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提中秋团圆”的忧伤用什么来抚慰?

由于假期短、路途遥,团圆成了奢望。老人怕影响孩子在外工作,不愿提及中秋团圆之事。团圆和乡愁,成了留下的和走出去的人们共同的痛。

文|郭元鹏

官岭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东北部。全村在册人口569人,由于青壮年大多外出,常住人口不足百人,绝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是典型的空心村。由于假期短、路途遥,团圆成了奢望。老人怕影响孩子在外工作,不愿提及中秋团圆之事。团圆和乡愁,成了留下的和走出去的人们共同的痛。(9月25日《新华网》)

空心村现象,不是福建独有的。空心村在全国各地都有。空心村现象,不能简单用好坏来界定。这有着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有着政策漏洞造成的偶然。但是,这一切都不是让空心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不敢提中秋团圆”的理由。空心村的中秋节不能徒留“一轮明月”,何况还是忧伤的明月?

没有必要纠结空心村的无奈和悲催,毕竟这种现象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也不是哪一个官员发一句话,就能迅速扭转的。可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空心村的中秋节也能飘散出欢乐、幸福的人间烟火味道,而不是冰冷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口中的月亮不仅是一幅自然美景,还是无奈的思故乡、思亲人的忧伤。当务之急,需要考虑的是给中秋团圆一个温暖出口,我们为了更好发展经济,关上了一扇无奈的门,却有责任推开一扇团圆的窗。

中秋加班栓不住思亲之心。这个中秋节,我们依然看到了很多加班加点的通知。从大的方面看,地方政府都对于重点工程提出要求,要做到“节日期间不停工”。从小的方面来说,私营企业也在加班加点生产。这些都是务工人员回家的牵绊。辛苦大半年,忙碌大半年,他们回家看看妻儿,看看爹娘的愿望过分吗?我们要少些“工地上的饺子宴”,少些“车间里的月饼香”,留住的只是一个思亲的躯壳,却留不住他们的心。

假期制度牵绊了回家脚步。中秋节是不是重要的?专家说,这个节日有着特殊意义,然而很多人竟然喜欢过洋节,忘记了自家节日美好。不能只是埋怨百姓不重视传统文化,需要思考假期制度是不是科学的、合理的?当因为中秋与双休重叠,而已经事实上“少了中秋假”的时候,休假制度就该反思了。放假不能只是某些专家,某些决策者口中的“拉动消费、刺激消费”,更应该是亲情的融合。韩国中秋节放假一周,作为中秋节的发源地,我们何尝不能?

出行成本锁住了焦渴心愿。不回家过中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出行的问题。坐火车要找黄牛,坐飞机没有资金,逼出了多少骑车回家、步行回家的无奈?交通运输是民生事业,是公益事业,可是当铁老大骄傲的说出“站票和座票成本一样”寒冷话语的时候,究竟是务工者心里没有爹妈,没有孩子,还是高昂的出行成本锁住了他们焦渴的探亲之心?

“不敢提中秋团圆”的忧伤用什么来抚慰?当然,在这些问题还不可能“马上就办”的现实语境下,地方政府也应该去做些事情,不能只是送去几块月饼,还要把欢乐送到空心村的明月下面。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百家,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欢迎收听本人微信公号 maisixiang1)

推荐阅读:[新浪装修抢工长] (纽交所股票代码:LEJU)&&关注生活家居、装修、经济、股市、服装、书法、手绘、旅游、摄影、运动、奢侈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