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时可以输出“纸牌屋”

内生性基因的文化遗传密码,长期以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匮乏,骤富之后的暴发户心态,是阻碍中国式纸牌屋出现的根本原因。所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主流意识形态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在可预期的将来,

前几天在无锡万达,听王健林讲述他的霸业雄图。

王说,他行走江湖多年,很早就见识到了美国的文化霸权与生活方式,全世界唯他马首是瞻。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出不了国门。王健林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文化缺少传播渠道。他的万达文化产业基地,就是想建传播渠道,让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无锡万达的目标就是与上海迪斯尼一较高低。

企业家的雄心壮志,能否实现先不论,但这位万达老板至少描述了一个准确的事实,即美国文化仍然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象征。此番《纸牌屋》二季再进神州即是明证,下自白领工薪,上自王侯将相,无不交口称赞。加之此前的《越狱》系列,更早以前从一九八零年代开始进入中国的好莱坞文化,其影响力与穿透力,无远弗届。

细究起来,论传承与沉淀,美利坚文化谈不上历史悠久。论精美程度,肯定比不上欧洲。它的厉害之处在于精准的商业感觉,对流行元素的把握能力。不用说好莱坞大片,即便是一个游乐场的现场推介片,也一定严格遵循剧场模式。2010年春天,我带女儿在圣迭戈海洋公园,蓝鲸入场前的一个普通小片,也能把人看得如痴如醉,热泪盈眶。

无孔不入的浸润能力(浸润这个词比渗透准确,确实有那么一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也是其大杀技。此番《纸牌屋》第二季大幅移植中国元素,一点都不新鲜。当年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续集,对中国元素的移植之顺畅,简直是手到擒来。

相形之下,我们的文化产品,还停留在粗糙展示与硬性灌输阶段。1993年第一次申奥的形象片,是公认的早期失败产品。到现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上开始出现美轮美奂的中国形象,也更多停留在我们有钱了的土豪阶段。刻薄点说,各种亚洲超市购物车里免费赠送的各种华文报纸,是欧美相对直观的中国文化符号。

所以,接下来回答我们何时可以输出《纸牌屋》这个问题。

内生性基因的文化遗传密码,长期以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匮乏,骤富之后的暴发户心态,是阻碍中国式纸牌屋出现的根本原因。不解决这几个问题,就无法回答前面这个问题。所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主流意识形态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在可预期的将来,仍然会面临不小困难。

回到王健林的渠道说。此说是否成立,可先存疑。但得承认他下面这段话,多少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中国如果想真正在世界上得到回响,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得到的,需要所有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石扉客2014/2/28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