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盘点:中国风险投资

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将是下一代风险投资商。他们正在将金额巨大的赌注押在早期阶段的初创公司上,而这种赌注有时具有风险性。

此文由MIT Technology Review 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官方微信“mit-tr”,同我们一道关注即将商业化的技术创新,分享即将资本化的技术创业。

沈南鹏(Neil Shen)

1999年,中国的人均年收入仅是850美元。这时,一名31岁的创业者沈南鹏和三个朋友却打赌中国将很快建立一个庞大的国内旅游产业。他们创立了一个旅行预订网站——携程旅行网(Ctrip.com)。从1999年起,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倍,而国内旅游市场也增值到超过4,000亿美元。携程旅行网于200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首日股价增长了近一倍),目前市值超过100亿美元,而沈南鹏在中国陆续成立了其他旅游相关公司,并且成为亿万富翁。

2005年,沈南鹏开始转换角色,从明星企业家变成风险投资家。就像美国同行,如来自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的网景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或来自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的贝宝(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泰尔(Peter Thiel),沈南鹏在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企业家的职业生涯里展开了新的一页。

他创立了独立运行的风险投资巨头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中国公司。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他目前管理的投资组合价值大约60亿美元。红杉资本中国基金(Sequoia Capital China)的投资范围证明了中国高涨的创业热情和初创公司的多样性,小至奢侈品折扣网唯品会(VIPSHOP)等电商平台,大到以科技为导向的公司,包括专门从事计算机三维图像分析的格灵深瞳(DeepGlint)、Peak Labs研发的搜索引擎Magi(能提供直接答案,而不是引经据典),以及无人驾驶飞机制造商大疆(DJI)等。

在成为一名风险投资家的过程中,沈南鹏再一次成为中国同行业领先者。据来自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数据,中国风险投资占全球总量的比重从2006年到2013年一直处于约9%,到去年飙升至18%(约156亿美元)。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2014年录得中国的风险投资交易笔数为1,334笔,高于2013年的738笔和2012年的473笔。据世界经济论坛称,去年中国超过欧洲成为世界风险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这一热潮正在支持一种新型创业投资在中国兴起,即早期阶段和风险较高的创业投资。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上海分公司的高级研究员成政珉(JeongminSeong)称,投资者的数量在增长,同时他们的投资眼光更加敏锐。

2009年,中国的早期阶段投资占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总量的16%。到2014年,该比重几乎翻倍,达到31%。因为围绕更安全投资机遇的竞争已经变得异常激烈,所以投资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早期阶段。频繁往返于北京、上海和美国硅谷的孵化器公司500 Starups中国合伙人马睿表示:“风险收益计算方式正在改变。”

中国的风险投资始于10-15年前。当时,海外基金开始在中国开设办事处以发掘投资机会。在此之前,摆在意向创业者面前的选择很有限:许多创始人用自己的积蓄,或向国内外亲属筹资。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国有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国有企业。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在国有企业倒闭时政府会介入。这一假设在今天仍然适用。

总部位于上海的金融业研究公司Kapronasia创始人曾诺•卡普隆(Zennon Kapron)将风险投资的兴起归因于中国企业家阶层。这些企业家通过自己公司上市赚得盆满钵满。卡普隆表示:“除了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沈南鹏等风险投资家的知识、人脉和经验也是非常强大的。中国商业仍然主要靠人情驱动,而且将关系处理好是所有创业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过去十年上市的其它中国高科技巨头(百度(2005年)、阿里巴巴(2014年)和腾讯(2015年))的创始人也跟沈南鹏一样投身管理风险投资公司。他们经常被称为“第一代”中国互联网巨头,其中包括阿里巴巴(Alibaba)创始人马云(Jack Ma)创立了云峰资本(YunfengCapital);小米创始人雷军创立了顺为资本(ShunweiCapital Partners);马化腾也指导腾讯凭自身力量转化为投资巨头。

这些人带来的影响超过了他们的直接风险投资本身。他们支持创业梦想,激励着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队列持续壮大。“以前的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大学毕业后需要马上从某个稳定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并开始寄钱回家,”风险投资公司SOSV上海合伙人及加速中国(Chinaccelerator)董事总经理鲍威廉(WilliamBao Bean)表示。“今天,那些想要创业的年轻人可以告诉父母:他们有学习的榜样。”中国一流大学之一北京大学对毕业生的调查显示2005年只有4%的毕业生被认定为创业者或个体户;到2013年,这一比例增长到12%。

郑健灵(Bob Zheng)在上海长大,然后去加拿大留学。毕业后在加拿大做了8年顾问。 2008年,他回到上海创立了一个在线教育公司。他回忆道,当时“风险资本比较少”,所以初始资金是联合创始人自己的积蓄。2010年,他的团队将公司卖出,然后他把所得盈利投入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该模式在几年前看来几乎无法实现):为其他创业者建立和管理联合办公空间,叫做联合创业办公社(People Squared)。如今,郑的团队在上海和北京运营着15家联合办公空间,约有250个初创公司入住,其中大部分是技术公司。他计划很快会在杭州、南京和深圳建立联合办公空间。

中国的体量很大。这对初创公司来讲有利有弊:它们有机会迅速扩大规模,但也面临很多竞争。“在美国,如果有人有一个想法,那么也许其他3家初创公司正在实践同样的想法,”500 Startups中国合伙人马睿说。“而在中国,也许10或20家甚至更多的初创公司在同时实践同一个想法。”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