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董事长顾敏是否离职就够了,其他人都可以换。
文/秋源俊二
近日,随着微众银行又一重要标志性人物郑新林的离职,让大众关注的焦点又一次聚集在互联网银行身上。
以前,关于公司人员离职问题,马云说过大概莫过两个因素:一是心委屈了;二是钱给的不够。
这次离职,笔者将从人力资源角度,展开解读。
大家可以翻看微众银行高管履历,具体如何光鲜亮丽,这里就省略不谈了。只单单谈谈,相对于网商银行,微众的为何这么靓眼,这里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监管部门任职资格审核
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微众和网商银行的持股比例,都是30%。
这其实就是关于组建民营银行的持股比例限制,监管层担心,银行大股东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在银行借款。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银行大股东自融”(和P2P自融类似)。
同理,在任职资格方面,央行和银监会都有规定,具体条款如下: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由于腾讯在金融方面,缺乏经验;自身高管,不具备有类似于阿里小贷那样金融机构的资格;因此通过外力,有助于民营银行牌照的获取。
√、腾讯自身缺乏金融基因,用“华丽”高管阵容借势
腾讯和阿里不一样,蚂蚁金服基于阿里电商基因,天生就能在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方面做文章。蚂蚁金服现在的如日中天的地位,大部分原因,就是基于此。
缺乏金融基因,借着高管的靓丽履历,无疑是重大加分。
目前市面上的解读,分为三类原因:一、“平安系”和“非平安系”内部派系斗争
二、传统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人,不适应新兴互联网银行
三、微众还在磨合期,而且是最剧烈的时候
这些解读,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但根本原因却不是这些。
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高管而言,更多的是人际关系和成就需求。我们再反过头看看,微众银行近期发展频频受阻。(网商银行,已经贷款90亿给淘宝、天猫商户)
对于追求事业的高管们,状态自然受到严重影响。加上或有或无的银行派系,公司政治之争,不离职才怪。
微众银行自身发展受限,除了自身金融基因缺乏外,还有那些主要因素呢?
政策因素,才是罪魁祸首。
银行这个行业有这么句话:存款立行。
虽然是互联网银行,但根基还是银行。由于无线下网点,在开设银行账户方面,是停滞不前的。因此互联网银行开户,难以做到强实名制,只能做到弱实名制。
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远程开户不被监管机构允许。
说的直接点,就是你要开设银行账户,必须要去银行线下网点。通过互联网开户,不被认可。(可能原因是,你并不是真正的想开设账户,可能你被人胁迫,开了一个账户,用于某些非法活动,而去银行网点,就不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
但笔者看来,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让互联网银行这种民间资本,分享银行存款这样的低成本资金。
远程开户,真的不可以吗?以前炒股开户,必须去营业部,现在不是互联网开户了吗?为何银行不行?
说白了,还是利益问题。大家翻一翻上市公司年报,就知道银行业在整个上市公司的总利润中,占比多高。
由于传统银行,都有线下网点,属于重资产模式;互联网银行,属于轻资产模式,在成本和费用方面,天生就比传统银行有优势。
这不是和电商,例如淘宝、京东,给传统零售业带来的冲击一样吗?去冷清商场的看看,现在的活跃程度大不如前,或许这就是结论。大家看看苏宁在七八年前有多火,现在呢?
老大的奶酪随便想动就能动吗,太傻太天真了。互联网银行不能吸收储蓄,还玩个啥啊,高管不辞职,那才是混日子。
在笔者先前的一篇文章中,有谈到过微众银行当初的一些做法,为了能够尽可能合规,拿到民营银行牌照,采取了投机取巧的办法,利用这些“工具性、过渡性质”的高管,现如今离职,就很正常了。因为“你”用完了。
其实,各位读者,看着董事长顾敏是否离职就够了,其他人都可以换。(具体参见笔者先前拙著《从微众银行、腾讯金融的双布局,看马化腾玩转互金》)
微众银行的困境,高管频繁离职,原因大致来源于此,政策,才是根本原因。
作者 秋源俊二 微信公众号 QYJEQYJE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