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吹牛可惜没把八国联军吹走

这吹牛的人啊,就是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在地沟里面——别人问:那你的脸哪儿去啦?答曰:我们吹牛的人就不要脸啦。

文/廖保平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崔永元接下一个价值两亿元的代言,同时他对该品牌提出了一个条件: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必须可以退货。谈及此事,崔永元坦言,“每年代言费是两千万,十年是两个亿。这笔钱我全部捐给了我的基金会。”

接着,一直与崔永元打嘴仗的方舟子连发数条微博,质疑崔永元讽刺道吹牛不用上税:“据报道崔永元声称他代言某品牌家具收代言费两亿,并捐给其公益基金。都已经代言了还不透露该品牌是哪个,是秘密代言吗?反正其公益基金又不公开帐目,捐了多少就由他说了。不过吹牛是要上税的,捐款不必交税,收代言费则是要的,崔永元交了几千万元个人所得税了没有?”

随后,崔永元发微博称:“崔永元为地球卫士产品代言,企业捐款两亿人民币支持北京永源公益基金会的口述历史项目,分十年执行。请立刻相信这个朴素的表达,不要编成耸人听闻的段子。”

对于这一对欢喜冤家的对掐,我不想介入,懒得去分析谁对谁错,免得惹上一身骚。不过说到吹牛,我倒是觉得可以谈谈。

说中国人爱吹牛,这大抵不会有太多人反对吧。马季在相声《吹牛》里就讥讽过这类人,吹起牛来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东郊一个工厂着火了。那全城的消防队都去了也没给救来喽。没办法,把您给请去了。您到那之后,对着那火,嘚啵嘚啵来段相声(实指吹牛),眼看那火苗往下出溜出溜吧叽,灭了。”

你看看,吹牛的人那张嘴,比消防员的高压水枪还厉害,那要对着人吹,准能把人给吹死;那要对着牛吹,准能把牛吹上天去;那要对着外国人吹,八国联军早就被吹走了,保我中华不受外敌侵略。唉,可惜这功夫没有用对地方。

中国人爱吹牛,是有文化原动力的。这文化就是中国人特别爱面子、好攀比。你有奥迪,我就要买宝马;你有100平方米的房子,我就要买200平方米的房子……总之要把对方比下去,给足自己面子,满足虚荣,挣足优越感。

如果没有本事把别人比下去,又死要面子怎么办?那就只有用吹牛来自我美化。

这爱面子和好攀比的背后又有什么深层的文化?这很令人费解。我理解为等级森严的制度产物,即人要讲三六九等。一等压一等,谁都不想垫底被压,就要拼命地往上爬,做“人上人”。

里子上高人一等,面子上自然就会优人一等。里子稀烂的人也想做“人上人”,就要拼尽所有面子,在排场上优人一回,结果搞得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过,也有一个里子稀烂也能轻松地在面子上优人一回的办法,那就是吹牛。

如此不花钱不费力就能轻松“战胜”别人的方法,最适合于阿Q,吹嘘他祖上比你阔多了,人家跟赵老爷一个姓,也是姓赵的人。就像现在某些人,初次见面还没有跟说几句话,就说他表哥的表姐的表弟在美国,跟奥巴马很熟……。

阿Q这样的人,其实可怜得很,但是他不希望别人同情他,别人也不愿意同情他。信奉等级的人,就是希望“踩”在人上成为“人上人”,怎么可能真心同情被自己“踩”在脚下的人呢?所以阿Q式的人,必须要战胜别人的鄙视,他活下去所需要的自信就依靠吹牛,吹牛成了中国人活下去的法宝,因为中国人最伟大的信仰是“活下去最要紧”,吹牛能让自己有勇气活下去,这法宝世世代代不能丢。

不以谋利为目的的吹牛可能还不算太过恶劣的行为,一旦为了谋利而吹牛,就是非常可恶的行为。比如有些商人为了谋利,将自己的产品吹上天,哄骗消费者上当,这已经不只是诚信问题了,已经触犯了法律。

可是,吹牛这种不诚信的行为,在中国“成本”很低。有句话叫“吹牛不上税”,就是说吹牛代价低。一个爱吹牛、不诚实的人,照样活得潇洒;一个爱吹牛、虚假宣传的企业,照样横行于市。

在国外,吹牛的代价是昂贵的,一个人可能因为老喜欢讲不着调的大话,会被视为不诚实而遭人唾弃;一个企业很可能因为把产品吹上天去,而被消费者当成欺诈的“呈堂供词”告上法院。因此,无论个人还是商家,也无论何种行当,都不能不慎言慎行。

在我们这里,吹牛非但不受惩罚,而且还是邀功请赏的好法子。比如给数字注水,把政绩吹大,会大受领导器重,会让自己爬得越来越高。相反,那些老老实实做事,做一分事说一分成绩的人,不会吹牛拍马,反而经常得不到提拔重用。如此一来,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吹牛者吃香,老实求真的不讨好。

但是,牛皮最怕时间的考验,迟早会露馅。所以,吹牛者总是希望在牛皮没有破之前就能兑现成利益。这就决定了吹牛者都是些急功近利者,做人不认真,做事不踏实,总想投机取巧,忽悠一个算一个。所以说,这吹牛的人啊,就是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在地沟里面——别人问:那你的脸哪儿去啦?答曰:我们吹牛的人就不要脸啦。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