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车坛盛事还在如火如荼着。
2014车坛盛事还在如火如荼着。
记得2008年北京车展头一回移师新国展的时候,我还在某个网站做后方专题更新的编辑,当时还没有微信,也还不流行微博,不过对于车展组织、场馆建设的吐槽就已经不绝于耳。泥泞的道路,湿了裤子的车企老大,还有塌了顶棚差点砸到正在做专访的某老外部长的媒体展位,构成了我对北京车展的第一印象——无组织无纪律。
也难怪,相比而言,同样两年一次的上海车展,以及偏安羊城的广州车展,虽乱,但远不至于此。
终于,时隔六年,我有幸第一次亲临北京车展现场。比起六年前端坐后方听传闻时的八卦心态,从距离场馆三公里外就开始赌得没边的交通开始,我就自以为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今天咱不吐槽,如果无视都教授,无视W2馆的脑残,无视“小喇叭广播站”的婴儿记者,无视老年大学校刊的资深大爷大妈,无视个别展台的卖肉赚吆喝,今年的北京车展还是值得一看的。真的。大多数车企,很用心。
褪去了过去几次的噱头,更注重品牌、产品和形象的塑造。这是年复一年北京车展带给我们的正能量。凹凸先生希望我能写一写车展的观众面孔。我觉得,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种车展。既是众生相,不妨如此描述吧。
他
他站在一款概念车跟前,看起来已有些沧桑的脸上却写满了认真。一瞬间会让人联想起高考前紧张备战的学生。不像其他看客,他已经在这台概念车四围转了几圈。彼时,恰好有一家媒体邀请这个品牌的老外设计师做视频讲解,于是,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老外的同声翻译上。
“这里,诠释着我们最新的品牌设计理念”“这里,我们的设计灵感源自……”“所有这些用料,都是我们精心挑选和设计,用以打造充满时尚、家居环境的豪华品质……”直到十分钟后采访结束,他都一直侧身站在概念车边上,倾听着翻译说出的每一句话,甚至没有想到拿出手机拍个照。他对这款概念车是真的感兴趣。
也许,他并不从事汽车行业的工作,也许,他曾经有一个汽车的梦想,也许,他对汽车机械的钻研只停留在互联网知识层面。只是,命运给了他另一条路,只是,他喜欢车。车展,就是他人生旅途中感受汽车文化最好的一环。
路途不便,两年一次,在车展魅力中,这些都不算什么。如果可以的话,他或许愿意天天穿行于各个展馆中,对每一款令他心动的车细细品评一番,就这样,车展成了他生活中两年一度的节日。看完了这款概念车,他若有所思地走向了下一个展台。
他
即便没有驾驶过兰博基尼法拉利,即便没有体验过QQ和金刚,但都不妨碍他对汽车的热爱。如数家珍的品牌,娓娓道来的技术传承,让他俨然成了半个汽车专家。所以,他是朋友圈里最懂车的人,他是朋友圈里的买车参谋,他是所谓的“键盘车神”。车展,自然少不了他。
跟朋友一起来到车展,他就是个“活导游”,“活地图”。从入口拿了一份导览图看一眼,就能领着朋友从E1一直逛到W4。每到一处,他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介绍时的兴奋劲儿溢于言表。
当他与朋友一起走到某品牌跟前的时候,那些早就出现于网络却第一次首发亮相的车型立即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快步走近车前,焦急地等着前一波钻进车里的观众。在他看来,那些在车里坐着的观众都是看客而已,只有他才是最懂得车子特点的。
于是度秒如年了半分钟后,他终于得以坐进驾驶舱。就像抚摸自己亲生孩子一般,他仔细触摸着这款车的每一处细节,曾经于网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角落,他倍感亲切。开门,关门,体会一下隔音;按钮,拨环,体会一下做工;闭上眼,想象一下自己驾车的情景。
车后面坐进来两个看客。发表了几句看法,相互又问了问,“这里看着还不错”,“也不知这车多少钱”,“这是干嘛用的”。忍不住,他主动做起了销售。把所有他知道的关于这台车的特点说个遍。那两位看客也听得一愣一愣的,彷如拨云见日。末了,他才想起朋友落单了。依依不舍地跨出车门,拿出手机呼唤朋友的名字。
她
她不是车迷,甚至对车的概念是七窍通了六窍。在她眼里,漂亮的车就是好车,奔驰宝马保时捷就是豪车,认识Smart和MINI是因为可爱,知道大众也就是因为家里有一台朗逸。车展很远,能够拖着双腿不辞辛劳地逛一天,最大的动力不是身边的男友,而是各种金发碧眼的男神。
当她跟着他穿梭在车展人流里,但凡哪个展台上有帅气或者长腿男神出现的时候,她总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想着法儿地凑近去拍照。假如有个男神可以依靠着合影,更能让她两眼放光。
此时此刻,唯有她的男友,一脸阴天。于是拍完照,她会立刻冲到男友面前,一脸萌状:“哎呀,你知道人家心里装的是谁的。男神两年才见一回,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别吃醋。乖~”男友,还能说啥呢。
她也是有对车感兴趣的时候的。活跃的MINI就能让她欢心不已。前一刻还在撒娇的她,指着MINI的“大眼睛”就玩笑似的跟男友说:“老娘我最喜欢MINI了,咱结婚的时候一定要用它当婚车,否则老娘不嫁,知道嘛!”“行!不就是个MINI么,爷高兴,回头咱去人家店里,这个这个我不要,其他给我打包,七个颜色,每天不重样,如何?”——其实,这就是爱。
他们
他们还记得第一次来北京车展看车的时候,那会儿还在三环里的老国展。那会儿他们新婚不久。十年转瞬即逝,那会儿买的伊兰特也已经在这座城市里跑了好几十万。不管是回东北老家,还是远赴湖南自驾,或是凌晨一点送孩子急诊。伊兰特都兢兢业业地完成了它的使命。这几年的打拼,加上越来越大的孩子,换车的事情提上了他们的议程。
他们期间也曾逛过车展,不过那都是周末找个地方凑热闹。如今带着使命看车展,心情总是不一样的。北京现代早就不是伊兰特唱主角了,都教授代言的ix25也不适合他们一家三口。“买个SUV吧,周围朋友都开这个,空间也宽敞。”妻子说。“好。你挑,我买单。”男人很干脆。一如这十年的每一次决定。
从北京人热衷的斯巴鲁,到日产刚上市的新奇骏,还有北京现代的新途胜和久经考验的汉兰达。如果算上高配的途观和翼虎,30万左右的SUV选择余地不算少。他们平时对车了解不多,车展是一个最适合做横向对比的场合。
几个展馆一跑,他们也渐渐有了意向。不过,上千款新车摆在他们眼前,看多了却也有些苦恼。特别是那些价格差不多的车型,虽不是SUV,但不管是国产的A4L还是3系,还是进口的V60或者A200,都有着更高一点的品牌影响力,说白了,更有面子。怎么选?也许,车展上是得不到答案了。
他们
他们相互交流着,他们人手一台5D2,必要的时候,他们相互做着彼此的“车模”。他们是朋友,他们也是竞争对手。他们是真正以车展为工作核心的人。他们是来自几个不同网站的编辑。平时不在一起上下班,一部分人甚至不在一座城市生活。因为工作,他们相互认识,因为工作,他们有着相同的爱好。
“不好意思啊!这角度让我先拍几张吧。赶着上传呢,领导催死了。”“行,那我先拍内饰。”“来,兄弟坐里头让我拍几个。”“这设计真不错,就看价格。”“前些天媒体试驾我去了,开起来感觉还行,比老款强。”……
一边聊,一边默契地错开工作。这已然成为他们的工作习惯。对网站而言,车展是盛宴,更是一年中最紧张的几天。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对大多数参与车展报道的他们来说不是什么乐事。天天跟汽车打交道,天天鼓捣着评测导购的文字,谁都会有疲劳麻木的时候。也许车展里大多数车子都没法让他们提起兴趣,但他们总能找出亮点,因为这不只是工作,也是爱好。
还有他们
他们是车展入场的一道关卡。不用抱怨为何不近人情。这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有的只是为了一天一两百的兼职费,有的是汽车爱好者。只是不管是谁,一天中难得有时间好好逛展馆。更多时间需要面对各种各样进入展馆的人流。逛展馆,累了可以坐坐喝口水。他们多数时间只能站着,盯着,紧张着。车展,就在身后。
他们是车展里每一个展台背后角落里最不被人关注的一群人。开展前几天,他们夜以继日地在场馆内外搭建,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大量散发着强烈气味的材料,搭建出一个个高大上的展台。展出的几天里,他们只能坐等,随时被征调以对展台的纰漏修修补补。直到闭馆那天晚上,他们又得用最快的速度拆台,装箱,并准备着下一个展会的开始。对了,他们,也许一辈子都没有能力购买到W4馆里的任何一台车。
他们也许同样是一群无法消费得起W4馆的人,但他们却努力保证着场馆的卫生。面对数以万计人流产生出来的垃圾,工作量是极其巨大的。特别是总有那么一些人的素质让我们摇头,我们就不能把干净的环境寄托于数量有限的垃圾桶和小便池。谁去捡起烟头?谁去擦拭翻倒的饮料?不是你,不是我,是他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