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总裁柳青:事情越难越有价值

所有的事情,没有数据都没有办法完成。我虽然有共享的心,但我没有共享的能力,这需要非常大的数据。

本期#思维方式#,来自“IT 教父”柳传志之女、滴滴总裁柳青在“2015 新网商峰会”的演讲,本文由“正和岛”(微信 ID:zhenghedao)原创,作者:曹盼盼。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不忘初心,也是我们最近真正思考的。

滴滴快的在过去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去年我们从单一“出租车”业务变到有“专车”的业务;今年 2 月 14 号滴滴快的又合并,之后又推出快车、顺风车、代驾和巴士业务。很多朋友还在我们平台上用过打直升飞机业务,想象力还是蛮大的。

这一路,其实有很多人给我们提出问题,就是你们究竟在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你们本身是一个打车软件,你们不打车了吗?你们想服务什么样的人?你们的使命是什么?

其实这也是我们自己天天在拷问自己的问题,但我们每做一个业务决策或战略决策时,我们都会问问我们初心,我们真正想做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想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这张图的意思是今天滴滴已经有非常多业务,已经不是滴滴平台能够承载,我们想做一个全面升级,原业务和新业务我们会一直做下去,所以请大家放心。因为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慰问,很多人认为我要辞职去别的地方,还有很多猎头找到我,其实这个答案都是不对的,我们还坚定的在“出行”这条路上走下去。

事情越难越有价值

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出行难问题,中国有 8 亿人口。这也是我加入滴滴的原因。我是去年 7 月决定加入滴滴打车,大家要知道,决定放弃做了十二年的工作然后到一个新行业,心里肯定是忐忑的。

当时,程维说当天晚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是见交通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我说我一定要跟着你去看看领导是怎么看待这件事。那天我发烧了,但我还坚持跟他去,我们提前两小时出门,但走了一个小时才走了一点,后来没办法,我们就下去挤地铁,我那天穿得还很正式。出了地铁还有一段路,我们选择了坐“蹦蹦”,那是我第一次坐“蹦蹦”,那时我还发烧,太痛苦了。后来我就决定,不管领导怎么样,我一定要加入滴滴,因为出行太重要了。

每天有 3 亿人用两轮车和“蹦蹦”;2 亿人乘公交;2 千万人坐地铁;再就是自驾车。我们想想,公交是什么样的状况?经常是一列人在那等公交,等不上就走了,你刚一走它就来了。地铁我也尝试过,在高峰时,要一个很强壮的男生或者特别汉子的女生才能挤上。出租车也一直有一个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常常说打不到车。自驾更不用说了,在中国,新车价格大概是 6.3 倍年均收入,这说明买车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中国人花这么多钱买车,但 95% 时间车是停在车库,而且路上非常耽误时间,而且不能打电话,你的手一直在方向盘上面,所以才有了“怒路症”。

这也使得我们跟很多政府领导和官员有了非常多共同语言,因为我们都是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都说滴滴打车今天政策挑战这么大,你们是如何跟领导讲你们怎么做这件事情的。其实很简单,我接触过的所有地方政府领导都非常清楚要解决中国国家战略难题——交通问题,他们都曾经去过伦敦、东京、旧金山等地方去学当地最先进经验、城市管理架构等等,就是为让自己城市更宜居,自己城市更有效率。我们说现在评价一个大都市的竞争力,有一个指标是看从机场到开会的地方再回来这段时间有多长。我有一个印尼朋友说,整个雅加达有问题了,因为从机场到开会的地方再回来需要四个小时,这就是我们政府领导天天要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推每一个新业务时,不管是巴士,还是代驾、顺风车、拼车等,我们都在想这是不是偏离了原来主题,是不是在做原来想做的事,是不是要解决出行难问题。因为在创业过程当中遭到过很多挑战,投资人挑战过我们,说你们这个业务模式到底什么时候赚钱?也遭到过政府挑战。这个时候很容易摇摆,我们坚信,不管前面怎么难,只要你做的这件事有价值,有社会价值,不管前面多么难,后面总会有价值。

在出行领域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滴滴今天要做的事,在高峰时期时,我要把社会上不同运力,巴士也好、出租车也好,甚至是私家车也好,来统一到“运力”这个盘子里,来承接大家的需求。所以这个是共享,只求享用,不求拥有,共享模式解决了出行的“潮汐”问题。

还解决了资源配置问题,比如道路资源配置。怎么解决道路资源配置?在出行中最严重问题就是道路资源,道路只能承载这么多车,所以才限牌。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通过共享、拼车,不仅拼小汽车,还要拼大巴、中巴等等,必须一辆车承载很多人,才不会出现整个城市交通瘫痪问题。

第三,就是解决了资源运用效率问题。一辆出租车它的运力相当于 12 辆私家车,相当 7 辆政府用车,这都是实际数据显示出来的。今天哪位朋友说我想买一辆凯美瑞,我就劝说你别买凯美瑞,因为你买一辆凯美瑞的钱可以坐十年快车,而且有专用司机,而且创造了就业,如果每辆小汽车都能出来拼一个人的话,我相信环境问题也不会是现在这样,交通问题也不会是现在这样。这是我们想通过共享经济来解决出行的一个手段。

没有大数据我们走不到今天

所有的事情,没有数据都没有办法完成。刚才我们说的拼车,你怎么能找到谁要跟你一起拼?我虽然有共享的心,但我没有共享能力,这需要非常大的数据匹配。

滴滴快的的好处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我们积累了三年大数据,我们非常了解所有用户每天从哪儿到哪儿,而且是高频次发生这样的交易。

这也给我们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比如在美国内华达州,在一个城市里可能每天真正出行是几百个人,可能几十个司机乘载几百位用户,要有这种算法的匹配。20×100 的难度大还是 10万×100 万难度大,这是动态匹配,不是静态匹配,因为司机和乘客都是不停地在动,所以越快速度解决这个匹配才可以。

有很多朋友都在问“烧钱”问题,我在这里做一个回答。其实这真的就是一个“规模效应”问题。比如说,在滴滴刚刚创始时,在 2012 年那个冬天是一个破局的冬天。那个冬天,滴滴拉了 1 万个司机,如果不是有这 1 万个司机就不会有今天的滴滴,为什么呢?因为你必须有足够运力基础才能有乘客叫到车,如果在北京只有 10 辆车或 20 辆车,你永远是叫不到的。所以 0—1 这个步骤非常难,而且叫车成本也非常高,因为你等待时间会非常长,所以确实感谢我们的团队。

有了 0—1,每个乘客等待的时间就更短一些,出行价格相对更低一些,因为有更多司机在这个平台上不需要靠补贴,就形成一个正循环,订单量也会更多,客户留存率会更高,会满足更多多样化的需求。当如果这个平台规模不够大的话,从公司本身这个业务是不可持续的,但从用户体验来讲也是非常差的。所以很多朋友说,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么大,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么多,就是为用户体验。所以做出行平台,一定要靠高规模,这样才能拉动整个平台的效率。

很多同学说你们什么都做,会不会做不好?这个还是要从用户角度去想,今天中国用户需求非常多样化,在某一个时间点就是要走,不管是坐出租车走还是坐专车走,还是坐快车走,你给我拼一个巴士他都走了。我们这里提供一个全系列的解决方案,用大数据直接匹配,这样匹配的几率会高很多。

这就是我今天的感悟分享,很多人挑战很大,我自己也这么想。人家不是说,梦想家的路总是很辛苦的,在之前都是各种挑战和质疑声。但今天滴滴还是非常感恩,我们还是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所以非常谢谢大家,移动互联网让出行更美好。

提问

问:柳青小姐你好,现在都说以前广州一般有三个高峰期,自从今年打车软件出现以后,只剩下一个高峰期,是 24 小时。而且造成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更严重的能源消耗,你们有没有想在未来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柳青:感谢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体会比较深的还是在北京,我不知道在广州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还是效率有没有真正的提升,拼车效率也好,快车效率也好,专车效率也好,是不是真的提升了?它在平时是不是一直在空驶?其实大家都知道,在打车软件出来之前,出租车空驶率是 40%—50%,是非常低效的方式。今天有了打车软件之后,驾驶员朋友们至少知道他要去哪里,走到哪里,这个是我们要坚定不移一直要往前走的路,就是我刚才讲的大数据。

相关阅读,点击《“滴滴快车”跑到美国来了!》

(转载请注明硅发布Guifabu)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