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枪声和加拿大难民问题的争吵声

这篇是写给加拿大本地网站的,因此侧重点在加拿大难民接纳和多元文化上

其实和欧洲各国一样,加拿大国内对在明年1月1日前接纳2.5万叙利亚难民的联邦政府决策,早在“11.13”巴黎系列恐怖袭击案爆发前就已开始了。

巴黎枪声的前前后后

巴黎“11.13”系列恐怖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21点20-50之间,始于正举行法德足球友谊赛的法兰西体育场门外,不到半小时时间内,至少3组歹徒袭击了大巴黎地区第十区、第十一区和第93省多处公共场合,导致至少129人死亡、352人受伤,随后证实袭击系“伊斯兰国”(ISIS)及其外围组织所策划、实施。

消息一时间震惊世界,并迅即让欧美澳本已弥漫的、对大规模接纳“地中海难民”——尤其叙利亚难民猜疑、不满和反对情绪升级,而加拿大适逢此时高调推出的叙利亚难民接纳计划,可谓正撞在枪口上。

11月9日,也即“11.13”事件发生前4天(考虑到时差其实只有3天),新任加拿大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身份部长麦家廉(John McCallum)宣布,正式启动在未来8周内接纳和妥善安置2.5万叙利亚难民的计划,以兑现杜鲁多(Justin Trudeau)总理和联邦自由党在大选期间所作出的“年内接纳安置2.5万叙利亚难民”承诺。

消息传出立即引发许多争议,网络上出现多个联署链接,内容是希望联邦政府慎重考虑,在接纳难民时应首先确保加拿大社会及公民的安全不受威胁,如果不能在既定时间内充分完成对难民身份的核实、甄别,不妨慢一些、稳一些。

联邦政府之所以要推行难民接纳政策,是源于刚刚结束不久的联邦立法选举选战期间,联邦自由党和杜鲁多曾郑重作出相关承诺,而之所以作此承诺,是因为9月2日年仅3岁的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Aylan Kurdi)在偷渡途中溺死的新闻照片顷刻间传遍世界,并引发被称为“足以改变各国对地中海难民态度”的“催泪弹效应”,导致一时间各国政府、政要饱受“不能坐视难民受苦受难”压力,不得不竞相表态接纳,素有善待难民传统的移民国家加拿大自然不可能例外——何况库尔迪一家的偷渡最终目的地原本就是加拿大。

但时过境迁,随着“催泪弹效应”的衰减,尤其“地中海难民”席卷中南欧、大闹德意志,一系列副作用逐渐凸显,已使得原本一边倒的“接纳风”悄然开始转向,选战期间备受好评的“杜鲁多承诺”,到了推出时就不免有明日黄花之嫌。

不过在“11.13”事件发生前这种质疑还是含蓄的、稀疏的:10日开始的两项要求“慎重”联署,其中埃德蒙顿某居民发起的一项至“11.13”事件爆发前仅征集了约2万签名,另一项则不过数百人。

“11.13”事件的爆发让民意的倾斜陡然加速:截止17日,上述两项联署签名前者已有近8万、后者也由于两万多人参与。

公开提出质疑的不仅有普通民众,也有许多地方要员和知名政客。11月16日,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沃尔(Brad Wall)致信总理府,要求暂时冻结接纳叙利亚难民到加拿大的计划,直到安全问题“完全得以解决”,多伦多市长庄德利(John Tory)也表达了类似意见。

如果说原本就和联邦自由党及杜鲁多政见相左者提出质疑尚不难理解,政见相近、甚至此前一直积极支持难民接纳计划者也变得踌躇,问题就更严重了:魁北克省长库亚尔(Philippe Couillard)和卡尔加里市长南施(Mayor Naheed Nenshi,)原本在接纳安置叙利亚难民问题上较杜鲁多更激进,如今却不断呼吁联邦政府至少应淡化“2016年1月1日前必须完成接纳工作”的时间限制,在他们看来这种机械、固定的时间限制只能人为制造隐患和恐慌,理应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接纳工作。

至于华人社区则显得更加“激动”,相较其他族裔,华裔中反对按时接纳难民、甚至直接反对接纳叙利亚乃至所有穆斯林难民的呼声似乎更高,连日来各种倡议书、联署信在华人网络圈往来传递,以至于出现了“钓鱼联署链接”和所谓“杜鲁多父子是归化穆斯林”之类毫无来由的谣传微信段子。

杜鲁多的坚持

然而杜鲁多似乎打算坚持承诺兑现到底。

11月16日,在飞往菲律宾参加APEC峰会的专机上,杜鲁多对媒体重申“移民接纳计划不变”,强调“我不会背弃承诺”,这已是他一周内第三次作此宣布。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

如前所述,“难民门催泪弹”刚刚炸响时全球一片泪光,加拿大民意更近乎一边倒地支持难民吸纳,当时又适逢联邦选举期间,各主要政党自然不能不对如此热点话题表明立场,其立场更不能不迎合“政治正确”和选民思潮主流。

杜鲁多和联邦自由党本届选举的大胜,很大程度上胜在“折衷”二字上,难民问题也并不例外,事实上当时三大政党均提出了具体的难民接纳数量,联邦自由党并非最多的(当然也非最少的):当时执政的联邦保守党宣布的指标是10000,而联邦新民主党则是46000。

对于兑现选举承诺,杜鲁多是十分看重的:胜选当天他就不顾美方压力,亲自致电奥巴马,并公开宣布如约按计划逐步停止加拿大空军在伊拉克境内对ISIS目标的直接军事打击。尽管时过境迁,民意如水,昔日的“政治正确”如今变成了“政治疑问手”,对此有所反应是成熟政治家的常态,但考虑到整个难民问题在如此短时间内接二连三“反转”,即便政坛老将、公认能力强悍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且措手不及,甚至弄得狼狈不堪,苛求还是执政新人的杜鲁多有如何超人的表现,恐怕有些过苛了。

更何况“社会安全”这个“新政治正确”固然引人关注,但“人道主义”这个“老政治正确”也并未“过期失效”:人口最多的安大略、魁北克两省在“11.13”后重申了对难民接纳计划的支持,卑诗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安省省长韦恩(Kathleen Wynne)等也继续公开表示“加拿大有义务帮助需要帮助的难民”、“恐惧并非战胜邪恶的好办法”。

难民不是最大的问题

尽管“11.13”事件和ISIS有关,ISIS又和叙利亚、和叙利亚难民有关,但公平地说,叙利亚难民并非此次“11.13”事件的“主力”。

目前已知身份的恐怖袭击者共有7人:已被打死的比拉勒.哈德非(Bilal Hadfi,)、艾哈迈德.穆罕默德(Ahmad Al Mohammad)、萨米.阿米穆(Samy Amimour)、伊布拉西姆.阿不都拉木( Ibrahim Abdeslam)和伊斯玛仪.莫斯特非( Ismael Mostefai),仍然在逃的萨拉赫.阿不都拉木(Salah Abdeslam),以及同样在逃、被指为袭击“黑后台”的阿巴乌德哈米德.阿巴乌德(Abdelhamid Abaaoud)。

这7人中有4人为出生在法国的北非裔穆斯林,并拥有法国国籍,另3人(阿巴乌德和阿不都拉木兄弟)则是出生于比利时莫伦贝克区、拥有比利时国籍的摩洛哥后裔,唯一持叙利亚护照、10月3日以叙利亚难民身份在希腊莱罗斯岛登录的“正牌叙利亚难民”只有一人(穆罕默德,且死在巴黎的是否就是登记的同一人尚有疑问)。很显然,至少从人员构成上看,叙利亚难民只占很小比例,而本土出生的阿拉伯移民后裔才是恐怖袭击的主力。

不光“11.13”如此,今年在法国接连发生的几起轰动性暴恐事件,《查理周刊》及犹太超市系列袭击事件中,5名恐怖分子谢里夫.库阿奇(Cherif Kouachi)、赛义德.库阿奇(Saïd Kouachi)、穆拉德.哈米德(Mourad Hamyd)和布梅丁(Hayat Boumeddienne)为出生于法国并拥有法国籍的阿尔及利亚后裔,库利巴利(Amedy Coulibaly)则是出生于法国并拥有法国籍的马里裔黑人穆斯林;里昂附近“工厂老板被斩首”血案,作案的极端分子萨尔西(Yassin Salhi)同样是出生在法国、拥有法国国籍的北非裔穆斯林;阿姆斯特丹-巴黎高铁未遂恐怖袭击案的主嫌阿尤布.卡扎尼(Ayoub El Khazzani)倒是第一代摩洛哥移民,但他同样不是难民,而是早在2007年就随全家合法移民西班牙,并获得西班牙永久居住权的。

法国如此,加拿大也不例外:去年10月22日震惊全国的国会山庄血案,肇事者迈克尔.泽阿夫-比伯(Michael Zehaf-Bibeau)是出生于蒙特利尔的利比亚移民后裔(且是混血),稍早涉嫌开车撞击加拿大士兵的极端原教旨分子马丁.鲁诺(Martin Rouleau)则是出生在加拿大天主教家庭、直到2013年才改宗伊斯兰教并痴迷ISIS极端思想的“正宗加拿大人”;数年前安省、魁省曾破获多起原教旨支持者秘密军训、策划恐怖袭击事件,涉案人也几乎都是拥有本国国籍的穆斯林移民二代。

很显然,仅仅堵住新来的叙利亚移民,并不能堵住原教旨恐怖的来源。

那么来源究竟在哪里?

不论法国和加拿大,穆斯林移民社区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并形成一个个“自己人”的圈子,通过分布全国的清真寺、外籍阿訇和讲经学校,不断向信徒传播“穆斯林必须接受穆斯林教育”的信条。一方面,主流社会对这些“外来人”存在一定排斥,使之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处于劣势,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对这种劣势地位十分不满,却不愿通过积极融入来改变现状,相反更沉溺于“自己人”的抱团取暖,借与众不同的服饰、生活习惯和信条找回自尊。

而包括ISIS和更早的“基地”等原教旨极端势力,其遍布全球的辐射和影响,恰附着在由清真寺、外籍阿訇和讲经学校这一个个点所组成的线、面上,通过这样的网络,他们可以将极端思想潜移默化地输入到遥远欧美国家的“穆二代”甚至“白穆”头脑里(美国曾遭受的几次军营恐怖事件,作案者都是受远在也门的“死亡教士”奥拉基Anwar al-Awlaki在线“洗脑”的牺牲品),可以借此招募兵员、征集资金和物资,还可将经过“圣战”训练者派回去“就地开花”。如果不将这些点、线和面当作真正的“高危目标”,而是仅仅针对叙利亚难民严防死守,恐对解决原教旨恐怖威胁无济于事。

原教旨极端思想容易在穆斯林移民社区繁衍扩张的关键,是这些社区对“多元文化”和“宽容、尊重”普遍存在片面和利己主义的理解,即“你们必须宽容和尊重我们的信仰、习惯,而我们无需照此办理”,这种变了味的“伪多元文化”不仅不利于类似法国、加拿大这样的传统“调色板”国家将这些移民、移民后裔族群像其它移民族裔那样消化吸收,使之成为多元文化中与其它“颜色”和平共处的一色,且对穆斯林移民、移民后裔本身状况的改善也并无益处,并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原教旨”上:和基督教等其它同源系宗教不同,伊斯兰教并没有经历过世俗化和政教分离的完整过程,相反,近代以来的历次“宗教改革”除“凯末尔主义”等个别外,都是不断向最古老经文寻求解释的过程(原教旨的本意),在其它族裔、宗教,世俗生活、政治生活、文化习惯等都已和信仰分离,尊重他人“不服从”、“不信仰”的自由成为一种共识,而“原教旨”则与之截然相反。

如果不正视这种“单边多元化”的危险性,即便将叙利亚难民全数拒诸门外,原教旨威胁也不会被挡住——因为这种思想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网络输入,也可以在本土自我封闭的特定土壤中生根发芽。

华裔必须学会思考和表达

此次对叙利亚难民说“不”,华裔显得格外积极,但效果未必理想,从战略到战术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不少华裔蔑视“政治正确”,理直气壮地抬出“叙利亚难民等于恐怖隐患”、“穆斯林等于恐怖因素”等逻辑,而这些逻辑在本地是任何一个主流政党、政治家和三级政府官员所不能认同的,这样的“积极姿态”只能事与愿违。

不应否认的是,一些华裔之所以反对叙利亚难民,和他们支持(或反对)某些移民项目的逻辑一脉相承,即所谓“挤巴士思维”——自己或家人尚未上车,就拼命让车门慢些关闭,一旦上车就大喊大叫,惟恐车门不早些关上,惟恐更多人接踵挤上车和自己争位子。直言不讳地说,华人群体自身就曾经和仍然普遍存在着利用加拿大宽松难民政策的漏洞,采取各种弄虚作假手段做“假难民”的不诚信行为,倘不能自视自身族群在这一问题上的阴暗面,指摘他人的声音,也便很难响亮得起来。

具体表述的方法上问题同样不少:不论支持或反对难民接纳者都热衷于煽情、编段子,而对信息来源、真实性不加辨析,只拣自己愿意采信的传播,甚至为达目的不惜编造假信息,或侮辱他人及其它群体,这种做法和加拿大社会行为规则不符,有些已违反法律。

还有一些华人朋友热情有余,对规则熟悉不足,有人看到美国多个州拒绝难民入境的报道,就呼吁加拿大省、市两级政府也效仿,殊不知同为联邦制,本国却不同于美国,难民接纳权在联邦一级,地方政府原则上只能决定“怎么接纳安置”,却无权决定“是否接纳”,更有人热衷于串联“弹劾总理”,并拿出2011年触发下院解散和新立法选举的事为例,然而眼下的联邦自由党内阁是多数执政内阁,弹劾者又上哪里去凑齐弹劾所需的议会多数票?

联邦政府必须有所解释

但这并不意味着联邦政府不应该有所解释和表示。

无论如何巴黎的确是出事了,且不论巴黎是否出事,叙利亚难民问题都在欧洲引发了不少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有本国人士对本国、本社区安全多一分顾虑,希望政府将多达2.5万,即将前来自己身边共同生活的叙利亚“陌生人”的身份、属性交代清楚,并非什么过分的要求。

联邦政府的承诺是在明年1月1日前完成2.5万叙利亚难民的接纳和安置工作,如今已是11月中旬,剩下的时间只有不到六周,在这六周时间里如何完成身份甄别、接纳安置和初步的消化吸收工作,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是绝对不容易的,希望联邦政府就此作出解释,也是应该的、合理的。

对此联邦政府似乎也心知肚明,尽管总理多次重申“接纳难民原则及计划不变”,但部分执政党籍联邦议员已开始安抚选区选民,表示“政府一直将安全审查当作首要任务,绝不会为别的因素而放松审查标准”,强调“近期将有相应方案出台”。

解释当然比不解释要好得多,但这样的解释在目前氛围下恐不能起到危机公关的预期作用——“近期”?是多“近”?相应方案和审查标准又是怎样的?要知道,就连接纳安置的最后期限、2016年1月1日,都已堪称“近期”了,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的相应解读仍然停留在一个“将”字上,又如何能够服众?

接纳、安置和身份甄别,其实不过是大规模难民消化的第一步,如何让这么多“异文化”融入加拿大多元文化,接受本国主流价值观,成为自食其力的“新加拿大人”,是更加艰难、复杂得多的使命。但那是后话,可以暂且不提,当务之急是把第一步尽量做好。

据称联邦移民部长麦家廉16日已表示“接纳总人数不会变、但年底前可能只接纳两三千”,这至少是个进步,表明联邦政府或不会继续咬死不合时宜的时间表不放,而会在这个问题上更务实、更愿意倾听民意呼声的变化。不过又有消息称派往中东面试难民申请者的面试官仅15名,这显然又不像“争分夺秒”的态度。

联邦政府和执政党必须明白,留给自己清晰解读的时间业已不多,当初承诺、如今坚持,所为无非民意的争取,既然如此,就更应抓紧时间做该做的工作,想要争取公众的理解,至少先要让大家弄个明白。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