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计划的出发,《我们15个》真的能撑满一年吗?

只有真正在电视产业食物链上生存过的人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生物叫行政领导,有一个机构叫广电总局,还有一种无奈叫电视导演。

《聂隐娘》能量太大,不仅成为今年被解读的最“疯狂”的华语片,而且很多朋友开始以对此片的观感,来重新筛选自己的朋友圈,无论是铁忠粉,还是无心黑,稍有不慎,就会遭遇被取关的命运,也是想想就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俗话说“道不同不与谋”,臭味不相投,怎成好基友?聊到一起聊到嗨,而不是争论个面红耳赤,终归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战台烽这篇发出去后,因此被初关被重关被取关,都是一件“随缘”的事情,只请各位大大取关时知会一声就好,凡事还是要讲有始有终。

但是,关于《聂隐娘》,笔者也不敢多说什么,本也不想多说什么,只是两刷之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感想,如果就闷在自己肚子里,对一直敬仰的侯孝贤大导演,还是有那么些个不敬,尽管有没有我的文字,对他而言,都是宠辱不惊的。这话又有点过了,几行不知所以的文字,怎会有“宠”和“辱”的能量呢?甚至都没有让雾游草动的力道

。文字是没有这个力道,但侯孝贤导演,却有这种力道,让绝美却如平铺直叙般的冗长的空镜,蕴含了千钧的力道,不懂无所谓,导演已经说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来拍电影的了,既然没有这样拍的了,那也难看到这样的电影了,请用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来对待《聂隐娘》,请用对待大唐这四大传奇女子之一吧,其他武则天、杨贵妃、沈珍珠可都不是杀手呢。

一直以来,笔者印象中的侯孝贤导演,是一个特别喜欢在电影创作中施展“隐身术”的人物,他希望用剧本用演员用拍摄这一系列人为的创作所呈现的故事,是真实而可信的,也就是说,导演应该是希望这些编造的故事犹如纪录片一样真实,因此他戴好了不留指纹的手套,藏在了导筒的最远处,就那样默默的看着这个故事,自然般的发生,发生,发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情到事生,不问结果。

《聂隐娘》同样如此,当然,因为是一部唐代藩镇割据时代的故事,那个年代距离我们太过久远,真的是最难还原的风土人情,想必这也是导演曾经焦虑的地方,《聂隐娘》不比《海上花》,清朝对于当今而言,还是有大量的史料可查,痕迹可循,而唐代,给不到更多,只能从流传下来的古画上,从依然保留着曾经大唐风格的日本建筑中,来尽量的去还原。

当然,服饰、建筑、语言等等,还都是可以真诚的根据各种蛛丝马迹去“臆造”,但人物的言行举止,确实任凭怎样都不得不进行现代化改制的地方,好在当下的各种古装剧,已经粗制滥造到令人发指的张冠李戴关公战秦琼的地步,尽管《聂隐娘》没有达到呈现古意的百分之百,已然是所有唐题材古装影视作品中最具专业度和良心的作品。

然后,导演很自然的,又将自己隐身,看着这个基本满意的场景和人物,看着他们去发生那些应该发生的故事,杀手,藩镇,围剿,追击,对于看惯了快刀剪切速度推进的各种武侠片的观众而言,那些淡淡的发生,就算是不过“嗖”的一声刀响决生死的瞬间,都带不来惊天动地的感官刺激,广袤的世界之中,这些小事太渺小,镜头只不过是纪念了那些瞬间而已,所以你能看到对话之后的沉默,对峙之时的尴尬,都保持着本来的面目,这些余韵,其实是故事的有机部分,不容破坏。

然后,导演就开始寄情于山水之间,等风起,等雾来,等月升,等日落,在最恰当的时间和最恰当的景物中,发生最恰当的事,才是一件事情最完美的待遇。而我们,只需和导演一起,屏住呼吸,隐藏身体,来冷眼静看这一幕幕自然而生的故事,便就罢了。角色要和桥段天人合一,电影要和导演天人合一,我们也要和电影和导演侯孝贤一起“天人合一”,入迷也好,入定也罢,入睡也可,都天人合一了,还分什么粉和黑,你和我呢?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