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歌》:雄浑嘹响的青春之歌生命之歌

严歌苓笔下的《毕业歌》是一首关乎青春与生命意义的雄浑之歌嘹响之歌。

《毕业歌》:雄浑嘹响的青春之歌生命之歌

在新近播出的一集《毕业歌》中,洪望楠问桑霞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桑霞说坐在你身边看着你,你造你的飞机,我缝补衣服,做做饭...洪望楠接着问这一切都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吗,桑霞微笑点头示意是的...

桑霞、洪望楠是热播剧《毕业歌》的男女一号,一个是国民党空军的工程师,一个是忠诚的共产党员,抗日路上,两人虽背景不同,身份有别,在共经水火,共沐风雨后,却坚定的走到了一起。不过,随着剧情接近尾声,形势的愈渐复杂,两人最终的情感归宿也成为观众热注的焦点。而此前那番对话,更暗示了两人对普通常实情感的渴望,也预示着这份归属的到来取之不易。个人小家的形成,一如新中国的成立一样,披荆斩棘,坎坷波折后,终迎绚丽阳光。

将儿女情嵌入家国情,将家国境融进儿女心。在众多为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而应景播出的电视剧中,《毕业歌》因恰到好处找到了剧集的情感支点,故备受好评与热议。而纵观原著作者严歌苓的多部影视力作,无一有别。

《毕业歌》实质上是一首青春之歌,所以,其主体必然与成长有关。说到成长、蜕变,《毕业歌》中最显现的莫过于王沐天了,从一个豪门富家的纨绔混混到冲锋陷阵智勇抗日的革命斗士,王沐天用实际行动为自己谱就了一首《毕业歌》,而这首歌之于他的完成度之高,既离不开表姐桑霞的深远影响、深省教育,洪望楠、洪望梅等人以及其他家人亲朋好友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不过,起关键作用的外力还是来自于当时时局的波云诡谲,国家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三者交困,互为共力,让更多的王沐天青春飞扬,成功涅槃,《毕业歌》也就此嘹响雄浑。

梁启超云:少年强则国家强。的确如此,尤其是身处乱世年代,烽火时期,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家庭的命运归途,往往取决于莘莘学子,芸芸青少的志愿遴取,信仰抉择。毕竟,他们才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栋梁,一如《毕业歌》中的桑霞、洪望楠、王沐天等等等等,也一如戏外的田汉、聂耳等人(《毕业歌》系1934年田汉、聂耳为电影《桃李劫》创作的电影插曲)。

7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吟唱那首《毕业歌》,欣赏这部《毕业歌》时,和平盛世之下,对战争的感悟、体味或许未必如此强烈、深刻,但对人性、常情的理解、接纳却一如既往。电视剧《毕业歌》的讨巧之处就在于用个人的情感命运,叙写出家国命运,从而从内心深处、情感基底,激发出观众的情感共鸣、心理共振,真真正正做到了以情动人。这份情,既体现于剧中洪望楠、桑霞、王沐天等人对祖国、对家庭、对儿女私情的满腔热忱,也展示于制作方对历史情怀的满腹诚意,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而正是这份戏里戏外都充沛莹润的热情与诚意,牵动着观众的视线,感染着观众的情绪,溢满着励志的正能。

热门文章HOT NEWS