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去土与乡土重建

乡土重建仍旧是中国绕不过去的问题。

文/罗维斯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 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1921年,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用这段文字写下了离乡时的 怅惘。

《故乡》因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而为我们所熟知。我们也了解这篇小说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从北京返回故乡的经历创作而成,其中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此后,许多作家开始以乡土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在这些乡土文学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而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表现出的对乡土 的失落感已经是大量乡土题材作品的共通之处。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农民生活的日渐困窘,也看到了曾作为乡里望族的凋零。其中所反映出的不仅有乡村经济的萧 索凋敝,还有乡里望族的衰退破败以及传统农耕社会现代转型之下的诸种社会症候。

在清季民国的社会变革中,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变化和城乡发展的失衡改变了传统的人口流动轨迹。在漫长的帝制时代,读书人耕读于乡间,即便是日后 入仕为官,也只作通都大邑的过客,退任之后还是要落叶归根,返回乡间。而伴随着科举制度的革废、现代教育的兴起等现代化进程的开启,既有的社会流动模式也 随之一变。民国时期的新式学堂大多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学生毕业难以回乡里就业,而更倾向于留在城市。而随着知识精英离乡去土,乡土社会逐渐为素质低 劣的地方豪强所掌控,并饱受外国资本入侵、军阀混战和苛捐杂税的困苦。于城市求学多年后回到乡里的现代知识分子目睹现代都市与鄙陋乡村之间的巨大落差,由 是作文抒怀成了盛极一时的文学风潮。

对于乡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遭际,最初只是文学创作者的感性抒怀。而此后,中国基层社会的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学界理性思考。1940年代,费孝 通先生就曾写下了《乡土中国》和《乡土重建》等著作。书中分析了当时中国基层社会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乡土”成了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

半个多世纪了,中国乡村依旧是回不去的故土,回不去的人却越来越多。当下“乡土”不再是文艺作品乐于表现的题材,而“乡土”仍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词。

民国时期的乡土题材作品反映了乡村由于贫困引发的问题。而近年来,我们通过媒体看到的关于乡村的讨论,则更多地聚焦于物质日渐富足之后的困顿。

不久前,毕节儿童自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乡村问题的关注。将悲剧归因于贫穷是许多人最初的反映。更多的信息被披露以后,我们发现自杀儿童的家是一幢漂亮的楼房,生活也是衣食无忧。然而,物质的丰富并没给这些孩子带来精神的愉悦。

对比民国时期的乡土题材创作和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农村的讨论,我们不难感觉到尽管其中反映的问题有很大差别,但透露出的对乡村社会的情绪却又十分相似。

清季民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使一部分世居乡土的知识精英进入城市定居。而改革开放以后,更是有大量的农村青壮年为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而离乡去土。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由此引发的问题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

在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乡村世界相似的感性抒怀背后,其实暴露出了一个现实:在很多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并没有给乡村带来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富 足与兴旺。怎样使乡村从一幢幢华丽的楼房堆砌的落寞中走出,而成为农民的乐土与游子寄情的精神家园——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乡土重建仍旧是中国绕不过去的 问题。

初秋的九月,许多农家子弟进入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多年以后,当他们重返生养自己的乡土时,又会有怎样的情绪呢?他们毕业之后又是否会有志于且有机会改变自己家乡的面貌呢?我既好奇,又期待⋯⋯

(作者为南开大学讲师)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