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代瓦解 认真是职场中最大的坑

旧的体制已经开始解体,庸人们所依赖的那些组织如今就是一艘进水的破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你不能在新时代来临之前找到自己的价值点,那么你将面临极大的现实困境。

前段时间,萌主在文章里说了一些鼓励年轻人奋斗、打拼的话,许多萌友表示很受鼓励。当然,也有一些年长的萌友给出了许多善意的提醒,萌主在此一并谢过。今天,萌主就跟大家说说工作和职场的那些事儿,欢迎各位萌友就此话题多多交流。

在《年轻人,请尽情地折腾吧》一文中,萌主引用了一个网络段子:“你天天蹲在办公室里看似忙忙碌碌,但其实是碌碌无为。天天被使唤的像条狗似的,折磨出一身子职业病,平时连阳光都见不到。哥劝你们走到窗前看一看,世界很大,机会很多,别总躲在阴暗的角落里,都快发霉了。既然年轻,就不要浪费你年轻的资本。”

有人觉得这段话很犀利,道出了人们平庸而忙碌的根源;有人则认为这段话太过极端,是一种不切实际地鼓动,听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但却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当然,这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铁则,更没有一招能够吃遍天下鲜的好事。再好的道理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奇怪的是,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认真工作”这个道理完全适用于自己,并以此为行为准则。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认为没有什么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另一方面,我们却认为“认真工作”无比正确且必须遵守。我们常常从上司那里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认真工作”,这几乎是所有上司们的必备口头禅。然而,这条口头禅并不能将你指向通往职场巅峰的坦途,相反,它有可能是职场中最大的一个坑之一。

在工业化时代,从企业组织到社会组织,它们的结构都极为相似,是一座座庞大的层级式的金字塔。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标准也相对单一,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从金字塔的底层爬上顶层。在这样的结构之下,衡量人们的工作标准也非常单一,即领导对你工作的满意度及认可度。

在这样的体系里,工作成为一种演戏,满足领导和上司的个人喜好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而工作的真实效果则无人追究;因为没人对结果负责,所以老板只能借助于KPI这种一刀切的死办法来追求效果,结果却导致弄虚作假横行;在前两个因素的作用下,组织会逐渐板块化、利益化,导致人浮于事,办公室政治不可避免,相互顷轧时有发生。

因此,在这样的组织体系中,作为独立的个体企图以“认真工作”来完成自己的职场进阶,只能是事倍功半。要知道,上司嘴里的“认真工作”并不单单指的是工作,在他们眼中,你的工作就是完成他所分配的任务,而这个任务本身又带有极大的个人色彩和不确定性,它不关乎公司业绩,不关乎你的个人成长,只与他的上司对他的要求有关。

有朋友曾跟萌主抱怨道,说公司的新产品要上市了,需要公关公司和媒体做传播,可是它们报过来的数据明明就有很多水分,部门的人都心知肚明,可没有一个人愿意挑明。更为郁闷的是,大家都已经知道传统的传播方式影响力有限,但公司依然往里面砸了几千万进去,眼看着预算都花完了,可感觉没什么效果,问我怎么破。我跟他说,新产品卖不动,那是负责市场那边的责任,跟你宣传这边本来就没直接关系,况且媒体和公关公司都给你了非常靓丽的数据和报告,你怕个球!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明知数据有水分却不挑明?道理很简单,因为媒体报的数据就是你报给上司的数据,你当然希望数据越好看越好;而之所以没人主动愿意尝试新的媒体投放方式,因为新的方式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差错,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法则,当然是按部就班地来投放更好了。

其实,我们的很大部分工作就像我这朋友一样,看似各种忙,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唯一的价值就是按照公司的既定战略将钱花了出去,至于结果如何,那就是制定战略的人的问题了。短期来看,这样对我们个人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这样长此以往,我们会逐渐丧失整体思考的习惯和全盘考虑的格局,把自己变成一个按部就班,按照上司意愿来做事的庸人。

当然,如果这个社会不像今天有这么激烈的剧变,成为一个按部就班的庸人也没什么不好的,有班上,有薪水拿,还有周末可以休息,混到退休就可以拿着退休金颐养天年。但是,旧的体制已经开始解体,庸人们所依赖的那些组织如今就是一艘进水的破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你不能在新时代来临之前找到自己的价值点,那么你将面临极大的现实困境。

正如在文革之时,或许你的认真工作就是背毛主席语录,尽管那项工作并没有任何的社会价值,但在特定的组织里却使你极为吃香。然而,当这个组织一旦分崩离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已经变得一文不值了,更重要的是,之前的工作早已使你丧失了重新再来的机会。后来,这种悲剧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发生在下岗工人身上,如今,它又即将在庞大的底层公务员身上重演。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