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一周年的阿里:股价持续下跌,未来何去何从?

4天后的9月19日就是阿里IPO一周年的日子了,大喜之日临近,阿里巴巴却面临着股价连续10个月下跌,市值缩水三成的严峻形势。

4天后的9月19日就是阿里IPO一周年的日子了,大喜之日临近,阿里巴巴却面临着股价连续10个月下跌,市值缩水三成的严峻形势。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阿里巴巴以68美元的发行价成功上市,成为史上最大IPO。首个交易日大涨38.1%,市值高达2314.39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全球媒体一片赞誉。马云兴奋的表示:“今天,我们收获的不是钱,而是人们的信任。”此后2个月,阿里巴巴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在2014年11月10日达到119.15美元/股的最高价,累计涨幅高达75%。

然后,好景不长,阿里巴巴股价的大涨势头却戛然而止,陷入长期的震荡下行之路,十个月内市值缩水达1407亿美元。2015年8月24日,阿里巴巴首度跌破发行价后仍难掩颓势。到9月9日阿里市值已经低于腾讯,这是阿里自2014年9月上市以来市值首次低于腾讯。截至美股本周一收盘,阿里股价又下降2.03美元,收报62.60美元,跌幅为3.14%。随之而来的是马云的财富也多次缩水,目前已经退居华人首富第三位。

外媒质疑阿里股价虚高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阿里股价跌破发行价的短短几天之后,美国专业财经周刊《巴伦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阿里巴巴股价为何还能再腰斩》(Alibaba:Why It Could Fall 50% Further)的封面文章。作者Jonathan Laing认为,目前阿里巴巴市值约1600亿美元,基于分析师对该公司未来一年业绩的平均预期,阿里巴巴股价的前瞻市盈率约为25倍,但这一数字应当更接近于eBay的15倍。是时候正视现实了,阿里巴巴的公司及其股票配不上当前的市值,阿里巴巴股价很可能下跌50%。

更重要的是,作者对阿里巴巴多处业绩数据提出质疑。其中指出,阿里巴巴公布的营收增长要远快于包括谷歌、亚马逊在内的其他大型成长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的财务报告缺乏可验证的事实,并且不符合中国政府公布的零售销售、消费者支出,以及在线商务的总体数据。比如阿里巴巴宣称拥有3.67亿用户,与中国政府部门估计的在线消费者总数一致。

此外,阿里巴巴公布的旗下网站的年人均支出为1215美元(约合7735元人民币),而中国人的年人均消费支出(包括网购和实体店在内)也仅为约2260美元。阿里巴巴的用户在淘宝和天猫的开支占其总消费支出的一半还多,这简直难以置信,尤其是在淘宝和天猫中的大宗消费支出类目相对缺位的情况下,例如食品和饮料、住房、交通、家庭保健医疗和外出就餐。

外媒之所以看衰阿里股价,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宏观经济正在下滑,由此带来的消费水平下降,而阿里超过八成的业务依赖国内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严重;2,阿里业务的重中之重——电商,正面临京东等竞争对手的凶猛拼杀;3,阿里旗下电商平台假货问题持续困扰公司多年,政府监管对阿里业务的展开也造成了较大影响。

阿里针锋相对未能挽回股市败局

正是在本次看衰之后,阿里股价再次下跌3.14%。其实,巴伦周刊的质疑和唱空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外媒对于我国国情的忽视,作者在文中认为云计算,物流,娱乐健康等领域的投资没有实际价值,这其实是一种偏见。对于国内互联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寻找一些较为冷门的蓝海领域就变得愈发重要。同时文章也存在照搬美国公司的处境来看待中国公司的嫌疑,国内外大环境不同,拿国外公司如eBay的市盈率和阿里巴巴相比较就不太恰当,更恰当的类比应该是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对手。

事实上面对如此严重的质疑和唱空,阿里负责国际公司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威尔金森已经一一进行了驳斥回应。

首先,在阿里巴巴的股价估值方面,巴伦周刊将阿里巴巴的市盈率与eBay的市盈率比较是存在漏洞的,因为eBay不是在中国运营的。百度和腾讯2015年的市盈率分别是31倍和24倍,这样看来阿里的股价估值是比较合理的。

其次,在阿里巴巴旗下网站年人均消费额方面,巴伦周刊将年均在线购物支出与国民人均零售支出进行比较是不恰当的——喜欢使用阿里旗下网站进行网购的用户多为科技产品的早期用户,通常是城市居民且收入较高,因而在没有排除中国6亿农村居民的构成基础上,就将这一数据与由中国零售总额除以13亿人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是有缺陷的。

此外,巴伦周刊对公开数据进行多次篡改,存在许多计算错误。比如在最基本的阿里巴巴市盈率数字上,作者想预测性计算阿里2016年的市盈率,结论为25倍,居然使用当前股价去除以2015年的全年预计收入。这种移花接木的不同时段比较法,成为作者文中的很多数据的来源。作者对阿里用户年平均消费额1215美元还计算错了,实际上这个数字是1056美元。

可惜的是,尽管阿里及时针对巴伦周刊对其的种种质疑和唱空进行了驳斥,但依然未能阻止阿里股价在9月14日开盘的再次下跌。

业界不看好,未来如何?

虽然彭博社的数据显示,在关注阿里巴巴的52名券商分析师中,有45名分析师的评级仍然是‘买入’,而平均股价为95.50美元,较当前股价高约50%。但前有股价持续下跌,后有巴伦刊文唱空。目前看来业界媒体和分析机构对阿里的股价在看衰之余更多的是究其原因有着不同看法。

其实,互联网公司上市往往会具有光环效应。以微软为例,根据最近的财报,微软销售收入为870亿美元,市值是3740亿美元,市销率大概是4倍多,然而在15年前,微软市值一度高达6060亿美元,当时其年销售额只有190亿美元,市销率高达30倍。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公司上市之后的股价与市值最终会随着光环衰减而增速变正常,那么阿里的股价持续下跌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大环境方面现在阿里正遭遇国内业绩下滑、打假难,在移动电商领域遭遇京东、国美的激烈竞争,同时阿里在国内金融领域布局也受到牵掣。可以预见的是,阿里巴巴未来的业绩增速仍将放缓,所以其股价继续下跌恐怕难以避免,只是巴伦周刊给出的32美元的估值还是过于偏激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业界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阿里股价危机更多的原因在于马云本文——阿里巴巴承认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创始人马云与其合伙人的利益可能与阿里巴巴股东的利益有冲突。这一风险信息加重了国外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和潜在风险的审视与质疑。

无论如何,从当前的阿里业绩、市场环境来看,其股价下跌似乎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至于未来阿里股价该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吧。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