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在错误时间犯了个错误的错误

2008年,日本八大汽车厂商在美国占据了高达46.6%的份额。这正是丰田章男和奥田硕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彼时的底特律已经开始出现衰落的征兆,如果日系品牌过于强势,美国会对日本进行另外一次经济制裁。恰如

接着上回继续讲,丰田濒临危险,实际上并未伤及筋骨,表面上丰田正在为快速拓展中质量监督的缺失检讨,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带领下的汽车企业痛下的杀手。我们不难理解丰田在这其中产生的质量问题,但美国对此的反应却大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就好比今天买个索尼电脑,有人告诉我“你特么不爱国”一样小题大作……

第四回

原本想汽车贸易攻坚战

谁还料政治博弈利益论

丰田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跟“成本杀手”渡边捷昭有关。为了在美国取得更大的销量,丰田选择了全球化的生产模式,指定一些美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为其生产汽车的相关零部件。其实,这也是一种入乡随俗的方式,这种方式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渡边君对美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要求过于苛刻。比如,在召回门中深受影响的美国CTS公司。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美国不匮乏啊。你们家地里只长草,我们家地种啥丰收啥。日本精简节约那一套在美国根本玩不转,美国人接到丰田压缩50%成本的指令后简直目瞪口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向来大手大脚的美国呢?精简成本就变成了质量的下降,因此美国CTS公司为丰田制造了大批存在质量问题的汽车油门踏板脚垫。

要说丰田内部彼时也是一锅粥,能派上场的基本都派上用场,比如让一个厨子去帮忙监督零部件生产质量。这就跟聋子来到歌剧院一样,台上哪怕是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也听不出来。这些不懂技术的人去监督零部件生产,效果可想而知。

前几回聊过丰田社长奥田硕具有不错的情商,事实上丰田章男也有很高的情商。2008年,日本八大汽车厂商在美国占据了高达46.6%的份额。这正是丰田章男和奥田硕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彼时的底特律已经开始出现衰落的征兆,如果日系品牌过于强势,美国会对日本进行另外一次经济制裁。恰如1985年那一场“广场协议”。

关于汽车在美国的发展,美国做出过很多次干预。比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石油危机刚过去,美国生产的大马力车型不可避免的走向衰退,1981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不约而同地出现亏损,此时日系汽车却因为价格低廉、油耗经济等特点迎来了迅速发展期。日系车的发展让美国汽车企业出现了恐慌,美国政府要求日本“自愿”减少对美国汽车的出口,并且要开放日本国内市场,停止高关税,允许美国汽车企业进入日本竞争。日本迫于无奈,只得答应。多年以后,原通用副总裁鲍勃·卢茨写的《绩效致死·通用启示录》中就曾详细聊到日本在开发周期以及节油性方面的优势。只是卢茨还说了一句大实话:

“许多消费者认为日本车小车省油,想当然的认为日本大排量也省油,其实红杉跟他们美国企业比起来差太多了。”

还有一次干预发生在1995年5月。这年奥田硕刚刚上任,美国政府就单方面宣布,对日本进口轿车征收100%的关税。1995年正是通用和克莱斯勒们闹饥荒的年份,从80年代被日系轿车摁在地上狂揍到95年,美国汽车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十分低了。美国政府因此还向汽车企业贷款250亿美元,帮助美国汽车企业恢复元气。2000年以后,全球又流行起荒唐可笑的“全球变暖”言论,美国汽车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美国政府的救济打了水漂,美国汽车企业基本都不依靠汽车赚钱了。比如彼时的通用汽车最赚钱的却是通用金融,为此美国媒体多次讽刺通用应该好好做金融,甭做汽车了。

2009年之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美国为了保护底特律的繁华,不得不出此下策。奥田硕一上任就感觉到了美日之间古怪的关系,对于美国限制日系汽车的进口,奥田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口不再提扩张的事情。所以,丰田不但没有加速赶超对手,反而利用一切手段帮助美国汽车企业发展,比如和美国汽车企业合资办厂企业、传授生产经验等等。为了维持美国汽车行业之间的平衡,奥田硕上调了汽车价格,以保证不把美国汽车企业逼垮。

正如大家所知,奥田硕小心翼翼,美国汽车尚且不玩命,何况后来者渡边捷昭毫不在乎呢?美国三大汽车企业在2009年被逼死之后,底特律终于衰落了,这是美国梦的坠落。一座城市的凋零让美国政府对本土工业的丧失心有不甘。奥巴马曾公开演讲说“美国汽车绝不做世界第二”。

50年代之初,底特律是美国四大城市之一,地位显赫,不可一世。它象征着美国汽车业,人们从来不担心失业,他们拥有第一条柏油马路和第一条水泥路,还有第一个交通信号灯。人们享受着美国车企带来的高福利,人们丰衣足食,自得其乐,生产总值遥遥领先。然而,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2009年美国汽车工业也相继沦陷。这座曾经拥有180万人口的城市,如今只剩下60万。120万人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工作,剩下的60万其实也想逃离。想逃也得有钱才行啊,60万穷人被留下坚守阵地。底特律的汽车技术人才流失殆尽。

失业率上升成为底特律失败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收入低人们就开始沉溺毒品,因此导致犯罪率居高不下。《福布斯》发文说底特律已经成为北美最悲惨的城市。如果美国三大汽车企业彻底倒闭,底特律这座城或许会在2100年消失,这是美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事。

美国不能忍受的事情其实太多了,可,谁让人家牛呢?牛人才有不想忍就不忍的资格。勒布朗打球,教练也不能怎么地他……

美国跟日本真的一直融洽吗?如果你看过《珍珠港》就不难发现,美国人心里永远都铭记着这件事。《珍珠港》偏袒美国的做法虽然体现了民意,但政治上却不能被认可,因此该剧导演被下课。要说日本对美国投下来的“小男孩”和“胖子”不怀有敌意,打死我都不信。

看过安吉丽娜·朱莉拍的《坚不可摧》,日本军人如此残暴的对待美国战俘,几十年后,你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像路易斯-赞贝里尼那样原谅对方吗?不是每个人都信基督。其实,我感觉朱莉拍的这部片并不好,比起原著差的有点多。总之,美国人和日本人心里永远都埋藏着这块不能去触摸的伤疤,谁都不去提。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1985年,重新回顾下“广场协议”的历程。二战之后日本国内大萧条,精明的日本人通过仿制欧美的产品设计,然后再在国内生产中压缩成本竟然取得了“物美价廉”的效果。日本人的创新能力也很强,在70年代石油危机美国大排量汽车不受欢迎之际,日本车却迎来喷发。日本人还在生产线中第一次采用机器人。80年代电子技术高速发展,日本国内出现了索尼、日立、松下、东芝等电子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制造”统治着美国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从日本进口的钢铁甚至占到了美国进口总额的40%之多。有人甚至认为,日系企业会买下美国的IBM和INTEL,日本会买下夏威夷。日本凭借着对美的贸易顺差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此时的美国却接连出现财政赤字,美国人认为日本太强了,强到可能会失控。

1985年9月,美国主导,英国、法国、西德和日本在纽约广场签署“广场协议”。协议内容是允许美国对其他货币“有控制的”进行贬值,日本则需要升值日元。于是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终于来临,这场泡沫据说让日本倒退了十年。

2009年的今天,奥巴马再次面对有些失控的日本。奥巴马和鸠山由纪夫正式较量,鸠山由纪夫认为日本应该与美国平等对话,重新做回一个独立国家,不再夹在美中日关系中间受气。鸠山由纪夫上任之后,撤离了日本在印度洋上的自卫队舰艇,同时终止对阿富汗战场的支援,此外还建议美国减少驻日美军数量。两国还在冲绳普天机场的迁址上产生矛盾。美国和日本此时此刻的局势犹如昨日。

对日本经济的打击就从丰田下手。丰田是日本汽车的象征,属于日本经济的支柱。丰田召回之后,美国把“日本制造”从神坛上拉下,旗下所有的日系品牌均进行了大小不一的召回。这一次召回让丰田和本田停下了扩张的步伐,日本国内很多企业开始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丰田为了避免产品积压也宣布每年1月份到3月份进行14天的停工期。不仅仅丰田、本田,甚至连松下、东芝、马自达、日产、索尼等进行了大规模召回。

在这场召回之后,丰田章男决定3年内不进行扩张,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产品质量上。其实章男先生明白,这次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即便不是刹车门还可能是别的门。丰田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犯了一个错误的错误。这一场贸易战争之后,通用和福特重新活了过来,并且在中国蒸蒸日上。

问题来了,美国汽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在短短二十年内消亡殆尽呢?预知后事如何,敬请关注后续“美国汽车衰亡之谜”。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