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波:我的密苏里新闻学院记忆,不得不说的故事

此文10月21日在人民网首发,初衷是应传媒大学唐远清教授之邀,为新闻学子写些我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接受教育及在CNN总部工作的经历点滴,这也可以说是10年后,我感觉面对新闻界尤其是新闻教育界不得不说

特别致谢人民网传媒频道同仁和中国传媒大学唐远清教授予以斧正,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办公室章于炎博士、校友林立、郑丛榕提供照片及其他资料。

密苏里吸引了我

我与传媒结缘始于新华社,当时我从事英文对外报道,即向海外报道中国。新华社给了我在国内最好的训练和平台,至今我的良师益友很多是新华人。但当时在新华社工作5年后,总感觉心中有些遗憾:我做的是向海外介绍中国的工作,但海外到底是怎么回事,尤其海外的媒体是怎么运作的,我不甚了了。于是,2000年,我辞职赴美求学,目的地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

之所以选择密苏里新闻学院,除了因为她作为世界上第一所专业新闻学院久负盛名、牛人无数外,还因为它和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这些是吸引我当时首选密苏里就读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知名度和辈份最高的校友就是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他曾在陕甘宁边区,与毛主席及其红色政权零距离接触,随后写下了文笔与思辨俱佳的《红星照耀中国》 (Red Star Over China) ,颠覆了西方对中国革命形势特别是人民政治抉择的看法。后来毛主席率领共产党解放全中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校友是有贡献的。

当然,国民政府和密苏里结缘更早,1931年孔祥熙从山东曲阜专门空运了两头石狮子,由部级干部伍朝枢亲自送到密苏里,这两头石狮子至今风范依然。

另外一位密苏里校友,最近在中国可谓风生水起,那就是CNN 驻亚洲记者Will Ripley,他在天津危险品爆炸事件报道中也成为新闻人物,被媒体热评。虽然我们个人没有任何交集,也不相识,但轨迹类似,我们都毕业于密苏里新闻学院,也都曾为CNN以及密苏里小城哥伦比亚地方电视台KOMU TV效力。

“密苏里方法”

密苏里新闻学院地处美国中西部小城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地处内陆,绝对不算繁华大都市,但我发现来自纽约、芝加哥等高大上地区的同学很多,究其原因之一,是绝对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密苏里方法”。不管是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闻、广告还是公关专业,都要求除每周要参加课堂授课外,还要到一个真真实实运营的媒体上班做报道,才能拿到学分。

我因为在新华社属于通讯社新闻,天天写稿写了5年,到了美国我就选修了电视加新媒体专业。这意味着除了上课,我每周还要到NBC地方台KOMU TV 上两天班。电视台的主管,就是我们的老师;干活的记者,就是我们这帮学生。除了我们工作的KOMU TV外,就这么一个内陆小镇,就还有Fox、ABC、CBS等当地电视台在竞争,老师要求我们周末出门去沃尔玛买菜都要带着名片,没准美女收银员就能提供些线索或成为采访对象呢。新闻时段播啥、如何排序完全跟着市场走,强调local和relevancy,即当地性、相关性。我其实一开始不太适应,老想把美国总统又接见谁了、州长有啥指示了往前排,结果一概被否。后来我们有个分析方法,数据挖掘发现我们的节目观看者大部分是35-50岁之间不太上班的美国家庭妇女,随便起个名字比如Mable,开会定新闻排序就把Mable 的名字写在大黑板上,大家想想如果自己是Mable,啥事你最关心,结果自然是类似与“沃尔玛是不是要开新店了”、“某个当地大餐馆倒闭了”这样的新闻占据第一阵营。

在密苏里新闻学院两年,我基本上忘记了辛苦,因为没时间想这事。我通常早5点爬起来进电视台,准备当天选题,自己找三个新闻线索,美女主编8点左右睡意朦胧,端着咖啡隆重登场,大家各显神通报选题,批准了立即去查资料,联系报道对象。9点左右人家上班了你就得赶紧带车带机器出去采访。如果否了,主播就给你一条她认为应该追踪的新闻,你连被否的尴尬和心情不爽都来不及回味,赶紧该干啥干啥去。领车、走人,拍摄、采访通常是one-man band,就是统统一个人搞定,下午3点前得回来自己写稿、录音、剪辑,5点前成片,6点钟新闻就直播。播完不让走,所有人留下来和制片人一条一条新闻过,看如何改进,通常就是9点左右才能回家。

男生更是苦,由于密苏里是农业大省,当年受天气影响西瓜甜度是不是受影响都是大新闻,这种活一般都是男生去。有一次我开车出去一天去采访瓜农,由于刚接触电视,非常在意那些“镜头感”之类的东西,为了让镜头丰富,除了远景(瓜田)、中景(瓜农在伺候瓜地),还追求近景冒险自己去拍趴在瓜秧上的蜜蜂,拍是拍到了,结果让蜜蜂蛰得我手背肿得像我们山东大馒头。瓜农送我瓶蜂蜜,回来还得上交,不拿被采访对象一针一线是职业红线啊。主编看着我的手,说在家休息一天再来上班。休啥啊,我不还修着新媒体这门课吗,第二天就在台里做网站吧。

总而言之就是种种不适应。这个不适应后来发展到了极致,就是电视台派我去爆我们校长的料。

不做梦都想搞独家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密苏里大学系统有四个分校,分别是我所在的哥伦比亚(Columbia)、堪萨斯城(Kansas City)、圣路易斯(St. Louis)和罗拉(Rolla)。 整个系统的行政最高首脑即校长,名字叫Manuel T. Pacheco。他在2001年宣布,将在1年后退休。由于整个哥伦比亚小镇就是个大学城,所以校长宣布退休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闻。

他宣布退休的第二天早晨,我们照例报完选题,我报的和另外一个同学选题有相关性,主编让她一个人独立完成,然后就让我去参加校长下午在校园里的宣布退休新闻发布会。这么个事吧,四平八稳报一下其实就很正常。但当天值班的主编比较资深,也是我们老师,他派我任务后自己在网上捣鼓了一通,然后把我叫了过去,指着屏幕让我自己看。

我登时眼前一亮,那是有关很多年前校长经历的公关风波。密苏里是公立大学,身为大学校长的他担任另外一家矿业公司的董事,这本身倒也不罕见,问题的关键是这家公司后来“摊上事了”。环保测评不合格,被有关部门罚了上百万美元。

这事肯定有意思,但在我开车去采访的路上,“宣传纪律”、“顾全大局”等字眼从我脑海里掠过,再说,别说我们新闻学院了,这可是我们大学的顶头上司,老先生都要退休了,作为他的学生这么搞合适吗?他还要在任1年才退休,真想整我们那还叫个事吗?

但当我把机器架好,眼瞅着一堆当地记者都虎视眈眈时,那些犹豫和纠结都成了bullshit。当然,我还是留了一手,常规的发布会进行时我没问任何问题,结束时我问校长,能否进他的办公室拍些素材,比如家庭合影、以往的活动照片等等。校长欣然同意,我进去拍了一通,确保其他记者都已经离开时,我就开始问他和矿业公司的关系等等,校长有点发愣,但还是很礼貌和坦诚地回答了我所有问题。他强调说,正因为那家公司环保有问题,作为该领域专家的他,更应该起到自己的作用监督其达标。临了我问他,如果生命给你第二次机会,你是否会做同样的选择? 他的回答是毫不犹豫的一个词儿:yes。

当晚这是我们的独家,我估计早走的记者们肠子都悔青了。直至节目顺利播完,我和同事们击节相庆时,我心里总算一块石头落地了,因为我一直怀疑这片子在最后一分钟会在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后被毙掉。

这个新闻其实不大,如果时间允许,我还应该追踪矿业公司看他们的反馈,但新闻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遗憾的职业,没有最好,只能更好,我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一个学生记者都能挑战自己的校长而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这一点给我在美国新闻界发展吃了颗定心丸:你只需要按自己接受的专业训练做新闻,其他考量都是细枝末节。挖校长料是一回事,但挑战美国媒体界指标性人物和节目,则是历史送来的礼物。

单挑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

2001年4月1日,美军一架侦察机在南海附近海域上空侦查时,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战斗机进行监视和拦截,其中一架僚机与美军飞机发生碰撞,中方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来中国方面声称王伟死亡。该事件在中美两国社会各个层面都掀起了轩然大波,经营多年得来的互信薄如蝉翼,政治暗流波诡云谲,自由惯了的美国媒体更是开足马力予以报道和解读。

牙尖嘴利、极尽娱乐精神的美国晚间脱口秀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话题,我本人很喜欢看CBS电视网大嘴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主持的晚间秀(Late Show),该节目23点才开始,正好是下班后看完哈哈一笑就可以睡觉。但撞机事件发生后的某一天,我正看得起劲、听着大卫一个接着一个精彩段子讽刺时局时,他讲到了撞机事件。他大概意思是说,你看中美两国飞机撞上了吧,你听听中国飞行员这名字就会撞上,他叫Wrong Way (开错道),能不撞上嘛?

底下观众开始哄笑,我则是怒火中烧。不仅因为王伟是同胞,更因为即使摒弃政治考虑以及撞机细节的争执,这毕竟是一条人命没了,作为收视率如此之高的节目,作为一贯标榜人性、人道至上的美国社会及其主流媒体,咋能允许开这么拙劣的玩笑呢?

我剩下的节目都没看,打开电脑就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全体师生都在的邮件组里发了个邮件,声讨David Letterman 兼顾讽刺挖苦美国所谓的言论自由,结尾我问了一句:这就是你们美国引以为豪的言论自由?你们考虑过王伟的亲属的感受吗?

邮件发出后,很明显看到邮件组里新邮件速度慢下来了,紧接着,有几个美国同学单独邮件我,告诉我这种脱口秀主持人本来就是大半个艺人,CBS、ABC、NBC三家电视网晚间脱口秀竞争极其激烈,逼得制作团队尤其是主持人有时候确实是口不择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但要是观众拿这种节目的个别言论认真,自己就上当了。

但不久以后群发的邮件反馈更有意思,个别美国同学开始赞美我,他们大概意思是 “billy huang (我的英文名)问的问题太好了”,“我们美国政治界、媒体界就是太虚伪了”, 还有一位同学写了长长一篇,估计一晚上没睡觉,声称自己自费去过越南,看到越战时美军在越南犯下的罪行展览,简直是“horrible”(耸人听闻),以此论证“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根本没有道德高地”。还有研究媒体监管的同学告诉我,正因为这种节目一不留神就开始离谱,所以他们只能在晚上11点以后播出。

我做好了第二天院领导找我谈话的准备,但事后谁也没找我,我的工作、学习、生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相反,几个美国同学私下里找我,希望我继续声讨,大有“和美帝国主义干到底”的架势……

就某个节目的极端言论据理力争是一回事,重大危机关头挑战美国爱国主义情感,你敢吗?美国人自己敢。

永远的白丝带

我读书时所在的KOMU TV,总编辑叫Stacey Woelfel,除了上班时他是我老板外,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电视新闻课程,他也是亲自授课。Stacey 还有个孪生兄弟 Scott Woelfel 在美国新闻界也是赫赫有名,哥俩在密苏里新闻学院住一间宿舍,外人经常分不清谁是谁。Scott后来曾担任CNN高级副总裁兼cnn.com 创办人,这弟兄俩都有浓厚的密苏里情节,道业精深而且诲人不倦。我在CNN总部工作时,一度住在Scott家中,白天上班,晚上就一部接一部看美国各电视台给Scott寄来的样片,因为他是多届艾美奖评委。他没时间看的,就让我看,然后讨论,当年的“秉烛夜谈”,至今仍觉受益匪浅。

Stacey和Scott 一样,都是性情非常温厚的师长,但911时,Stacey作为密苏里当地电视台的总编辑,却干了一件轰动新闻界、已经记入新闻史的事情。911发生后,群情激愤,我清楚记得我的很多同学尤其是主播几乎是眼含泪花从事报道的,其中的至情至性者,上节目时就给自己戴上了红白蓝相间的丝带,以示哀悼。但9月17日,Stacey给我们电视台所有员工发了封邮件,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声称如同上课所讲述的原则一样,新闻节目不应掺杂个人情感或用来支持某种事业,不管这种情感有多么正当、这个事业有多么伟大,都不行。 所以,任何人都不准戴着白丝带上节目。

学生急了,美国新闻界轰动了,密苏里州参议员Bartle发表声明,批评Stacey阻挠 师生表达爱国主义情感,而且他强调KOMU TV虽然归密苏里新闻学院运营,但财政支持是美国纳税人,那意思大致是:“不能一边端着纳税人的碗、一边又要砸纳税人的锅”,而且密苏里州财政也对电视台有部分支持。如果不认识错误的严重性并尽快改正,州里头就要釜底抽薪,撤掉财政支持。

本来密苏里新闻学院内部甚至老师们对这事也有争议,毕竟是911国难当头,学生表达下个人情感也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但在参议员发表声明批评Stacey后,密苏里新闻学院立即发表声明,坚决支持和维护Stacey作为总编辑的专业判断和业务指挥权利,反对打着任何旗号及采用任何形式干涉新闻媒体独立运营的权利。Stacey本人更是寸土不让:要么把白丝带放家里,要么把自己放家里别来上班。事后,Stacey因为这件事不但“仕途”没有受影响,反而“一路高升”,不久后当选美国最大的新闻专业机构“广播电视新闻总编辑协会”RTNDA(radio, 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主席。

我的美国同学也不是一边倒,也有支持记者不准戴白花的,他们的理由是:爱国纯属个人情感,不是衡量新闻业务水准的选项。尤其是当政客拿爱国主义说事,来为自己的政治诉求乃至偏见摇旗呐喊时,新闻界当然应该特别警惕。

后来,我和Stacey聊起当年的决定,他说州里的财政支持果然撤了,正因为自己是爱国者,所以才做出了在新闻节目中不准带有倾向性和个人情感的决定。否定之否定,我心有戚戚焉。

至于那个州里的财政支持,据说每年大概50万美金左右,没有电视台运作造成实质影响。更有意思的是,在911过去两年多后的2004年2月,密苏里新闻学院某校友向母校捐赠了3100万美金,原因之一据说是“赞赏母校通过提供卓越的新闻教育在建设公民社会(civic society)中做出的非凡贡献和努力”。2014年,密苏里新闻学院校友Jonathan Murray 又捐款670万美金,其中的一部分资金用来建设新的“新闻纪录片中心”,而Stacey Woelfel则众望所归,担任这个新机构负责人。那笔3100万美金的捐赠也是密苏里大学历史上最大的单笔个人捐赠。密苏里州失去的50万美金和校友后来捐赠的数千万美金,表面上没有关系,但我相信一句话:很多事情貌似没有联系,实际上背后都有关联。

2002年我从密苏里新闻学院毕业前,正赶上CNN全球总部从全美新闻院校研究生中遴选三人担任CNN Fellow,参与CNN USA (国内频道)、CNN Interactive (互动业务,包括网站)以及CNN International(国际频道)的栏目规划、策划和制作。经过几轮笔试、面试以及和候选人所在学校的密切沟通和谈判,CNN总部把当年的国际频道fellow奖项给了我。我开始深度介入CNN国际频道“Insight”(真知灼见)和“Q&A”(有问必答)两档节目的策划和制作 。

这个CNN Fellow奖项以及后面四个月真刀真枪的历练,使我在正式毕业后留在CNN总部成为全职雇员,开始了近四年在全球顶尖新闻机构打拼的峥嵘岁月。四年中我参与协调报道全球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如亚洲非典、伊拉克战争、哥伦比亚号坠毁、2004美国总统大选、教皇葬礼、阿拉法特葬礼、印度洋海啸、别斯兰人质事件,以及CNN 特别节目“聚焦中国”等。在2005年东南亚海啸(Tsunami)以及美国新奥尔良飓风(Katrina)两场战役报道后,我作为CNN报道团队的一员,获得了美国电视新闻界两个奖项:阿尔佛雷德·杜邦·哥伦比亚大学电视新闻奖(Alfred I. duPont-Columbia University Award) 以及“皮博迪奖”(Peabody Award)。这些奖项,与其说是给我本人,不如说是对密苏里新闻学院所坚持的新闻教育原则及水准的最大褒奖。

最近在国内有段时间了,也从媒体上得知了一些新闻业界风波,因此偶尔也会回想起母校,依然记得听到校友捐赠3100万美金的新闻时,我正在CNN总部值班,望着亚特兰大深夜微弱但坚强的点点灯光,圣经马太福音6章33节悄然潜入心底:“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黄天波

现从事基于LBS (地理位置)的互联网+电商基础设施平台投资及运营,同时担任百度百家及香港南华早报专栏作家,2015年1月创办全球最大媒体人虚拟社区”海外传媒人大本营“。

具有东西方一流媒体多年一线工作历练,曾任新华社总社记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全球总部编辑协调人(Editorial Coordinator),南华早报中国区主编,美国全国公立广播网(NPR)KBIA电台“环球记者”节目制作人兼网站制作人,新加坡国有传媒集团新传媒亚洲新闻台(Channel News Asia)助理副总裁,海外最大的华语IPTV运营商麒麟电视KyLinTV全球副总裁及亚太区总经理,香港亚太第一卫视台长、集团副总裁、董事,华尔街多媒体首席运营官等职, 熟悉国际一流媒体内容制作、商务战略及运营流程;在传统媒体及新媒体运营领域担任多年资深高管,拥有跨文化、跨区域业务拓展和团队管理经验;有跨平台媒体运作经验,包括新闻报道、电视制作、电视台管理、频道落地及发行、媒体内容营销、订购服务营销、伙伴策略联盟、内容集成及版权谈判、品牌管理、明星代言、广告和促销战略等;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的政府监管机构、媒体、社区、电信、收费电视及新媒体服务平台拥有丰富资源和人脉。

多次荣获美国媒体界奖项,2005年荣获阿尔佛雷德·杜邦·哥伦比亚大学电视新闻奖(Alfred I.duPont-Columbia University Award)和“皮博迪奖”(Peabody Award),2004年荣获全美中华专业人士协会(ACP)社区杰出贡献奖,2002年荣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研究员奖(CNN Fellow)。

先后在中美接受新闻教育,1993年至1995年就读中国新闻学院国际新闻采编双学士,2000年至2002年就读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 获电视新闻采编与制作硕士。 

微博:

微博: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