兴资本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现任医疗健康行业团队的负责人谢屹璟向《亚洲金融》表示,“如此紧密地跟进小型企业的客户需求,这对国际投资银行来说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做法。”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面临全国医疗行业发展的很多棘手问题,如价格昂贵但劣质的医疗产品、看病拥挤无序的公立医院。此外,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不断发展的中产阶级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催生人们对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的强烈需求。

据麦肯锡报告显示,中国已加大力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到2020年,支出将从2011年的3,570亿美元增至1万亿美元,这将是中国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健康产业市场。

和很多其他中国私营企业一样,包凡也将赌注押在不断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并希望华兴资本通过为“走出去”战略下的中国企业供顾问咨询,从而获得长足的自身发展。

“我们华兴将如何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包凡说道,“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会与国际接轨。那接轨完了以后,你把门开了,你就不能只让人(和资本)进来,不让人(和资本)出去。”

“华兴资本的愿景绝不仅仅是满足于成为一个精品投行。”包凡说道。

《亚洲金融》(FinanceAsia)杂志总部设在香港,是亚洲地区最具权威性的财经刊物之一,为专业财经读者提供对亚洲资本市场及银行业及时、深入和独到的见解和分析。

原文作者朱莉(Julie Zhu),并由Alison Tudor-Ackroud补充报道,全文刊登于《亚洲金融》(FinanceAsia)2015年11月刊。

原文链接:

http://www.financeasia.com/News/403794,renaissance-man-bao-fan.aspx/0?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