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何人判真伪:西湖之畔的随想

只要想一想历代特别是清朝统治者为什么那样推崇岳飞等“忠臣”,而对陈涉、李贽这样的“叛逆者”没有热情乃至诋毁查禁,想一想这种榜样选择和导向的用意,就不免对世代相传的一些道德楷模产生隔膜之感。

时间:2014年3月1日

地点:读易洞

书目:《话题2013》

杨早:我要再补充一些话,因为刚才颜浩说到男女平等的问题,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可能有些人看过,《要不要成为一名男的女性主义者》。我强调的是什么概念呢?很多时候女性主义者是被逼出来的,颜浩拿她的例子来说明,自身经历来说,怎么被逼成女性主义者,这种处境会让你会对这个中间的裂隙或者这种不平等更加敏感。我以前在北大也听过戴锦华老师讲她怎么成为女性主义者的,她初中的时候长到1.73米,就听到很多大人的惋惜、叹息之声,这个女孩将来怎么办啊?谁娶她啊?谁有足够的高度?多难找对象啊!她觉得很委屈,她说我长得高是我的错吗?如果不是我的错,为什么我要承担这么多的压力?承担这么多痛苦?她从这个开始思考。我觉得好多人都是从这种现实处境开始往这个地方思考的。

我想说什么呢?为什么说女性主义这么复杂,甚至有人说不应该讲女性主义,应该讲男权主义,最根本的我还是坚持的信条,我是主张反本质主义的,反本质主义就是说,你不能说男女都一样,因为男女都一样实质上是要求女性男性化,男人干的事我们都能干,这个实际上是无视女性和男性的生理区别。刚才@思无邪雨雪霏霏 说了,从古代开始确实有狩猎和采摘的问题,这是跟体力有关,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但是在现代社会,这个东西已经被压缩到了一个很不重要的程度,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以前说换煤气罐,现在煤气罐也不换了,需要男性展示自己的这种体力优势的地方其实是越来越少的,因此呢,说男女都一样,这个是一个误导。完了以后说男女平等,尊重男女之间的差别,这个我也同意。但是我想说的是,更往前走一步,不要把把这种社会化形成的差别视为天经地义的,而是应该考虑并没有一个本质的规定说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和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在这点上我不单不喜欢“女汉子”,我也不喜欢“伪娘”,这两个词都是对自由选择的污名化。就像你长得高一样,你长得高,你不符合我们的习惯审美,所以你是有问题的。OK,或者你喜欢穿中性衣服,你不符合我们的审美,你也是有问题的。我就不说你的性向问题,你的工作取向,比如你去把自己变得社会化,我觉得你是一个不称职的女人,或者选择丁克,你就是不完整。这个不应该这样说。这都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表达,就是有的东西是天然规定的。

但是问题在于,我非常质疑,因为这些东西其实都是被社会化出来的,甚至被社会的教育内化到很多,不管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心中去的。有些人对这种东西提出抗争,这种抗争目前来说方兴未艾,而且经常不被人理解,现在女性主义的思潮不断地在往回退。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当她越往上走的时候,困难越大。可能如果你老老实实的毕业就嫁人,过一种相夫教子的生活,你不会遭受这么大的压力,但是如果你有追求,你读博士,不仅仅是读博士本身,而是读博士意味着你的结婚、你的生育都会往后推,就是超越了常人想象的这样的范畴,因此他们会觉得你的代价太大了,不仅仅是觉得女性没有必要读那么书,而且你为了读这么多书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他们认为是不合适的,或者是不值得的。这样一个思路在,才会出现于建嵘说女性要考我的博士的话,你找到对象没有?结婚生子没有?先把这些处理完再来考博士。其实这个是给女性设置了一个很高的门槛,你需要把这个事情完成以后才有追求知识的权利,那她们结婚生子以后还有追求知识的能力吗?

@颜浩003:如果是女性未婚没生子,考上博士,成绩很好,考第一名,第二名是个男生,他会选择谁?还有这个问题。

@杨早:这是不太一样的选择,把性别作为一个因素提出来这是一个现实,同时又是一个并不应该存在的现实。按照我们的想法,对个体来说,如果没有任何本质的看法,我们应该根据个体的愿望和能力选择她,不根据她是不是女性来做这个决断。

所以刚才说到柴静的事情,我对柴静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是有微词的,我也不太喜欢《看见》那本书。但是说到绿茶婊这个事情,我是这么看的,它代表一种习惯思维,就是,如果一个女的她能够在一个圈子里混,而且这个圈子是相对比较高大上的圈子,获得社交上的成功的话,那她一定是依靠色相,刚才有人说,如果他是个男的,是个小弟,表现得很谦恭,大家很喜欢他,帮他吹嘘,他就不会收到这样的风评。没错,如果男的,大家会说你懂事,或者说你深藏不露,或者你懂得含蓄。但是如果女的话,大家会认为你是靠在色相示人,这个是一个非常深层的隐性的想法,大家会觉得不愉快,换句话说,大家又觉得你色相又没有那么色,你又不是林志玲,林志玲没什么说的,就是花瓶,柴静不是那么漂亮,靠什么呢?靠的是做低伏小的姿态,是靠讨老男人喜欢,注意,是老男人,因为他不是屌丝,也不是小男人,因为小男人的话可能更看重你的三围,老男人更看重你乖乖地坐那儿听他的话,然后能够理解,随时表示点头,随时表示对他的仰慕。根据这样固有的思维,他们就推测出,这个人肯定是借这个方式来包装自己,借老男人来吹嘘自己,因为她知道这帮人有话语权,这帮人有这样的能力。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出发点本身就有一个恶意想象,就像她去美国生小孩就是不喜欢中国吗?大家开始做一个恶意的想象,而这个恶意想象是针对弱者的。好像大家总觉得,公众喜欢挑战强者,其实不然,社会大的趋向就是藐视弱者,而且把这个歧视定型化。所以说到老人,大家说老人摔跤是想讹诈别人,说到女人,就会觉得她们是靠自己的姿色去博得出位。

大家看《纸牌屋》就知道,当那个女记者佐伊发头版以后,以前的首席记者就会说,首席也是女的,女的对女的,说你一定是跟哪个重要的人睡觉了,不然你不可能知道这些。这种揣测我们太熟悉了,对吧?包括如果一个女学者,长得还可以,她又比较快的上升,大家会特别关注她的导师。一个导师爱才,对男生提携的话没有问题,如果提携一个女弟子,一般就会觉得你们之间必有问题。这就导致出台规定什么男领导不能配女秘书,还有的男导师坚决不愿意带女学生,带女学生很麻烦。就是类似这样的问题。

所以这个歧视其实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这个歧视展现出来,目前来说我觉得是好事情,大家会谈论它,也并且挑战它,优秀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开始越来越挑战我们传统的男性规则,十几年前我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女博士就是个神仙,但是现在我们承认女博士已经是个现实问题。但是我们仍然会给她一些比如像灭绝师太、第三种人这样一些评价,这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有的时候我觉得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要把自己代入进去。刚才我就说,如果我找了一个同行当太太,注意,是同行,如果是文配理,就无所谓,如果是同行,我是硕士,她是博士,这个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我不否认这一点,我也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内化教育。如果我的收入比我太太要少,我也会有心理压力。我毕竟也是从这个社会长出来的,我从小受到这个教育。在一个家庭里,男性挣的应该比女性多,这个事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否则就变成吃软饭了。虽然大家现在说软饭可以硬吃,但是毕竟这个不是什么好事情,别人说起来还是带有调侃的意味。我们院很多人都被说成吃软饭的嘛,因为我们以前收入低嘛,找个太太很容易比你收入高。但是我经常反思,为什么我会认为这个事情是应该的?或者我不认为它是应该的,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还是感到不舒服。我们自己想一想,包括@绿茶,@李子Percylee他们说话都会出现矛盾,一方面觉得这个谁干都可以,但是另一方面会产生挫败感,比如我在家当奶爸,但是即使这样,我仍然不是小孩心中的第一选择,我还是第三者。我觉得绿茶的怨愤之情就来自于这儿。

@李子Percylee他有一个情结,这个很多男性都有,当男性生了个女儿之后,他对女儿的未来没有像对儿子那么感觉容易把握,容易掌控,他会很担心,他并不了解那个世界的规则。以前很多父亲会说,这个事情让她妈跟她谈,让她妈教她,会把女性归结于女性的教育。但是李子说得很对,他是他女儿人生中第一个男性,他必须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认知。那么这个又变成了一个纠结的事情,就是我怎么样能够让女儿知道什么样是好男人。不光你在纠结,韩寒也在纠结,所以他会宣誓说一定要严防死守,当好“国民岳父”。

所以我也一直做这个思考,但是就像昨天,我一直谈到说,当一个社会有一个明显的不公平的强弱势的区别的时候,不管你是属于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你都要尽量的使用弱势群体的逻辑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而打消自己从小接受的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强势逻辑。所以我们更多的应该想想,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她们的对这个东西的抗争,或者她们的这种争取,挣扎的内在逻辑是什么,而不是简单的把自己退回到男性的男权的城堡当中去,这个是很容易的事情。什么是正常女性?往往大家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待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在这里应该把这个事情抛开,应该重新用另外一种思路看待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回去再讨论一下刚才的一些小问题或者对谁的发言有不同意见。

@颜浩003:刚才说到矛盾的问题,事实上我还有一点想说的,除了男性所表现出来的矛盾的问题,诸位的发言可以看出,另外我之所以以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在学术领域也是这样,事实上我也想面对,女性自身的一种矛盾,就是自我内在的矛盾。这样强势的男权社会不仅是构成整个社会的环境,每个女性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尽管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间不断想排除这种影响,特别是像女博士,高知女性她们接受了这种教育的影响之后,她们努力的想把自己所受到的这种影响排除在外。但是,从我个人的体验上来说,这种影响还是潜移默化地存在着。比如我刚才说,我长期扮演大龄剩女的角色,在漫长的过程当中,一个是感受到外在的压力和内心的愤怒,另外也无时无刻的会有夜半睡不着觉的时候,想到父母的压力的时候就觉得我是不是错了?是不是我确实不应该读个博士,是不是一个女博士就应该是承受这样一个命运?或者是不是因为我自身的问题,比如说我没有表现的像一般的正常的女性那样可爱,或者像贤妻良母,或者是不是我表现的太强势了不符合男性的审美,内心也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质疑。我想有过这样经验的女性都会有这一点感触。

那么,即便是我现在处在婚姻的状态中间,而且我的先生也是一个同行,也是一个男博士,而且导师、学校都不如我好,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是同行,而且是在一个学科一个领域中间,所以理论上来说,我是应该不会感受到太多的压力,理论上我应该更强势一些,但是有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说你作为一个男人应当这样。我为什么会说这个话,以我这样的女性主义者,你作为一个男人应当这样?我想,这种矛盾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环境不止是外在的环境,我们自己不自觉的都在我们的自身中间存在这一点。所以我之所以要写这个文章,同时也思考这个问题,也因为这一点想梳理或者挑战自己内心存在的困惑和矛盾的状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