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告诉我,他们今年已经77岁了。我当时不觉一惊,“好年轻啊!”两位老人说,也没啥养生秘诀,不过他们相信养生不如养心,养心不是那些静气不怒什么的,而是活出性格来
上个月,我去拜访一位朋友,在他的家里见到了他的岳父母。这两位老人看上去状态都非常好,有年轻人一样的朝气,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位老人白发苍苍的面庞下闪动着青春的光芒。
两位老人告诉我,他们今年已经77岁了。我当时不觉一惊,“好年轻啊!”于是就坐下来一边和老人喝茶一边问问他们的“养生秘诀”。两位老人说,也没啥养生秘诀,不过他们相信养生不如养心,养心不是那些静气不怒什么的,而是活出性格来。
他们说,在他们退休的那一天起,或者说在他们工作的最后几年里,时常会被周围的环境和人提醒着“你老了”,你们是老同志了,你们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你们走到人生边缘了,真的有种老之将至戚戚然的萧瑟!
人生进入老年模式这个问题其实他们早就意识到,但却是从来没有心理准备去真正面对。如何面对加速的衰老,如何度过不确定时间长短的老年生活,是他们退休后首先要想清楚的问题。
“如何面对衰老?”这个问题是人类几千年,甚至几十万年的话题,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却是一个第一次需要面对的课题。
怎么办?退休后的老年生活怎么过,两位老人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困惑,老先生开玩笑的跟我说“倒是和年轻时就是青春期那会儿还有点儿像。”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对退休生活的慢慢适应,两位老人很认真的对“如何面对衰老”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达成共识,“我们不能等死,我们不过今天是最后一天的那种活法,我们要把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当做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我们要活出性格来。
他们是这样做的:1、享受新的生活。虽然他们活了很多年,但老年生活却是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在身体的衰老下过全新的生活是个新的事。除了注重锻炼身体和养生之外,他们重新规划和子女的关系,重新去建立社交圈,重新去定制生活的目标和计划等等。
2、重新体验生命。主动要求帮助女儿带小孩,在带小孩的过程中,他们不把这件事仅仅当做责任和义务,而是重新去观察和体验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与新生用心的对话,这带给他们非常多的惊喜和感受。
活出性格, 是他们一直强调的。我的理解是他们要活出新观念,活出兴趣,活出不一样来,对于活出性格,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尤其是面对衰老。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这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性格的力量》,就是关于性格与衰老关系的,也是关于我们如何优雅的老去的开创性作品。
这本书的作者詹姆斯·希尔曼是深度心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建了以灵魂为基础的原型心理学,被誉为美国最具活力和最具独创性的心理学家。
在这本书里,詹姆斯·希尔曼探讨衰老的意义,用活着、离开、留下这3个部分搭建了,并且标注了“留下”怎样的一个富有意义的意象。
确实,衰老的并非是功能和器官,他还会衰老你的整个本性,让你意识到老之将至,恐惧衰老,还是渴望衰老,衰老是状态还是心态,到底用生理的角度看衰老,还是用心理的角度看衰老这些都是不同的观念,这些不同的观念背后实际上是性格的力量。真正束缚你的是你的性格,我们如何为生理的衰老注入心理的青春,那就是有关于性格的观念。
我认为面对衰老、活出性格,彰显性格的力量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在底层逻辑上重构人生,也就是找回初心,卸下儿童和成长期长久以来形成的那些包袱和束缚,让老年生活轻装上阵,放弃过去的那些观念,尤其是摆脱有关衰老的病态观念,用好奇心和勇气去探险新的观念,把老年视为一种存在的状态,从“成长模式”到开启“智慧模式”;
第二是不被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束缚,在每个人正常的生命历程里,死亡是衰老的终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每天都处于接近死亡,或者是等待死亡的过程,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恐惧的过程。但如果要能够抛开这些束缚,就会整个人生都生动起来。
最后要拓宽寿命的宽度,而不仅仅增加寿命的长度。不对生活设置倒计时,没有急迫感的过每一天,活一天不是少一天,而是活一天多一天,正如冰心说:“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十几年前,我说过,生命从80岁开始。”
这两位老人让我很感动有触动,我认为他们活明白了,他们不仅仅重新,从源头去体验生命,也站在今天去看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通过活出性格来逐渐的重塑和完善自己。
“老很悲哀,如易折的萑苇,每当一次风吹过时,皆低下头去,然而风过后,便又重新立起了。”这是沈从文的话.
精神养老,就是性格的力量。要活出性格来,要用性格的力量来面对衰老,倒退着走向终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