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浏览器简史

即使是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产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其实是因为眼界被局限了

说说浏览器

IE

最早的时候,心里其实有个潜在的欲望,是需要一个浏览器,这个浏览器要给我以安全感。

互联网早期的时候,信息量爆炸,各种信息是铺陈在网页上的,网站编辑者和网页设计者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希望读者看到越多东西越好,这样才能带来最多的页面点击,带来最长的用户停留,所以在浏览器上也不例外。

但IE6并不能给人以这种安全感,IE6 每打开一个页面,当要回去找另一个页面时,就得在任务栏上找啊找,而当时所有的国内网站都无一例外提倡「_blank」的打开方式,而不是「_self」,这就导致每次浏览完网站后,任务栏里面就出现打开的厚厚的一叠历史网站,这导致浏览的体验非常差。

微软自然也注意到这件事,所以出了IE7,但硕大的TAB设计(居然还做成3D阴影的),显得很蠢,另外,每次打开时候耗费的巨量内存,让电脑无法承受。

当然不可否认IE在早期扮演的角色,它至少让我们第一次从互联网获取到了内容。

Maxthon

当在05年,我发现存在一个叫Maxthon浏览器的时候,我迅速被吸引过去,因为很显然,Maxthon比IE看上去安全多了。

Maxthon 1.x ,不但有「小巧温婉」的TAB设计,不会像IE6一样满屏幕找页面,也不会像IE7那样喧宾夺主,同时Maxthon还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类似什么网页截屏,词典翻译等等,不可否认,在工具贫乏的年代,我也曾认为,多就是好的,Maxthon从上至下满满的图标,有点像舞台的密密麻麻的调音台,让我感觉心里很踏实,凡是我想到的没想到,都在上面,想用在板上找到点进去看就行。

这种心态有点像是置身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你并不知道接下去往那里走是对的,经过多年发展,Web的交互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当时,总是怀着「不知道该点哪儿」的心态浏览的情况下,有这样的「导航」不失为一种莫大的安慰。

Maxthon可以应付几乎所有的浏览,在经历了两年的使用后,除了因为Maxthon 2 迟迟无法给出更好的体验以外,对铺陈式界面逐步开始反感了,因为如果你经常上网,最终你会发现你用的只有那么1-2个,甚至很长时间都不用,因为自己还掌握了些快捷键,同时,因为过度的铺陈,导致浏览面积变小,但信息却在不断膨胀,在当时的显示器下,逐渐显得不合时宜。

产品负责人很难察觉到用户这种细节心理的变化,如果当时Maxthon给我来一个「简洁模式」,可以一键将所有不需要的全部隐藏,并留有入口让我添加,我想应该不至于很快抛弃,可惜Maxthon没有做,相反Maxthon 2 的框架做得更加粗壮,大有和浏览内容博眼球的意思了。

Firefox

但我对安全仍然是在意的,但已不是早年因为「信息恐慌」而导致的慌不择路,更多在意的是恶意脚本,木马对电脑的影响。

很快发现的是下一款新好,就是Firefox,它不但更安全,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该添加什么插件功能,当然纯正的进口原版Firefox没有插件,你可以从库里添加,不可否认,Chrome在当时的插件数量和质量远不如Firefox,所以很快那些类似广告屏蔽,快速微博,屏幕剪切的Firefox插件就出现在我的工具栏里,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概念,我只选择对我有用的轻量甚至极轻(tiny)的功能。

同时,Firefox总体感觉有点憨头憨脑,萌萌的,同时Firefox当年打的是最安全的浏览器,因为看xx网站都不会出任何问题,这样更加强了对它的信任,带着Firefox上阵,有种穿着盔甲上场的感觉,安全感爆棚。

Chrome

而慢慢的,产业继续在变化。

360,电脑管家的强势,让木马,病毒的空间骤然变小,凡是有可疑的木马网址,会立即拦截,这种拦截如此迅速以至于基本无需担心再通过网页感染病毒了。

另一方面,Firefox 却越来越感觉糟了,巨量的内存开销,较慢的加载速度,开始越来越陈旧的插件,让电脑性能开始显得捉襟见肘,相反Chrome虽然看上去很不安全,但Chrome 强大的TAB为单位的内存管理机制,丰富插件灵活添加,快速稳定的内容Load和渲染,在所有方面都超过了对手。

还不够,Chrome 在Google Developer的推波助澜下,他的插件开发体系的App量进一步飙升,当我们看到Chrome即使不装插件,也可以拥有云木马拦截,云收藏夹同步,同时辅以广告屏蔽插件,,此时理性的人才会发现,哪来什么安全感,为了安全感放弃了这么多便利,更不值得啊!更何况,Chrome事实上的安全程度比Firefox更高。

下一代

文字,图片,视频,他们已经出现在浏览器中20年了,同时随着3D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用户需要内容上新的视角,他们需要更加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内容,并且自己可以和他们直接交互,也许这种形态从前从未出现过,但这也许是下一代浏览器的形态。

而这种浏览器,它仍然需要将安全,便利,轻量,性能等做到极致后,再把这种沉浸式体验做好。

浏览器不停在变,但人的需求一直没有变过,他们希望能够高效完整地获取内容,浏览器扮演的是这个互联网世界的一扇窗,而Chrome也许是在PC上最后一扇窗,但在其他领域里也才刚刚起步而已。

后记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是想说,所有产品,尤其是想和那些在某个领域做产品规划不久的同学分享的是,即使是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产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其实是因为眼界被局限了,当长时间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思维会被格式化为专家模式,逻辑推理时,事实上随着环境演化,不怎么靠谱的前提变成了公理,而打破这种方式的就是挑战公理,推翻成熟的逻辑,新的逻辑在落地的时候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只要这条路是对的,只要你运气够好(这个层面的确没法规避运气因素,更容易提升的抓住机会的能力),有一套相对支持你自由发挥的环境以及增长支持,下一个独角兽终将出现。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