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荒”仅是春节“用工荒”的一个缩影

“毒保姆”事件造成的阴影尚未消失,广州市民又迎来了春节前“保姆荒”。

文|汪昌莲

“毒保姆”事件造成的阴影尚未消失,广州市民又迎来了春节前“保姆荒”。新快报记者6日走访多家家政公司了解到,由于七成保姆要回乡过年,目前家政市场上很难找到长期保姆,不少雇主无奈之下聘请顶工保姆(临时保姆),工资最高达到每天400元。(1月7日《新快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正因为如此,丰厚的工资待遇,也留不住七成保姆回家的脚步。春节前夕,随着大批保姆的返乡,过惯了有保姆提供家政服务安逸日子的城市市民,才知道自己的生活真的离不开保姆,才想到了保姆的种种好。然而,“保姆荒”,仅是春节“用工荒”的一个缩影。

想必因外来工的离开,遭遇“用工荒”和生活不便的,不仅是餐饮、保洁、家政等服务行业,将波及到千家万户及所有用工单位,也是我们每个城市必须面对的现实。其实,外来工暂别城市,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也只是短暂的阵痛;而市民对于外来工的依赖,既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自己提高了生活品质,更重要的是,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换言之,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根本不是什么“城市病”,不管是用工单位,还是普通市民,均要理性应对春节“用工荒”,不必过多忧虑,专家们也大可不必对此乱开“药方”。

相反,外来工的短暂离开,即令市民不适应,提醒我们的城市,要利用这段不适应期,静下心来进行深刻反思。既然外来务工者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既然市民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外来工提供的各种贴心服务,那么,城市当扪心自问,你们给了外来工什么身份?提供了什么帮助?给予了什么待遇?特别是一些特大城市,是否在控制人口膨胀措施不力时,出台了一些歧视性的政策,去限制甚至驱逐外地人?是否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办法不多时,也炮制出了一些歧视性的规定,拒绝外地车辆进城?

通过反思,我们的城市心胸要变得更加宽阔,要具有接纳外来务工人员的度量,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竭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要改善他们基本的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居住等条件;要让每个外来工能够平等地享有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一句话,城市离不开外来工,外来工也割舍不了城市,城市善待外来工,就是善待自己。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百家,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长按或扫描以下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号 maisixiang1,成为整百订阅用户,将获赠一本我的签名本新书《摸着历史过河》。礼物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出手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