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先信仰起来

1977年恢复高考,1981年我上大学。大学也不是名牌,只是大连一个普通的院校,即辽宁师范学院。本来是报考辽宁师范学院的中文系,只是那一年,本来作文非常好的我,却把作文写得跑了题,作文题目是《毁树容

板砖上的中国

(《保印说国民性》)

曹保印

导读:“板砖上的中国”是一个沉重的中国,很多人因为不能拥有板砖里的空间,而失去了幸福感,也失去了尊严。以前,中国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现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压着一块块板砖。这些板砖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一不小心就成了双重奴隶:钱奴和房奴。这必将导致“奴性中国”的出现。这是我最担忧的。

说国民性,道国民性,苦辣酸甜,绵延千年。劣根多少,美德几何,吾国吾民,听我评说。欢迎收看《保印说国民性》,我是主持人曹保印,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在本期《保印说国民性》中,我给大家聊一聊“板砖上的中国”。

就在最近,《舌尖上的中国》又开始热播,很多人在津津乐道于《舌尖上的中国》里的美食,以及《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化。在我看来,不仅有“舌尖上的中国”,还有“板砖上的中国”。“板砖上的中国”和“舌尖上的中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味道。

就在这几天,有一个新闻在网上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并且迅速成为网络搜索热词。什么新闻呢?一个北京的老爷子,手持板砖追打一个年轻人。我仔细看了一下视频和图片,这位老爷子手持的,并不是像我拿的这么一块板砖,而是一块普通的、那种铺路用的灰砖,不是红的、硬的、沉的板砖。板砖,其实就是北方的土话,指的是一种体型比较大,特别沉,而且表面非常粗糙的砖。对这样的砖,北方人称之为板砖。

那么,这种板砖为什么会引起网友的热议呢?老爷子拿起一块板砖,去追打一个年轻人,就只是街头打架,也是司空见惯。其实,“板砖”这个词,在今天的网络化世界中,已经不再是大家想到的做建筑用的板砖,而是成了一种网络语言。它所表示的意思,就是网友们之间的对骂、掐架,这在网络上被称为互相“拍砖”。

因此,如果你在网络上说起“板砖”,没有人会想到此时我手里拿的这么一块沉甸甸的板砖,而一定就是谁和谁又掐架了。特别好玩的是,在网络上用“板砖”,分为“外家砖”和“内家砖”。“外家砖”是对人不对事,“内家砖”则是对事不对人。

“外家砖”的所谓对人不对事,也就是我烦你,我就骂你,无论你说什么样的话,我都是板砖横飞。我就遭到过很多人朝我飞过来的“板砖”,对这种“板砖”,我都是一笑置之。这种“板砖”就像真正的板砖一样,特别的狠,因为很多时候是在人身攻击。这种攻击的风格特别粗糙,没有多少文化味道,所以才被称之为“外家砖”。

“内家砖”则是对事不对人,不管你是谁,如果你的观点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你发布的信息有了问题,则大家一样是“板砖”横飞。但是,这种“板砖”不做人身攻击,往往是观点对观点,事实对事实,所以“内家砖”还是受到大家普遍尊重的。“内家砖”的杀伤力,因此要比“外家砖”的杀伤力要大得多,而会使用“内家砖”的,大多数是专家。

说完了“板砖”的网络含义,你也就明白为什么老爷子手持板砖追打年轻人,竟然会成为网络热搜词。正是因为有了网络的“拍砖”的意思,所以在网络上还有一个词叫“砖家”。这个“砖家”的“砖”,就是指砖头的“砖”。特别有意思的是,为什么“专家”会变成“砖家”呢?

我们先看网络上的“砖家”有几种意思。

第一种意思,是指一些 所谓的文化大师,夸夸其谈,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到处招摇撞骗,这样的人被网友称之为“砖家”。

第二种“砖家”,则是精通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但也就是仅仅精通于这一个专业领域而已,如果你给他换了另外的一个专业领域,则就变成了白痴。但是,特别有意思的是,他偏偏喜欢在自己是白痴的其他专业领域中发言,而不是在自己精通的专业领域中发言,于是常常会出现常识性错误。因此,这样的一些人也被网友们称之为“砖家”,这显然带有讽刺意味,是贬义词。

第三种“砖家”,就是有一些人总是喜欢在网络中杜撰一些荒唐的言论、雷人的观点,以吸引网友的拍砖。还有一些人,不是故意杜撰信息或观点,但他的观点、见识本身却极为荒谬,为此网友们称之为“雷人”观点,这样的人也被称为“砖家”。

你看,“板砖上的中国”体现在网络上的,就是这么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中又有什么样的国民性呢?显然,这里有两种国民性。一种是“外家砖”的粗糙和粗暴,一种是“内家砖”的看似绵软、实则有力的文明与规则。那么,我们中国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当然还是“内家砖”而不是“外家砖”。只有“内家砖”的使用,才能让人们感觉到中国人是有素质的民族,而不是动不动像泼妇一样街头开骂。如果你是在网络上“板砖”横飞,如果你经常性地用“外家砖”的方式互相掐架,那么,这和泼妇骂街其实没有区别。

而“专家”之所以成了“砖家”,有一个调查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10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9.5%的人认为专家言论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31.9%的人觉得专家言论需要根据情况判断辨别;20.4%的人认为专家言论根本不值得相信,6.5%的人认为“专家是社会权威,值得信赖”。调查中,对“专家”之所以成了“砖家”这个问题,79.6%的人觉得是因为“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同时,有28.5%的人认为媒体难辞其咎,“媒体争相报道专家‘雷人雷语’,放大负面印象”。显然,“砖家”不是好东西,是不受网民欢迎的,因而是被网民“拍砖”的对象。

当然,我们说“板砖”,它的作用并不只是网络化的戏虐与讽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板砖上的中国”,“板砖”的作用非常多,而且都特别好玩。

“板砖”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打人、抢劫、自杀等,都用得上“板砖”。我就看到,一些知名的电影、电视演员,有时候会拿着板砖对着镜头秀一秀,包括李宇春等,这些人做出的手持板砖的动作,其含义是什么呢?在我看,就是自残与残他。当然,你也可以说,做出这样的动作,只是显示他们想打人,哈哈,所以就要呈现出粗糙的野蛮来,也呈现出暴戾的江湖气。由此,“板砖上的中国”、“板砖上的中国人”因此而体现出来的,也就是粗糙和暴戾。

“板砖”还有一种作用,就是砸车窗。在贵州的凯里,有人发现,公交车上系着四五块大板砖,自然感到特别好奇:公交车上放板砖干什么?再仔细看,板砖下面贴着几个字:安全砖。记者采访司机,问“安全砖”的发明从何而来?司机无可奈何地苦笑道:“我们的安全锤总是被人偷走,为了安全起见,我只好找了这四五块板砖作为安全砖。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我就可以用板砖砸碎窗户,让乘客逃离出去。”

“板砖”的这个作用,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安全锤的设置,本来就是为乘客的安全着想的,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人过于财迷,竟然把安全锤偷走,于是,司机无奈地发明了所谓“安全砖”。这个小故事,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国民性呢?为了贪小便宜,根本不顾及别人的生死。这种现象还真是非常普遍。比如,街头的井盖被偷走了,以至于有人不小心掉进了井里,造成严重伤亡。这种个人贪小便宜,让公众吃大亏的做法,就是中国人国民性中的劣根。

还有一种板砖,它不是用来砸车窗的,而是用来占座位的。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情,一个大学生,为了在自习室中能占得一个座位,就把一块板砖放在桌子上,板砖下面压了一个字条:“此座位已有人,谁要用板砖见。”这种“板砖见”,自然就没有人敢占他的座位了,而这个板砖占座位的故事呢,居然也能成为网络热点,并且大家都去纷纷效仿。

事实上,这同样是中国人国民性中的劣根。你既然人不在座位上,那么,自习室里的座位,就完全可以也必须要让给先到的人使用,这就是文明的规则,也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用板砖来表示自己的占有,这同样是粗暴的、粗糙的文化。对这种文化,大学生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在是令人摇头叹息。当然,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的自习空间相对比较少,或者说在考试的季节相对比较少,并且是少之又少,而大学又没有灵活调配更多的自习室,因此就造成“板砖文化”的横行。

说到“板砖文化”,大家平时通过网络或者是通过媒体报道知道最多的、最吸引人眼球的、最能展示暴力水平的,还不是砸车窗、占座位,而是有人拿着一堆板砖放在面前,然后高高地举起拳头、掌,有的则是高高地仰起头……干什么呢?用拳头、掌或者用脑袋,对准砖堆,“啪”地一声砸下去,随即只见真的板砖横飞了——板砖纷纷断裂,有的甚至碎了。有的人则是把一摞砖放在肚子上,另外一个人站在旁边,举起吓人的大铁锤,对准砖堆,“啪”地一声砸下也是真的板砖横飞。还有人把砖堆顶在脑袋上,然后,也是一锤下去,同样是真的板砖横飞。

这样做的人,都是在展示所谓的硬气功,真功夫,他们一般是三种人:一种人是跑江湖卖大力丸的,一种是少林寺习武的和尚,一种是武警部队的士兵或者是其他军种的士兵。其实,这种头破板砖、拳破板砖、掌破板砖、锤砸板砖等,不过只是表演。

人的脑袋再硬,真能硬得过大铁锤吗?这种硬气功,并不具备多少实战的作用。因此,据解放军报2014年2月24日报道,头开板砖、背断木棍、钢针穿玻璃、咽喉顶钢筋推车……这些曾为部队赢得不少荣誉、受到官兵热捧的训练课目,如今已淡出北京军区某特种作战旅训练场。2014年年初,该旅在制订训练计划时砍掉了这些表演性课目。对此,该旅旅长张爱军解释道:“打仗不是表演,部队训练必须紧贴作战实际,抓紧练强打仗急需的本领。”

打仗要的是真功夫,不是花架子。头开板砖开得再好,哪怕开出花来,一旦上了战场,也依然是纸花虎,不堪一击。这显然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带有娱乐色彩的表演,对江湖艺人、少林寺和尚来说,可能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对军人来说,可以说完全没有必要。

不过,这种表演之所以能在军营中长期存在,并且一直以来被刻意地放大,显然是为了糊弄外行的老百姓。特别有意思的是,军人头开板砖、手劈板砖这种表演,并不是中国士兵长期以来在做,有的国家如俄罗斯的士兵也在做,网络上就流传着一段俄罗斯士兵手劈板砖的视频。只不过,视频中的俄罗斯士兵劈了多次也没劈开板砖,最后一次虽然劈开了,但自己的手也痛得差不多要断了,结果,展示武力的表演,成了滑稽搞笑的演出。

当然,对板砖来说,它最大的作用并不是表演,而还是建筑。有统计表明,中国每年生产板砖9亿块。中国人口总数才多少?13.6亿。两者一比较,差不多每个中国人每年头上都要顶一块板砖了。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用这么多板砖建起的那么多房屋,却依旧让越来越多的人住不起。这些板砖建起来的房屋,由这些房屋构成的房地产,成为近年来中国政府最难解的题,不仅让上一届中央政府头疼,也同样让这一届中央政府头疼。

在城市里,很多人为了住进一个用板砖搭起来的空间,耗尽了一生的心力,甚至耗尽了几代人积累的资产,将一生的幸福全部被压在了板砖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讲,“板砖上的中国”是一个沉重的中国,很多人因为不能拥有板砖里的空间,而失去了自己的幸福感,也失去了自己的尊严。也有很多人因为借贷而有了板砖中的小小空间,却又让自己变成了房奴——房子的奴隶。以前我们说,中国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依我现在看,中国人民的头上压着一块块板砖,这些板砖压得你吃不饱、睡不香,一不小心还成了奴隶,而且往往是双重奴隶:钱奴和房奴。可怕的是,这两种奴都会逼得人们常常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以至于社会风气越来越差,道德水平越来越低,家庭伦理越来越淡漠,最终必将导致“奴性中国”的出现。这一点,恰恰是我最为担忧的。

那么,就板砖本身的文化而言,“板砖上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看板砖的历史,早在周代就已经开始了。在周代,人们发明了空心砖,可是制造空心砖的成本太高,不是一般人家用得起的,所以主要是用于帝王的陵墓。到了汉代,板砖开始发展了,汉代的板砖在中国板砖文化中独树一帜,达到了板砖文化的顶峰,真正的前无古人,反无来者,甚至板砖的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以视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奇特的“硬史书”。

汉代最著名、极具代表性的是汉画像砖,从某种意义上说,汉画像砖甚至不能被称为“砖头”,而应该被称为“硬史书”。否则,便是对汉画像砖的侮辱。一块块板砖,就是一部部史书,上面写满了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丰富的历史信息。一块块汉代的画像砖在手,真可谓是阅尽汉代历史。如果你去看汉画像砖,简直是精美绝伦。只可惜,砖毕竟是砖,如果拿着汉画像砖当书读,估计每天读下来,一定会腰酸背疼腿抽筋。当然,说不定也能练出一个拍砖的武林高手,并且是文武双全。

在汉代,汉画像砖上有非常多的人物、故事,比如说伏羲、女娲、西王母、市井人物、烈士贞女等,你都可以在汉画像砖上看到。这种汉画像砖,特别特别的有意思,不知道当时的人们出于什么样的想法,要做这种砖头。当然,也有历史学家研究说,人们当时相信,人死之后会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所以另外一个世界的房屋也要盖好,而且要用自己活着的时候能看到的、能想象到的内容,去设计搭建和装饰陵墓,这样就可以让逝者躺在陵墓之中,也同样享受天堂一般的生活。按照这种说法,汉画像砖的来源可能真是这样了。

在汉代的板砖中,有一种特别大的空心砖。我从网络图片看到,这种砖和我小时候在故乡河道里挖出的砖一模一样。其实,我小时候的家,就是建在一个西汉的陵墓之上。小时候,故乡的人们在挖地窖时,以及到河滩边挖河泥时,总是可以挖出这种巨大的汉代空心砖。只可惜,当时故乡的人们并不知道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所以,大多数汉代的空心砖被垒成了猪圈,我家的一个猪圈就是用这样的巨大空心砖垒成的。去年,等我再回到故乡的时候,这些空心砖早已不知道去了哪里,估计大多数已经碎了。回头想想,由于对历史文化的不了解,造成了多么大的文化悲剧啊!

到了唐代,同样不像现在,盖房子用的都是砖头,那个时候是用不起的。唐代的城墙,一直到元代的城墙,都是用夯土来筑起的,只是城门用板砖包起来。这种做法,当然就省去了很多砖头,可是建筑质量显然不能和全部用砖砌成的城墙相比。

事实上,一直到明代,城墙才开始用板砖包起来了。因为明代的统治者更加担心外来力量特别是游牧民族的入侵,干脆就用砖头把所有的城墙都包起来。很可惜,明王朝虽然用板砖包起了城墙,用板砖建起了一段段新的万里长城、修补了一段一段旧的万里长城,但最终,大明王朝不也同样土崩瓦解了吗?可见,无论外在的城墙用了什么样的砖,假如你内在里对老百姓不好,让老百姓活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那么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板砖砌墙,都会无济于事。统治者们如果不明了这一点,只是一味地依仗武力,其结局必然会和明王朝一样,“旧时王榭台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些砖,如果你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就像汉代的画像砖一样,它们真的就是一部部史书。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汉代以来,很多板砖包括建筑用砖在内,上面都刻着各种各样的字,这样的砖就是“铭字砖”。“铭字砖”上刻的是什么内容的呢?地名、人名、以及管辖这些砖的官署名,也就是政府部门的名字。那么,这种做法是为了什么呢 ?就是突出责任,以备将来追究这种责任。

假设一下,假如我们现在住的这些楼房,所有建房用砖上都有地名、人名和负有管辖与监督的政府部门的名字,那么,一旦出了建筑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就会非常方便。因为自己的名字在板砖上刻着,这些人和官署都逃脱不了责任,所以,他们在建构建筑之初,一定会认认真真,不敢懈怠。但是很可惜,这种非常美好的责任追究传统,到现在完全没有了,所以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在任何一个商品房的墙体上,发现这种重要追究责任的“铭字砖”。事实上,“铭字砖”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一种非常美好的东西,那就是责任感、荣誉感。而现在,责任感的缺失,恰恰就成为中国人国民性劣根性中的显著表现之一。

在这种刻砖记事的做法中,还有很多砖是记年记事的。所谓记年记事,也就是建筑者会在砖上写字,记载某年某月发生了某事,这个事在当时是什么状况。这种记年记事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史书。很多这种砖上面,还写有各种吉祥话,而这些吉祥话呢,也同样是一种鲜活的历史。比如说,在唐代一些刻砖记事的“铭字砖”中,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子孙宜昌”;大吉祥;益子孙;富贵昌等文字。而中国人文化的精髓,包括中国人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以及人们的生命价值观等,你都可以透过这些“铭字砖”,窥见一二。

还有一种砖,就是“墓志砖”,也就是一个墓的主人,到底是一个好家伙呢,还是一个坏家伙;生前,他做了什么事情等,也都在板砖上刻着。到了现在,文物发掘出土的这些砖,自然也同样成了历史文物。

很有意思的是,古时候板砖上大多刻有人名、地名、政府部门的名字等,以利于追究责,因此大多数人不敢在板砖上做和个人利益相关的事情,并且逐步地把责任上升为荣誉。到了今天,人们反而在很多建筑工地上、在很多建筑物上,发现了“假板砖”。这种砖是用煤矸石做的,用手一捏就碎,因此又被称为“粉末砖”。所谓“粉末砖”,并不是因为你的手功已经达到了武林大师的水平,而是因为这种砖本身的硬度就像豆腐渣一样,不必功夫就可以捏碎。两相对比,我们真的会感慨今不如古。这种“假板砖”的出现,就告诉我们,这就是社会的堕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假板砖”实际上是时代堕落的象征或标志,虽然上面没有刻字记事,但它本身就已经成了最好的证据式刻字记事。

说起板砖的标志性意义,这其实也是一种特别有意思的传统。因为,板砖事实上是可以区别贫困和富裕的。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板砖会说话,而是板砖本身的质量问题。比如说,在故宫中铺的砖,通常都是用“金砖”。这种砖当然并不是用金子做的,但也都是特制砖,从砖坯变成砖,一直到可以使用,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也许是因为这种砖的制造成本极为昂贵,民间传说一块砖相当于一块金子,因此称之为“金砖”。显然,这是一种夸张性的猜测与说法,但不管如何,“金砖”的制造成本是极高的,能够用得起金砖的,也只有皇上。

至于大富大贵之家,则往往讲究“磨砖对缝”,他们盖房子或者砌墙的时候,特别在意把砖打磨得非常细、非常光滑,在墙体建成,抹完腻子之后,用“磨砖对缝”方式砌成的墙,刀插不进、针扎不进。可以想像,这种“磨砖对缝”的砖,其代价也必然是极其高昂的。所以,到了穷老百姓那里,盖房子或者砌墙的时候,用的砖就变成了“擦屁股砖”。所谓“擦屁股砖”,就是碎砖头、旧砖头砖,用这样的砖头建房、砌墙,可以想见,无论是建筑质量还是外观,都不可能好。所以,当你把“金砖”、“磨砖对缝砖”、“擦屁股砖”放在一起,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谁有钱、谁没钱,谁又是光屁股的穷光蛋。这时候,你看中国人国民性中的炫富,是不是也由此而被呈现出来了呢?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板砖”的本身,也回到“拍砖”的本身。板砖,要的就是厚重和结实,要的就是责任和实在,要的就是历史和文明,要是就是承受和担当。所以,板砖完全应该也必然会成为史书,完全应该也必然会成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完全应该也必然会成为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别看现在的板砖上没有被刻字,如果用它建起的房屋质量不过关,则这些砖就会成为历史的耻辱证明。反之,也会成为历史的荣誉证明。

另外一点,回到“拍砖”本身,而“拍砖”事实上就是话语权。在网络上,我们应该既尊重别人的话语权,同时也珍惜自己的话语权。在网络上多多拍砖,多拍“内家砖”,事实上有益于时代的进步。当然,我们“拍砖”用的砖,一定要是干净的砖,而不要是肮脏的砖;一定要是精致的砖,而不是粗糙的砖;一定要是文明的砖,而不是野蛮的砖;一定要是有规则的砖,而不是无规则的砖。

所以,我们看“板砖上的中国”,就需要思考,它所能体现出来的文化、传统、文明,我们过去拥有多少,今天拥有多少,明天又会拥有多少。两两对比,是不是感慨通过“板砖上的中国”,事实上让我们感觉到了一个日益倒退的中国,而不一个日益进步的中国?这是最需要我们思考的,因此也是最需要我们警惕的。

说实在的,在看到了一些不公不平之事后,我总是想手持一块板砖,跑到大街之上,去追、去打、去拍那些为祸于中国文化的人,为祸于中华文明的人,为祸于中国人的人,为祸于中国人国民性的人。他们是谁?在哪里?你、我、他,大家都想一想,找一找吧,在找到之后,每个人都拍这些家伙一板砖,解解心头之气!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