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代驾新格局:代驾有望成为国民级应用

后端效率的不断提升,加上前端大力的市场培育,代驾离国民级应用并不遥远。

文/无用

2015年7月28日,滴滴代驾正式上线。到今天还不足4个月,但取得的成绩十分耀眼。截止到日前,滴滴代驾已覆盖国内200个城市,拥有超过150万名注册司机,单日订单峰值突破了50万,用户覆盖率高达70.4%(CNIT报告显示)。

作为滴滴出行旗下的重要业务线之一,滴滴代驾被寄予厚望。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未来5年国内代驾市场产值高达500亿,定位一站式出行平台的滴滴没有理由不对这样庞大规模的一个市场倾注全力,更何况目前滴滴代驾已成为行业老大。

不过,代驾市场在国内刚刚起步,市场培育和行业规范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汽车拥有量已超1.3亿,但过去职业的代驾司机仅有约10万人,相比韩国5000万人口却有30万注册司机,中国代驾市场的潜力尚待挖掘。

为了降低用户尝试代驾服务的门槛、激发更多潜在的代驾需求,日前,滴滴代驾在价格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并提出了“代驾+”战略,希望把代驾从酒后代驾向商务代驾、旅游代驾、泊车代驾和上下班代驾等领域延伸。

在这些举措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滴滴代驾想要把代驾真正打造成一项国民级应用,就像打车、专车一样。而放到滴滴出行的大布局中看,代驾业务将是方便人们出行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打开代驾市场的钥匙:价格

互联网创造了许多新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从鲜为人知到炙手可热,往往离不开互联网公司对用户和市场的教育。想让大众接受一个全新的产品,可用的手段有很多,而免费或者低价往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对于滴滴来说,用价格培育市场,已经在出租车、专车、顺风车、巴士等业务的推广上运用得十分娴熟。

记得2012年,打车软件刚刚盛行之时,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行业人士都认为这样的产品很难得到大范围应用,但经过马年春节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之间的一场补贴战之后,打车软件用户数量急剧上升,人们的观念很快有了转变。专车亦是如此,滴滴和快的推出专车之初,不少人也认为专车注定只会是小众产品,但在“快车”这样的便宜专车问世之后,滴滴大手笔的补贴又让专车成为了大众应用。同样,滴滴顺风车、巴士的发展也印证了这样的道理:价格,是互联网产品教育用户和打开市场的绝佳钥匙。

在滴滴代驾业务上线前,互联网代驾虽然存在已久,但一直是个小众行业,整体规模不大,几个主要的玩家在定价方面也和传统线下代驾的定价相类似,一个字——贵!客单价远在100元以上。高定价的好处是高毛利,坏处是只能固步于现有市场,很难获得增量。

滴滴进军代驾市场之后,一定不会满足于和原有的对手小打小闹,而是用战略性眼光看未来,希望代驾能给更多人带来生活上的便利。果不其然,在上线一个月后,滴滴代驾就推出了全新的价格体系,将最低起步价定为18元,打破了原有代驾的高门槛。

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明显。滴滴新价格体系推行后,很快引发同行跟进。滴滴代驾公布的数据显示,自推行最低起步价18元之后,滴滴代驾司机的平均接单量也因此增加了30%。这30%的订单中有从竞争对手那里抢过来的,但更多是市场增量。

除了实行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价格标准,滴滴还对用户送出了大量的免单机会和优惠券,并通过“桔色星期一”等活动进一步拉升代驾行业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代驾,并用最低的成本享受到了代驾服务。

至此,滴滴代驾对现有代驾市场(酒后代驾为主)的渗透已经接近完成,不仅拿下了原有的大部分市场,成为行业里最大的玩家,并激发了很多潜在需求,让过去觉得代驾贵的人跨过了心理门槛,代驾市场也随之获得了显著增长。

再造代驾行业的关键:场景

滴滴公司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仅仅优化和改变现有业态,更热衷于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从出租车业务线扩张到专车业务线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在代驾方面,亦是如此。

11月9日,滴滴代驾事业部总经理付强在滴滴代驾上线100天发布会上,提出“代驾+”的服务理念,希望多方位挖掘、满足“车主”和“司机师傅”的需求,为代驾行业创造新的增值空间。

“代驾+”战略的核心在于“场景”二字,希望在“酒后代驾”的基础上深挖“商务代驾”、“泊车代驾”、“上下班代驾”等新兴场景需求,并围绕这些新兴的场景,系统化地打造一套“线上产品体验”和“线下司机服务”都拥有无缝体验的解决方案,重塑代驾市场。

毫不夸张地说,“代驾+”改写了代驾行业的历史,重新定义了“代驾”。当然,滴滴推出“代驾+”并非拍脑门之举,而是经过大数据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

比如,从10月19日起,滴滴代驾在包括北上广深等全国30座重点城市,全面开启“拯救上班综合症”活动,通过鼓励上班族工作日上下班叫代驾,开启了日间代驾新场景。结果如何呢?截至11月,滴滴代驾倡导上班时间点叫代驾的场景教育起到一个非常可观的成效,通过对比,活动前后,上班时间点代驾成单量增长三倍,活动平均带来的拉新量增长近40%。

这就证明,上下班代驾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场景。而艾瑞咨询调研结果显示,除酒后代驾之外,以商务和旅游为主导的需求也已成为新的服务增长点。

所以,从酒后代驾出发,把业务模式复制到更多场景,激发和创造新的需求并进行满足,这是滴滴代驾做大代驾市场的战略路径。与当下代驾企业热衷借汽车后市场讲故事不一样,滴滴代驾描绘的未来更脚踏实地,也更长远、更广阔。

说到底,代驾和出租车、专车、巴士、顺风车一样,都是建立在对人们出行需求的关注之上,巧妙结合各种各样的场景,并进行满足,代驾也可以成为生活中无所不能的服务。

而在滴滴各种产品的合力之下,我们未来的出行无疑会变得随时随地,并且无缝切换。

当然,要想让代驾真正成为国民级应用,价格和场景两把斧还不够,滴滴需要不断优化对司机的培训和管理流程,司机技能的不断进化,才是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前提。我们相信,后端效率的不断提升,加上前端大力的市场培育,代驾离国民级应用并不遥远。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