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综述:切莫浸淫于数据鸦片

我们强调票房产出量的同时,并没有一组科学的数据指出全年投入额,产出比还是个悬念

离2015年影市收官还有那么一月,腾讯娱乐便早早发布电影白皮书,预计全年电影票房将超440亿,比上一年票房增长49.79%,增速远超北美和韩国,以此来渲染所谓“中国电影迎来井喷期”,足可见中国人对数字与排行的迷恋。这一调调在12月22日中影集团新片计划上得到喇培康的数据佐证,截止12月21日,今年电影票房已达418亿,比腾讯预计略少,但增速超越美韩已成定局。

纵观2015年的国产片市场,喜剧依旧是雄踞第一消费宝座。《捉妖记》《港囧》《夏洛特烦恼》《煎饼侠》纷纷跨越十亿大关,仅12月前就贡献了63.62亿的票房。由于开年没有前两年那般的“西游贺岁”(《西游降魔篇》和《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魔幻题材的缺席让上半年的国产大片当量略显单薄,随着下半场《捉妖记》以及《九层妖塔》和《寻龙诀》的登陆,喜剧与魔幻并驱的江湖格局再现。连年依靠喜剧和魔幻主打天下,也可见当下影视产销套路的偏狭。

IP的虚胖是这一年不可回避的话题。今年国产电影市场共有28部所谓IP电影入世,贡献票房超过80亿。题材的多元化是件好事,电影需要更多异质化血缘来丰富电影类型和创作基因,然而今年跨行小丑乱入的现象更甚。继前两年偶像作家、演员和老板戗行之后,今年又刮起了主持人和剪辑师跨界导演的妖风。大鹏和叫兽易小星从网络基因生发,先后推出《煎饼侠》和《万万没想到》刷新电影生产下线,而何炅与预告片剪辑师魏楠也披上导演斗篷,分别奉上了志在掠取郭敬明《小时代》骂名的《栀子花开》和《儿从天降》。

一面是电影小丑的乱入,一面则是权威的沦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吴宇森的《太平轮(下)》继续沉沦,陈凯歌的《道士下山》也未能摆脱“逢陈必反”的怪圈,两位大师未能镇场以及其他大牌导演的避让,让妖风群起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一票艺术电影处境也越发尴尬。去年尚有《白日焰火》破亿燃情,让市场对艺术片存留希冀,今年艺术电影的产量和产能都高于去年,票房斩获却跌入幽暗。贾樟柯,的《山河故人》,王小帅的《闯入者》,侯孝贤的《聂隐娘》系数在票房江湖沉沦, 就连徐浩峰全程无尿点的《师父》,票房也止步五千万档,倒是一部本无太多期待值的《我的少女时代》,低调而奢华地冲破三亿大关。

大导名导一片颓势,小鲜肉却是一片大好。2015年是“出口转内销”的鹿晗和吴亦凡的影视元年,两位新人却开创入行即为一线影星的先例。此外还有电视荧屏反哺大银幕的李易峰等电影新军加盟,与吴亦凡、鹿晗等形成“颜值”的合围。“颜值”的背后,是粉丝为主导的眼球经济,一批脑残货让急功急利着趋之若鹜,《儿从天降》、《栀子花开》、《怦然心动》、《何以笙箫默》等一批烂片皆是这样的产物。相比陈学冬等脑残片专攻,鹿晗和吴亦凡还算是幸运些许,分别有《老炮儿》《长城》等名导大片眷顾,虽说这也是张艺谋等图谋市场的结果,但新人与实力派的磨合,总比与那些什么都不是的戗行导演的媾和来得有意义。

2015年中国影市的票房数据一片大好,但这并不是中国影市的全部,一来我们强调票房产出量的同时,并没有一组科学的数据指出全年投入额,产出比还是个悬念,二来我们在增速上虽然首度超越美韩,但我们的电影创作和电影工业依旧与美韩保持相当距离,切莫浸淫于数据鸦片中。

【《上海电视周刊》刊文】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