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现实的土地上拥抱理想

“澎湃”发刊词的文本分析。

(图片来自网络)

站在现实的土地上拥抱理想

——《我心澎湃如昨》文本分析

22日凌晨,上海报业集团的“澎湃新闻”(ThePaper)正式宣告全面上线。澎湃新闻CEO邱兵撰写的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在网上引起热议。

看到这篇文章被刷屏,各种声音,各种胡说八道,忍不住跟风八卦一下。以下仅代表个人揣测,不负任何责任。

【背景】

文章说得很清楚,站在1990年向80年代致敬。1990年,一方面是尘埃落定,一方面是前景未卜,充满不可预见的多种可能。

要读懂1990年,一定要了解在这之前发生过什么。

如果不知道,那么作者提供了一个超链接——苏芮的《风就是我的朋友》。去看看这首歌的歌词写了什么吧。里面有两句话,一句是“当我付出我的所有,不必在乎沉默”;一句是“吹落昨天破碎的梦,向明天问候”。

简单讲,就是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抬头迎向未来。

这首歌的基调是积极、激昂的,但那时候听来,一定夹杂着酸涩的味道。

作者彼时的情绪并不坚定,而只是一种未经成熟思虑的想法。所以他说:“可是,一直没有风。”也就是说,他还找不到足以支撑自己向前走的坚定信念。

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是难以明白作者想说什么的,说这篇文章充满文艺腔,只是看到了表层。

当然,这个背景需要切换到此时此刻,也就是2014年。拿1990年和2014年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关键词是变化。有人认为指的是新媒体变局,这么说格局略嫌小了一点,更准确地讲是时代的变局。

【GB】

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正面描写GB这个人。梳理了一下,GB这个人,一是很会写东西;二是留长发、听崔健摇滚;三是什么都没有,特别是没钱;四,读张承志的作品《北方的河》;五,不拘小节(顺烟抽、偷汽水);六、头脑简单得要死(“很多年后我们再捞出来看看这个夏天我们写的话,会不会很浪漫?”)

这是一幅80年代理想主义青年的典型画像,很屌丝、很单纯,志存高远,却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

《北方的河》又是一个隐喻。不妨去百度一下。上面介绍说这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充满理想主义气质。当然,借助这部小说,还可以往深处挖掘出更多隐喻。比如北方的河的意象,寻找自我的历程,等等。作者两次提到这本书,当然不是无意的。

GB的遭遇暗喻着理想主义的幻灭。怎么幻灭的呢?可以说是被欺骗了。

【小叶子】

对这个人物,作者着墨不多,但意思很明确。她代表一种极具现实主义的生活思维。她爱GB,但很遗憾,她要出国,所以只能和他说拜拜。理想可以成追忆,毕竟不能当饭吃。

关键是作者的态度。作者在文章中并未对小叶子进行批判,而是隐含了尊重其选择的意思。80年代末出去的人不少,与其说是与理想主义告别,不如说是与自我告别。

【我】

作者看似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但主角仍是自己。这个“我”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既是识破小叶子的谎言的人,也是对GB(理想主义)的做法不屑一顾的人(认为GB像个白痴)。文章的关键句其实是这句话:

“浪漫个屁,估计明天就被清洁工捞走扔掉了。要我说现在就应该捞出来看看她写了些啥。”

“我”不仅没有GB那么浪漫,而且非常清醒地看到了“真相”。他用“真话”撕破了现实主义的伪装,同时浇灭了理想主义的火花。

 到这里,“我”的路径选择也就一清二楚了。这就是既看清楚现实,但不放弃“理想”。遗憾的是,作者非常节制,只用了“我心澎湃如昨”来表达一种情绪,却依然没有点破他的“理想”是什么。这或许是因为,“我至今都不知道,燕园水最深的地方,到底有多深”。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这是不对的。因为从头到尾,“我”都不是一个沉浸在理想主义幻象中的人。

综上所述,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谈到了三种主义:一是不惜放弃爱情(一切)的理想主义;二是坚决与理想割裂的现实主义;三是站在现实的土地上拥抱理想的务实主义(或许还有点机会主义的成分)。文章中的“我”,抱持的是第三种主义。当然,不能说这就是“澎湃”的追求,而只能说是作者的想法。

(百度百家原创专稿,转载请注明)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