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口碑票房双输,叫兽有话说

兽易小星说:“我想象中最差的结果,无非是被评价为,有诚意,没灵气。”一语成谶。

也许叫兽易小星早就知道了现在的结果,他在《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宣布开拍时,就在知乎上写:“我想象中最差的结果,无非是被评价为,有诚意,没灵气。”一语成谶。

《万万没想到》倚靠的是同名网剧的粉丝基础,目标是通过好口碑将网剧观众转化为电影观众。这一点,影片基本做到了,6.4的豆瓣评分在国产片中不高也不低,但在无厘头喜剧片中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评价。

虽然仍有一部分观众嫌弃其低俗恶搞,但《师父》的票房平平已经证明,大部分观众情愿偏向这种“屌丝口味”也不会掏钱支持“精英文化”。

《寻龙诀》7.9分的豆瓣评价在国产大片中无疑属于高分选手,尤其是相对于4.4分的国庆档大片《九层妖塔》而言。

让我来看一个豆瓣网友的吐槽贴感受一下吧。

《抄了那么多段子,却依然讲不好一个故事》 @小癫羊

好多人在评论区吐槽啊。那我加上一句话

我不喜欢的最大原因就是我觉得不!好!笑!

影院里确实很多人笑但是我就是没怎么笑或者笑得很尴尬

可能你觉得很好笑 各人笑点不同 你没必要因为这个喷我 影评本来就是个人表达自己意见 看不惯点个没用走人就行 你觉得好笑没必要一遍遍跟我强调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笑 但是也会有很多人笑不出来

别人说不好笑就是装逼 就是高冷就被鄙视 怎么觉得豆瓣快跟天涯有一拼了=。=

从电影院走出来有点惆怅,想起万万第一季第一集那句经典台词。

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一语成谶。

但是万万三出的时候,我已经真的很失望了。

万万在豆瓣上的评分从第一季的8.2到第二季7.6到第三季6.1,名气大了却越来越不认真地了。

我还是期待着万万能凭这个大电影绝地反击。毕竟喜欢了好几年,在我心里一直是网剧№1,报告老板也相当出色,私心总是想着万合天宜绝对能越做越好。

直到这部电影彻底击碎了我的梦。

这回终于没人跟我喊不爱看别看右上角点叉。怎么说我也掏了个票钱。

我能看出大家还是在比较认真的去做这个电影,但是没有金刚钻还是少揽瓷器活。

剧情逻辑相当混乱,充满了莫名其妙,根本没法深究。导演也是牟足了劲想混合各种热门元素。武打的,搞笑的,西游的,励志的,一个个似曾相识段子堆起来拼命想逗你笑。

但是混了这么多元素,导演倒还真的没这个本事让人好好消化这些元素。就像筷子兄弟的大电影,也是各种混各种混,最后却都讲不好一个故事。

而且这些段子都是各种快用烂了的,“我们不生产段子,我们只是段子的搬运工”,看的时候我总觉得好像这个段子在武林外传里看过,那个段子在微博上早就转了一万多条。

原来都是段子抄万万,现在改万万抄段子。

马天宇很美,杨子姗很萌,王大锤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的丰富。但是最后看完了,对哪个情节好像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不能说烂,只能说太平庸了。

这个平庸里还有不少所谓借鉴的元素吧。

剧里有句台词,那怎么能叫偷呢,那叫借。

太讽刺了。

这个故事越到后面越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想想哦这不就是星爷的功夫嘛。

只不过主角从星爷换成了王大锤,猪笼寨换成了石牛镇,黄圣依换成了小美,火云邪神换成了慕容白,元氏夫妇换成了孙悟空。换汤不换药。

最后的鸡汤还没功夫灌得好,到最后结局的时候我已经尴尬的想哭了只能掏出手机开始玩。

一处借鉴叫致敬,全是借鉴的要怎么说?

其实这个电影换个名字基本可以过关,但是它叫万万没想到啊。

那个一分钟一个笑点笑到快吐血的万万没想到,真的是同一群人做出来的吗。

只能说一句,

青春依然,万万再见。

——————————————专访分割线————————————————

三年前的叫兽还没有火,也没有网络剧《万万没想到》。但当时的易小星已经想要拍荧幕大电影。他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公司必须给客户提供更多风格形式的选择。”易小星在保持自身作品风格的同时,也让其他人的作品不受影响。

易小星成名于土豆网上,进行了大量原创短片的创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嬉笑怒骂独领风骚,常常形成病毒式传播。

以下访谈是当年易小星筹备《万万没想到》时接受我专访的问答,或可以看出他的心路历程的变化。

问: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工作、求学经历吗,是什么原因或什么契机之下,进入微电影领域的?

易小星:我是工科专业,大学毕业后从事了5年的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期间由于兴趣爱好,一直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新媒体短片创作,积攒了一定的观众群体。

2011年末,我观察到各家视频网站的状态已经从乱战期进入了稳定期,我认为新媒体影像市场已经有了成熟的征兆,可以切入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再加上自己当时27岁,是比较适合创业的一个年龄,所以来到北京,跟朋友合伙创立了万合天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确切的说,我进入的不是微电影领域,而是新媒体影像及广告营销领域。

问:《看不见的女朋友》在情人节那天在网络上形成了病毒式传播。这部切合主题的微电影作品,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构思并多长时间完成的呢?

易小星:那条片子是公司成立初期,制作团队拿来练手磨合的一个小作品,为了赶情人节的档期,从开始编剧到完成后期上线,用了10天时间,不过效果不错,是情人节当天新浪微博转发榜的第一名。

问:你觉得自己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创作者?看到了你大量的作品,可以说是“高产型”创作者,并且保持你每天的博客等状态的更新,请问你是如何持续让自己的灵感不断闪现的呢?

易小星:保持文摘博客的更新是因为我每天需要观看大量的短片,所以才会挑出我觉得不错的内容放在博客上分享。至于创作者类型,我觉得我是和伍迪艾伦一个风格的吧。

问:你对现在这种基于草根文化火起来的微电影怎么看?对它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有什么扬抑的吗?

易小星:微电影能够让大量广告片导演锻炼自己的故事讲述能力,能让大量影视爱好者圆自己的一个梦,它是非常好的一种情感文化载体,在未来它不一定还叫微电影这个名称,但它一定还会存在于各种终端上。

问:如果要你来描述自己的作品,你会用什么关键字来形容?

易小星:贱贱的风骚。

问:对自己的定位以及一句格言或建言。

易小星:做有趣的事。

问:在“艺术家”和“创业家”的双重身份的转换中,是否出现过哪些问题?

易小星:我同时是导演和公司首席内容官的身份,确实存在你所说的身份分裂,最大的困难来自于自身调性与公司调性的切换。我们公司现在近50人,我在保持自身作品风格的同时,要让公司其他签约创作者的作品不受到我的风格太多影响,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公司必须给客户提供更多风格形式的选择。

问:描述一下你一天的工作状态吧。

易小星:如果不是拍片的话,每天上午十点到公司,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左右回家,再处理一些自己的事情,大约两点睡觉。

问: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否有出现过一些挫折和困难,如何克服的?

易小星:困难和挫折肯定是会有的,来自创作上的,来自客户的,来自团队管理的,很多很多。因为微电影虽然称之为“微”,但作为一个剧组是五脏俱全的,每个环节都会可能产生问题。说道克服,我觉得只要是真心喜欢微电影,真的想做,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沟通和彼此妥协让步来解决掉的。

问:你的创作周期一般是多长?

易小星:个人作品的话,我一年大概10个片子上线,创作周期大约在一个月。

问:你怎么看待现在十分流行的微电影和广告营销的紧密结合呢?如果有掣肘的地方你们会怎么权衡呢?

易小星:商业性的微电影目前主流有两种:一种是用故事来带出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内核,一种是用故事来将产品诉求艺术化。不管怎样,微电影营销最基础的部分仍然是故事,所以掣肘的部分主要来自于商家与创作者对于故事的纠结,我们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尊重客户对于故事中商业部分的要求,而尽力让客户接受我们对于故事的诠释方式。

问:你的下一步发展计划是?

易小星:下一步开始制定公司的原创内容计划,是一个网络剧。

⊙ 以上内容版权归微信公众平台「iNews科技新知 By 冯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