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不如试试“官员消费实名制”

既然想反腐倡廉,那倒不如更加严格些,不如试试“官员购物实名制”。

文|郭元鹏

早前,国家出台了购物卡实名制,以遏制“公款消费”乱象。福州“购物卡腐败”是否已得到遏制?是否有商家在帮公款消费“隐身”?近日,记者暗访了福州多家连锁超市,发现在部分超市,购物卡实名制并没有执行,一些超市还通过“分批付账”等方式,为“单位购卡”提供便利。(9月15日《海峡都市报》)

“购物卡实名制”遭遇了软抵制,这样的事情不是仅仅发生在福州,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情况。那么,“购物卡实名制”究竟卡在了哪里?笔者以为,“购物卡实名制”无法落实的问题,是复杂的。

首先,不好监督。处处都是超市,处处都是商厦,家家都销售购物卡,商家就是不落实,监管部门又有什么办法?面对面广量大的商业形态,监管部门几乎是无从下手的,总不能天天在超市看着?原本就不好监督,也就只能让制度成为形式了。

其次,没有动真。原本就不好监督,原本在监督上就有难度,再加之根本没有去较真,于是成为摆设成为唯一的答案。到市场上调查“购物卡实名制”落实情况的是记者,试问,制度实施之后,又有多少监管部门去查处了?虽然监管有难度,但是不是不监管的理由,如果能做到发现一家查处一家,其他商家也会畏惧一些的。

再次,没查官员。一般情况而言,作为普通消费者是不会购买大面额的购物卡放在家中使用的。购物本来就很方便,带着现金,带着转账卡都是很方便的。事实上是,90%以上的大额度购物卡都是拿来送礼的,多数落入了官员的腰包了。如果关注官员的消费情况,是不是也能发现问题?不去查官员的消费情况,只是谴责商家也没多大意义。

“购物卡实名制”成为摆设,其实就是卡在了以上几个环节。但是,我们退一万步想,即使“购物卡实名制”实现了,就能杜绝购物卡衍生的腐败问题吗?也未必,送礼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购物卡写成欲送礼官员的名字。当官员拿着自己“实名购物卡”消费的时候,监管部门如何确定这个购物卡是礼品?人家官员会说是自己购买的。

既然想反腐倡廉,那倒不如更加严格些,不如试试“官员购物实名制”。我们已经推行了“官员财产申报制”。为何会有这样的管理办法?就是为了堵住官员腐败的漏洞。可以依据官员的财产看看与收入是否成为正比。其实如果能实施“官员购物实名制”也能起到这个作用。让所有官员都实现“消费实名制”似乎难度有点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规定一个范围?比如县处级以上的干部家庭购物必须实名?有了这样的实名消费记录,监管部门在发现可疑点的时候,就可以调取记录,进行核算,发现与收入严重不符的,就可以展开调查了。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百家,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欢迎收听本人微信公号 maisixiang1)

推荐阅读:[新浪装修抢工长] (纽交所股票代码:LEJU)&&关注生活家居、装修、经济、股市、服装、书法、手绘、旅游、摄影、运动、奢侈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