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凸匹”,这是扯犊子吗?

当资本市场异常火爆的时候,泥沙俱下,什么样的幺蛾子也都扑啦啦地飞出来了。

文  小刀马

当陆金所又是融资又是剥离资产计划冲击IPO的时候,当宜人贷、积木盒子等P2P企业也想借道资本市场进行上市圆梦的时候,A股市场爆出了一匹闪亮的“黑马”。多伦股份改名“匹凸匹”,吹响了占领中国P2P首家上市公司的“高地”。

你们再怎么努力又如何,“伦家”改改名字就一切搞定。

多么牛逼闪闪的“创意”,更牛逼的是让P2P行业“懊恼不已”的“匹凸匹”解读。不知道“凸”在哪里?又要匹配在何方?

上海多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0696.SH)发布公告,更名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并宣布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

该公司还获得www.p2p.com域名的使用权,该域名归属于公司控股股东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目前网站正在筹备中。一个建筑陶瓷企业摇身一变就成为一家P2P企业了。

难道这也是搭载着互联网金融东风成长起来的一家“牛企”?难道想和暴风科技的三十三个涨停板叫板?

有意思的是,2014年,该企业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

我们比较好奇的是,难道上市公司的更名就这样任性?答案是令人尴尬的。有好事者调查称,3年来有400多家公司更名,直接的好处是股价多上涨。

醉翁之意在哪里?各位看官看清楚了吧?目的当然是股价能够上涨。事实上,更名的多伦股份开盘涨停。资本市场就是这么给面儿。

有意思的是,国内自己资本市场的阳煤化工更名次数达13次。这种奇葩就是这么满天飞舞于无形中,更可笑的是居然没有任何的制约和监管?

诚然,一些公司更名是因为资产重组完成或大股东易主引发主营业务变化而更名,但是更多的更名透漏着随性,甚至迎合市场需求,进行变相套利。

其实很多人看到“匹凸匹”的时候已经醉了。在多伦股份股吧里,有股民表示,“不知道该说啥了”,“太有才了”,“已笑哭”。更有股民直接吐槽,“干吗不改名叫‘互联网+’,能有十个涨停板”。 不少网友调侃,不如叫屁吐屁。屁吐屁来了,呕吐呕,屁吐呕,呕吐屁,鼻吐鼻、鼻吐西以及西吐西还会远吗?

在调侃的背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监管的责任?即便称转型互联网金融,并获得控股股东授权使用“www.p2p.com”域名,但点开上述网站,实际上多伦股份还是在玩一个概念和空壳。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调查,据一组网络数据统计,炒股的大学生中,有21%选股过程中仅仅是因为“名字不错”就买进了。

当然即使多伦股份真的进行P2P行业的介入,这个市场的风险本身不低,跑路者众多,虽然借助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崛起,近来获得的关注不菲,但P2P本身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或者一个叫得响的域名就可以给公司带来彻底的转变。最终不过是吹起来的一个泡泡罢了。

包括百圆裤业5月6日也宣布,公司名称将变更为“跨境通宝”,经营范围中增加进出口、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仅仅是拟出资9000万元,增资深圳通拓科技有限公司,并持有后者9%股权。虽然通拓科技进是一家泛供应跨境电子商务公司,但这样就宣布将更名为“跨境通宝”。多么高大上的一个名字,乍一看还以为多么耀眼呢。事实能对其业绩带来多大的帮助和预期也未可知。

当资本市场异常火爆的时候,泥沙俱下,什么样的幺蛾子也都扑啦啦地飞出来了。

有人说,“资本市场行情火爆,大家都想赚快钱,上市公司也不例外,何况主营业务不济,而且相对于二级市场炒作,通过更名拉升股价,来钱会更容易。”

这其实也暴露出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方面的某些制度性缺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由于部分公司更名信息披露不充分,涉嫌误导投资者,甚至不乏产生内幕交易。有分析人士如是说。

更令人难堪的是,当前政策对上市公司更名尚无明确限制,只要经上市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到工商局变更登记即可。而变更登记付出的成本也非常低,只需缴纳一定的登记费用,而更名后收益却极高。

那么,会不会出台政策进行规范呢?难道任由上市公司跟风炒作?

-------------------

作者简介:小刀马,微信公众号:daomawuyu(刀马物语)。QQ:15567321。如果想了解作者更多的故事,可以尝试加一下。常年笔耕不辍,坚持,坚守,用一种平实的角度来解读产业和行业的变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