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裁员潮来袭 波及员工忠诚度

多数互联网公司在裁员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顾及到被裁员工的感受,在更为关心的经济赔偿环节上,更表现出强硬或不合作的态度。

作者:龚进辉   微信公众号:gongjinhui2

最近我看了一个有趣的帖子,主要讲述作者经历几次硅谷式裁员,每天在社交网络向公司表达衷心,某天突然收到裁员通知,结果整个人变得不好,对企业的忠诚度下降,这不禁让我想起全球互联网公司的“跟风”裁员。

今年以来,互联网公司好像约好似的,纷纷进行裁员或缩招,国外IBM、微软、西门子这种老牌科技巨头也不能幸免,国内搜狐、凤凰网、华为进行人员调整或优化,BAT招聘力度有所放缓。

企业裁员的原因各种各样,消除臃肿、收紧开支、减少亏损、业绩不佳......相同之处在于企业都在控制员工规模。一种普遍的说法是互联网行业在急剧扩张后产生泡沫,随着资本市场IPO热潮的降温,科技公司市值开始回落,市场泡沫有可能破灭,寒冬将至;还有一种说法是企业裁员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有利于缩减开支,找到并强化自身优势,使企业能够发展更长远。

无论真实原因如何,裁员已成既定事实,整个科技行业高度紧张,但裁员有利有弊,尤其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

简单性裁员隐藏危机

人力资源专家一般把裁员分为两种:合理性裁员和简单性裁员,前者主要由于公司之间的购并或战略的重大调整,一些重复性位置或已经失效的部门将会减少;后者是公司考虑短期绩效而采取的以削减开支为目的的裁员,容易屈服于股市压力,这种情况在互联网行业尤为普遍。

简单性裁员不考虑公司的长远战略目标,通常会给每个部门设一定的裁员比例或一刀切。表面上看,短期内确实减少人工费用,降低成本,但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首先是面临一笔不小的裁员成本,裁员需要算后账,如裁员补偿费、提供给被裁人员的就业指导、被裁人员福利保险安排等,公司都需要处理妥当,稍有不慎容易发生法律纠纷,如果遇上大幅裁员,公司裁员费自然水涨船高。

其次,人力资本流失,虽然裁员减少一些职能,但企业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做事方式,管理效率和经营风格没有大幅改变,而企业对获得和培养人才的投入将付诸东流,尤其是技术精湛的员工出走,直接削弱企业运作效率。一旦经济回升,马上面临重新招人,企业又会陷入又一次循环中,这些资源流失到社会上,甚至跑到竞争对手那里。

再次,影响留任员工的心理。企业裁员将对留任员工产生较大的心理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工作积极性,尽管留任员工庆幸自己幸运,但比起沉重得多的消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只有零星半点,他们将陷入“也许倒霉的本该是我”的巨大压力中。同时,裁员的公正性与否将影响留任员工对企业的信心,而裁员操作过程的人性化与否将影响留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员工忠诚度根基:对企业归属感

事实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忠诚度是相互的。某种程度而言,裁员是企业对员工忠诚的“背叛”,员工感到心寒之余,也无形中给企业完善员工忠诚度管理制造障碍,也影响裁员后对企业忠诚度的延伸,比如他们本可以成为企业的拥护者、客户或合作伙伴。

有人认为员工忠诚度是个伪命题,我并不认同。员工对薪酬福利待遇格外关注,利益驱动固然重要,但只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之一,“金钱决不是最重要的,但无疑是很重要的。”良好的薪酬制度可以保证员工的基本物质需要,才能有良好的企业忠诚度。

除此之外,企业发展潜力和员工提升空间、企业文化、领导个人魅力都极大影响员工忠诚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以后,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当满足员工的基本物质生活后,他们更加注重自身个性化发展,对企业发展前景尤为看重,渴望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同时,他们希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技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如果企业可以提供有效培训和设计良好的晋升通道,将增加员工的积极性,愿意为企业做贡献,有效增强忠诚度。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也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和归属感,价值观决定行动力,企业在招聘时除了考察工作技能,还注重对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差异程度及改造难度,通过日常工作的磨合,不断拉进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观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交集。

当然,领导个人魅力对员工忠诚度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调查发现,100%的员工愿意在魅力型领导的指挥下积极努力地工作。对于实施裁员计划的企业而言,除了提前告知被裁对象、提供必要的补助、优化办理手续流程,更重要的是面谈安抚工作,告诉企业裁员的真实原因和求职建议,理解、重视员工的感受,尽可能减少因简单性裁员对员工造成的伤痕。

裁员不可避免影响员工忠诚度

2015年全球迎来裁员潮,其中IT产业是重灾区,裁员历来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们不妨来盘点下这波裁员潮中的企业如何与员工说“分手”,忠诚度立见高下,主要有四大类型。

一是突袭型。未有任何妥善安排的临时裁员,往往容易引发员工集体抗议。今年5月8日,58同城并购中华英才网,当天中华英才网员工爆料称,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被临时告知集体裁员。“当天上午八点钟或者九点钟宣布,所有员工开始收拾东西,挨个签字办辞退手续。业务人员还在对接客户,还有收款什么的都没解决,包括给员工的提成、奖金也没说怎么发。”

二、秘密操作型。2014年11月,索尼移动被曝出大幅裁掉中国区研发团队,裁员以不公开方式逐一秘密进行,并用赔偿协议迫使员工当场签字同意,造成人心动荡。

三、推卸责任型。根据劳动法规定,在企业员工存在过失的情况下,比如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必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所以,有些“机智”的公司为了收紧成本,刻意编排员工错误从而推卸裁员责任。

四、安抚补偿型。裁员以最和平最稳妥的方式进行,使企业与员工损失降到最低。2013年1月,中华英才网裁员过半,被裁员工可获得N+3的月薪补偿。由于补偿优厚,许多高管纷纷“自裁”,没被解雇的200多名员工聚集抗议,提出的要求竟是“被裁”。

从上述四种常见的裁员类型来看,多数互联网公司在裁员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顾及到被裁员工的感受,在更为关心的经济赔偿环节上,更表现出强硬或不合作的态度,员工感到心寒之余也抛弃对企业的忠诚度。即便是裁员时安抚补偿,也并不能为员工忠诚度大幅加分,要知道留任员工的安抚也极其重要。

如果在员工被裁前后进行安抚补偿,已经为时晚矣,企业在招聘期、供职期间就应该完善对员工忠诚度的管理。招聘期以忠诚度为导向,做到排除跳槽倾向、注重价值观倾向和如实诚信沟通;供职期则重点培养忠诚度,行之有效的方式是信息共享、员工参与、团队合作、晋身和吐槽渠道畅通,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忠于企业,把企业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