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入口要从单点到平台:从脉脉4.0推\"找人办事\"说起

​脉脉正迅速成为平台产品和重要的移动入口。

脉脉正迅速成为平台产品和重要的移动入口。

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的标题党,也不是因为脉脉创始人林凡是我搜狗前同事的人情话,而是日益清晰的一个现象,也是现在移动互联网“入口争霸战”的重要趋势。特别是脉脉4.0推出的“找人办事”,对其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阵捅破天,“单点突破”当然是做产品切入的正确姿势,但对于社交产品来说(注意这才是脉脉的本质),实时拓展带宽、做成平台才是真正的取胜之匙。本期深受读者欢迎的《入口争霸站》专栏就来简单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后查看全部系列文章。(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脉脉为毛要推“找人办事”?】

今天(11月3日),中国最大的垂直职场社交APP“脉脉”正式宣布,随着4.0新版本上线,脉脉将全面强化“人脉办事”功能,从而建立起人才的搜索市场,向平台级产品更迈进了一步。而“找人办事”功能的加入,对职场社交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推动。

“脉脉的诞生最初就是想解决人脉办事的需求,过去产品里一直具备该功能,只是不明显。很多用户用脉脉时只看到工作圈的实匿名动态,忽略了脉脉强大的‘找人’功能。4.0版本将该功能作为一个独立模块更明显、系统地展示出来,并且大幅度的改进、优化了各个流程。” 脉脉创始人林凡坦言,字里行间还是一个产品经理的本色。

在“脉脉”4.0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底栏的“人脉”功能改成了“人脉办事”功能,更突出“找工作”、“找人才”、“找投资”、“聚会活动”、“找外包”、“创业服务”、“媒介采购”等模块版式,一口气覆盖了求职、招聘、投资、乙方供应商、广告投放等等。

其实,脉脉4.0版本在10月下旬就已上线,把“找人办事”由线下搬到线上,是用户工作生活的一个划时代的改变。据悉,上线之后用户的反馈比较符合预期,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脉脉可以快速解决找人办事的问题,这也将成为职场社交的重要助推器。

职场社交是人脉办事的基础,中国人要托朋友办事,首先要跟朋友混熟,职场社交的版块提供了这样的场景和方法。但职场社交的最终诉求还是功利化的,否则通用社交就能实现。实话说,脉脉的这个转变只是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发挥脉脉产品的价值。

来听听用户的真实反馈吧,资深脉友、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副编审张瑞喜女士坦言,“之前寻找优秀的作者只能通过线下朋友介绍,过程很麻烦,效率又低,想结识不熟悉圈子的作者更是难上加难。”张瑞喜认为,脉脉让结识人脉的过程变得更轻松快捷。

脉脉增加找人办事模块,向平台级产品更迈进了一步。这和这几年崛起的滴滴、美团的逻辑如出一辙。滴滴从打车切入,迅速延伸到专车、大巴、代驾,成了移动出行平台。美团从餐饮切入,迅速延伸到电影、外卖,成了O2O平台。

这些事实都证明,平台产品将来会取代垂直型产品成为入口。

【抢入口,需要从单点到平台】

“入口”是互联网行业特有的名词。于腾讯,QQ是入口级产品;于百度,网页搜索是入口级产品。于阿里巴巴,淘宝是入口级产品。于360,安全卫士是入口级产品。于小米,手机是入口级产品。

我在年度培训公开课【重创新】中提出:入口的本质,是一个与用户“重度连接”的产品和服务,以此为基础展开企业的所有增值服务。对于职场人士而言,脉脉提供的人脉、吐槽(注意这和Linkedin并不一样)、找投资、找人办事等一揽子服务,痛点、刚需、延伸性强,这不是妥妥的入口是什么?

那么,做入口需要怎样的逻辑?产品要做“大而全”还是“小而精”?一直以来,这都是社交产品中颇有争议性的话题。“大而全”、什么都要做到完美极致,这对于厂商来说是很要命的,成本高、也费时。说实话,也不符合互联网小步快跑的普遍规律。但是,一味“小而美”也不行,但如果不及时拓宽方向,就很有可能做得太窄从而被埋没。

脉脉于2013年底上线,在两年时间内迭代了80多个版本,先后增加了实名动态、实名认证体系、聚会、人脉点评、找投资、找专家、红包业务、专栏等功能。今年2月大规模投放广告后,脉脉不仅在用户数上大为增长,更聚集了一批高质量用户。去年8月,脉脉完成由IDG资本和晨兴创投联投的B轮2000万美元融资。

目前,脉脉用户构成中,65%的用户来自北上广深杭5大城市,51%的用户拥有经理以上的职位,86%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1%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在行业分布方面,互联网从业人群占34%。在BAT等互联网企业,脉脉的日活跃率已经达到30%以上!

但不得不看到,脉脉正面临着微信这样的超级通用社交APP、钉钉这样的企业通讯网络的分食。因此,从单点走向平台,可以说是当下脉脉的必由之路。

我认为,企业的成长分为三个层次,纵向的是垂直链条,横向的是异业生态圈,终极的是“垂直链+生态圈”的复杂生态系统。藉此,企业完成了从点延伸到线、面和体的伟大进化。

现在,脉脉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平台的路。

【社交战未结束,足以容纳多个入口】

经常有人说:“脉脉注定没戏,微信会通吃一切!”这种言论甚嚣尘上。

是时候下一个明确结论了。我认为,中国的互联网社交网络并不像有些人说的已经发展成熟、江山划定,而是仍然处于圈地阶段,尤其是二三线城市。

为什么?因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互联网某种程度上其实会越来越像美国。PC时代中国是和美国有明显差距的,感觉就是差几年。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应用规模与美国不相上下,在本地化创新方面也有了底气。

而且我觉得,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有一个“蓝领红利”现象,就是很多低收入、低信息化者成为网民。譬如许多打工仔没有电脑但有手机,老人不会用电脑但会用手机,所以直接从PC时代跨越到移动互联网。而这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看看美国人的社交网络产品,Facebook、Twitter、Linkedin、Tumblr、Google+、snapchat、Quora、Tagged、Yearbook、MyLife等等实在太多了,两只巴掌都数不完。这是因为人有着多重社交属性,熟人、生人、兴趣、就业等等,所以硅谷是非常热衷于做社交网站的。中国目前的移动社交网络主要是微信微博,这其中蕴藏着很大的机会。

我来一个三段论吧: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最有价值的是人和人的连接(社交网络),而任何人的连接是有多个路径的。

社交网络,意味着难以迁移的关系链、极高的触发频率、连接无限可能(开放API引入第三方服务)。微信如日中天,微博、陌陌短短几年就上市,已经充分说明了社交产品的狂野想象力。因此,脉脉也有机会。

把职场社交做成一个大平台、做到极致,足以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

【结束语】

现在,social或接入social已经变成互联网产品的标配,因为这是用户的基础需求。血仍未冷,垂直应用加速平台化----这就是脉脉的战略机会。

林凡认为,在目前的平台级产品中,百度是信息的市场,淘宝是商品的市场,脉脉希望未来能成为“人”的市场。线上的人脉办事市场将是一片蓝海,人脉办事这个模块不仅可以帮助脉脉成为平台级产品,还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及社会价值。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王冠雄,转型教练。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每日一深度,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英国《金融时报》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业务咨询13521140909。

长按下图关注。明日预告:吐槽银行APP

作者:重创新之父、互联网+转型教练,中国十大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王冠雄】,13521140909。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