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真答 20151016

“无后为大”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父母称谓发音都是papa\/mama?|为什么多数人一日三餐,而不是两餐或四餐?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主要文明均有“孝”的概念。殷商卜辞即有“孝”字,“孝”乃“老”与“子”的合成。《说文》解释:“孝,老也;老,孝也。”欧洲居民的“孝”字,是拉丁文的pietas,与父亲pater有着词源学关系;英文作piety,同样是源自于拉丁文,义为对父母忠诚与献身;孝子称为filias,孝女称为filia。林语堂曾将《吕氏春秋》中的“孝”译为filialpiety。

不过,“孝”在中国儒家学说体系中有特殊的地位,这是世界其他文明中所少见的。

▍《吕氏春秋》书影

关于“孝道”最为人熟知的说法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出《孟子·离娄上》,但何谓三不孝,孟子并没有解释。关于这句话最早的注释出自东汉赵歧:“于礼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士,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而孟子自己却另外罗列过五种不孝,“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近代以来,有一种新解认为孟子“不孝有三”中的“三”其实是虚指,具体对应的就是上述五种不孝。而这五种不孝又都是直接针对父母,没有提到后代,“无后为大”的“后”也自然不是名词“后代”,而是动词“像后辈一样对待长辈”。

关于“无后为大”的新解

然而,这只是现代人一厢情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后的部分是:“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之所以不告父母,孟子自己解释道:“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比起瞒着父母,不娶妻生子才是最大的不孝,两害相权只能取其轻。

《孟子》书影

赵岐认为:“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者,言不孝于礼有三,惟先祖无以承,后世无以继,为不孝之大者。’”南宋朱熹注释这句话时,也延续了赵岐的说法。

南宋理学家朱熹

语言学家杨伯峻的《孟子译注》认可了前人理解:“不孝顺的行为有三种,没有子孙是其中最大的一种。舜不禀告父母就娶亲,为的是怕没有子孙,因此君子以为他虽没有禀告父母,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

实际上,孟子所讲的“后”,既不是今天广义的“后代”,更不是所谓“后辈人的责任”,而是“后嗣”(或“嗣后”),也叫“嗣子”。所谓“嗣”,就是“继”和“续”的意思,也引伸为子孙同义语。所谓“子”, 就是男孩,因而“子”也就是“嗣”。“子嗣”是一个同义复词。

孟子发展了儒家的“孝道”观念,第一个把“孝”的重心放在祖先宗庙而非孝顺在世父母上。把“后”作为祖先的存续和宗庙祭祀的前提条件。无人来祭祖,祖庙也就自然“断香火”了,“无后”就变成了“绝祖”,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其实并不是针对活人的。

中国传统宗祠

清末被官方誉为“女教”的女性“启蒙教科书”——《女儿经》借鉴并发展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念,它告诫妇女们:“最不孝断先脉”。妇女一旦有“无后”这个大不“孝”, 就应该受到丈夫惩罚,成为丈夫纳妾的借口,甚至有的妇女因此被“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嗣子”的强调,坐实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观念。《礼记·射义》云:“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所有事也。”班昭《女诫》云:“古有生女三日,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

在这样的“孝道”观下,不仅女孩地位低下,生了女孩的母亲也不光彩。

古人并不总是对的,仔细区分比打补丁好,但很可惜,古人说错的东西近来又有沉渣发起之势。

中国梦系列宣传画

这个问题其实接近伪命题。

虽然很多语言里面爸爸妈妈确实是papa、mama之类的发音,但并不是所有语言都是这样。

其实在中国喜闻乐见的清宫戏对清宫生活的还原度并不算高,如满语的使用在清宫戏中近乎于零。但是有两个满语词却在所有清宫戏里顽强而茁壮地活着:皇阿玛、皇额娘。

考察历史,皇阿玛这个说法似乎并非正宗的满语说法,而是晚清以来的乱象(大象公会近期将出文描述清宫语言状况)。但是阿玛和额娘倒真是满语——满语中父亲是ama,母亲是eniye(书面语也可以用eme)。所以ma未必就是母亲,也可以是父亲。

经典的皇阿玛形象

同样,pa也未必就是父亲。维吾尔语中apa就可以用来表示母亲,此外母亲可用ana表示,而父亲则是ata。

就连汉语自己也未必一定用爸爸妈妈。譬如很多方言中称呼母亲为“娘”或其各种变体;称呼父亲为“爹”、“爷”及其变体。著名的《木兰诗》中就有“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诗句,说明这样的说法由来已久了。

如果把眼光再往外放的话,其他语言也未必就是papa、mama,如新西兰的土著语言毛利语母亲是whaea/kōkā,爱尔兰语父亲是athair。相比上述其他语言,更是和papa、mama相差很大了。

毛利语父亲为:matua

但是这个观点也不是全无道理。确实很多语言中父亲母亲和pa/ma相当类似。就连现在看起来不像pa/ma的汉语中的“父、母”和英语/德语中的“father/Vater”。在古代的发音也更接近pa/ma。如根据郑张尚芳先生的《上古音系》,上古汉语中“父”的读音正是paʔ。而在经历了格林定律音变前的日耳曼语,father/Vater的首辅音也跟其他印欧语言一样是p。看上去很鬼畜的athair其实也是因为爱尔兰语历史上把p-变成了0-的音变,在原始凯尔特语则是*ɸatīr。

要问为什么papa/mama为什么那么常见,其实还是因为婴儿学习说话时习得语音的顺序是相对固定的。双唇辅音是最先习得的辅音之一。而像s这样的嘶音则习得很慢,很多孩子直到3岁才能掌握。当小孩子发出无意义的papa/mama之类的音节时,父母会自作多情地认为自己的小孩是在呼唤自己。

双唇音的发音方式

于是就会发生非常诡异的现象——当原本的papa/mama由于语音演变的原因变成其他的音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新的papa mama作为口语中的“爸爸”、“妈妈”。如当“父”的发音从pa变成了fu了以后,爸爸们听到婴儿牙牙学语仍然还是pa,就搞出了“爸”这个新字。

在全世界,一日三餐是一种跨文化的主流生活方式,但原始人类并不是一日三餐。采集狩猎生活中的人们根据食物的变化,经常连续吃几顿或者饿几天。从饥一顿饱一顿,到稳定的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生吃鹿肉喝鹿血的涅涅茨人

如果单纯从身体需要出发,一个人一天需要吃几顿饭?答案是:人和人不一样。

科学家们做过实验,在地洞中塑造了远离阳光与社会交往的环境。在这里,开灯关灯时间自愿,醒着睡着自愿,吃饭时间自愿——当然,得自己做饭。

尽管地洞里志愿者的作息各不相同,有人每过30小时才睡一次觉,有人每过12小时就睡一次觉,但在他们的“一天”里,约八成人吃三顿饭,约二成人吃两顿饭,还有极少数人吃一顿或者四顿、五顿。

当然,每个人在不同的“一天”之内,吃饭数也有所波动,有变化者多在2顿-3顿之间。另外,不论“一天”多长,每“一天”吃三顿的志愿者中,都是午饭和晚饭间隔最久,其次是早饭和午饭的间隔。这一水平和人的日常习惯接近。

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三餐合理分配建议

一日两至三餐,比较符合一般人的生理节奏;其中,一日三餐仿佛又符合其中多数人的生理节奏。但一般认为,最初中国人是采用两餐制的。甲骨文中有“大食”、“小食”之词,据董作宾考证,商代人在九十点钟吃一顿上午饭——“大食”,四五点钟吃一顿下午饭——“小食”。

照理说,三餐制将早餐提前、晚餐延后,更适合农忙时的作息规律。但当物资匮乏、食物不足,一日两餐就成了更优的选择。另外,在缺乏灯烛照明的条件下,一些季节的晚餐如果推得过晚,也会出现操作上的困难。两餐升级到三餐,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过程。

在田间歇息吃饭的农民一家人

中国人究竟在什么时候从每天两餐变为每天三餐,至今还是个历史之谜。各位学者众说纷纭,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唐,再到元代,这个分界点横跨了千年之久。还有人认为,三餐逐渐取代两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由上层社会向下层社会发展。

《周礼》中“王齐,日三举”描绘的王膳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三餐制之一。《礼记·玉藻》记载,“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悛。” 此谓天子戴皮弁视朝后朝食,而日中食朝食之余馔。后世据此推断,君王先于早上精细烹调、大吃一顿,后两顿则都吃第一顿的剩饭。

古代青铜饪食器

此后,三餐制逐渐普及开来。秦汉时期,贵族已经普遍一日三餐。隋唐时期,三餐制进一步扩展到普通官员、文人士夫。白居易就有诗说:“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但三餐制并未完全取代两餐制,明清宫廷仍多有两餐的历史,乾隆皇帝日常也一日两餐。直到今天,中国部分农村地区依然采用两餐制。

西方的餐制发展同样大致符合这一规律:从有吃就吃,到两餐制,再到三餐制。在《圣经》、荷马史诗等古代著作中,两餐制占了主流。直到17、18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午餐才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英语中午餐一词lunch的词源luncheon,原本指大面包、大奶酪,是两顿饭中间填肚子的点心。由于吃这东西当饭并不顶饿,在下午四点左右,英国人还会加上一顿精美的下午茶。直到18世纪末,英国人的午饭才脱离点心,转向一顿实在的饭。

英式下午茶

最有趣的当属在我们的想象之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底层人、老年人也依然保持着两餐制的习惯。

根据对美国农村老人的调查,大约35%的人依然维持着一天两顿饭的习惯。这一习惯受到许多特别的因素影响:例如女性外出工作导致午饭没有人准备而被省略,或晚辈饮食习惯的改变、回家次数的减少导致餐饭从简,以及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认为“吃三顿饭没必要”。

不论如何,人类大体上是朝着三餐制方向发展的。最近,少吃多餐的理论盛行,一日三餐加上下午茶、夜宵。照此下去,再过几百年,说不定“一天五顿”的远大理想会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