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享受读书

在这个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我们或许不应该过分强调自己是否在读书,而应该审视自己是否在享受这个过程。

文/贾树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也千变万化,越来越丰富。智能手机的出现将网络的便捷发挥到极致,当 我们想知道最新的消息或者动态的时候,只要点亮手机刷刷网页或者微信便可以了,可不经意间,手机正在把我们大段的时间撕成更多的碎片。

我们越来越少去翻开一本书,认真读完其中的一页。我们沉溺于大量摄取新信息带来的满足感,却忽视了重要的事实,海量的新生信息中很大一部分是毫 无营养的垃圾信息——你看过,你忘记,在你的脑海不曾留下它们的痕迹。而一本经典的书,则是在沉淀了很多富有营养的信息之后,经过作者的思考形成的思想的 精华。

所以我们不停地提倡多读书,但同胞们人均年阅读量还不足5本的现况似乎不那么乐观,据说这个数字明显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量化的指标具有难以辩 驳的说服力,但有些事一旦量化了就会发生有趣的变形。这边说国人看书不多,那边就会出现每年从百至千本惊人阅读量的榜样,暗示着读书与成功之间的关联性。 一时间,仿佛读书成了公司绩效考核的一个指标,据此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上进来。

这种逻辑的推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读书的含义。读书本来是一种享受,比如美食,大快朵颐图的是一番痛快,但细嚼慢咽不也别有一番风味么?读书就 是读者与作者的思想交流,有人喜欢慷慨陈词,有人喜欢促膝长谈,收获各有不同,如果仅仅是飞快地与上千人打个照面,也能算是交流么?

有人可能要把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搬出来,但这句话后面其实还跟了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以这里的不求甚解是建立在对作者 的思想脉络“会意”的基础上的,是对细节的不纠结。人的知识结构都是网状的,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往往与若干个其他的知识相关联,这样掌握才牢固,理解 才深入。因此,读书时更重要的是把握作者总体的思想和逻辑脉络,当相关的书籍读得足够多时,那些书中涉及的细节会被不同的书从不同的角度串成线,结成网, 自然地印在心里。就如同量子力学的三种表述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事物,才能更深入。因此读书重要的是“会意”,就像两个人的一次对话只要记住要点 而不用记住每句话一样。

但说到交流,就要有来有往,一问一答才叫交流。如何在书中与作者交流对于读书的收获会大有影响。一个人对一个问题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发现问 题,提出假设,进行验证,修正认识,加深理解。其实在我看来,读书也是如此,对感兴趣的问题有了初步的思考之后带着观点去读书,才能更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在 哪些方面更胜一筹,又在哪些方面尚未解决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做到对作者的观点,批判地继承,真正地通过书与作者展开思想的交流。比如《枪炮,病菌与钢 铁》一书从各角度论证了各地文明发展不同的原因,在读书之前对这个现象思考得越多,涉猎越多,就会对作者的思路和论证理解的越深刻。这也是为何很多书再次 读时理解会有不同的原因。

除了读书的方法,书本身的种类也很重要。有些书侧重讲技巧,有些书重在讨论事物本质的原理,还有些书更倾向于放松读者精神,如同一把宝剑,有剑 锋,剑柄,也有装饰花纹。如何选择,取决于读者的爱好和心情,毕竟读书首先是享受,然后才有收获。但一把宝剑的各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合理组合,灵活运 用才是关键。

在这个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我们或许不应该过分强调自己是否在读书,而应该审视自己是否在享受这个过程。如果过分强调读书的数量,就是单纯的把 读书作为了众多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来源之一,如此一来,书籍与微博等各类快捷的网络阅读材料相比并没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一本好书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传递信 息,它是一座跨越时空界限搭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传递的更是一种思维习惯和方法,而要品味到这一点,不拔掉网线、静下心来是很难做到的。

(作者为德国马尔堡大学博士)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